《企業家不仅坐中间,还有了更多话语权》——临近年末,长沙一家媒体发了这则新闻。看标题以为是市领导找企业家开会,照相时还请企业家坐在了中间。细看才知道,这标题虽然所言非虚,但说的却是去年的事。文中说:“去年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企业家坐中间,市委书记坐两边的做法,打破了以往的座次安排。”真难为了记者玩短时穿越的戏法,把相隔一年的事,弄得好像新近发生的一般。你说这样的标题党,是好还是不好?
且不管标题的好与不好,有一点倒是说得很中肯:“这些细节释放了湖南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的传统。”细节最有看头,连老子都说过,天下大事莫作于细。
风起于青萍之末。细枝末节,往往可观乎其大。
中国传统社会,从来都是官位至上,过去读书人有“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一说,可见整个社会从上到下向往甚笃。这种状况到了现代有所改善,但仍是风景旧曾谙:表面提倡“公仆”理念,实则不改唯上为尊,不免让人怀疑这“仆”字是否用得矫情。如何与领导合影?什么“与领导合影照姿势”“与领导合影手怎么放”“和领导合影站位图解”“和领导合影怎么站位置”“两人合影领导站位”等等,不一而足。网络文章乱花渐欲,估计编一本《与领导合影社会学》也绰绰有余。一些学术会议,一些体育赛事,一些文娱活动的合影中,领导在中间或昂然肃立,或正襟危坐,专家学者、运动员、娱乐明星等一干人员分列两边或后排,好一个众星捧月架式,人们却早就习以为常。
这也难怪。数千年来,“礼”被儒家视为支撑国家大厦的“四维”之一,所谓“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可视为规矩、秩序。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源头在皇权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整个天下和臣民都是皇上私家的,那么官僚们按秩序排座帮圣上牧天下,也会收获高低不等的皇荫,最低等级的乌纱帽都叫“父母官”,连衙门皂隶都可以视民为草芥,司马迁不是有“见狱卒则头抢地”的惊恐吗?可见“官大一级压死人”不是虚构。官本位的价值体系蔓延民间,甚至引车卖浆屠狗贩履也争相效仿,小民开会、吃饭、走路等等,也模仿官场之“礼”,人们还争相攀比,弄得整个社会很是仪式化,几千年生生不息,成为奇葩一朵。
“礼”的利弊,自可仁智各见。但说到把官场的科层秩序搬用到非政治的活动中,引导了一种什么感觉,就不得不多说几句了。当然,规矩在一些场合是必要的,如官方的国内国际政治活动,关乎一国之观瞻,来不得半点差池。而在另一些非政治场合,机械套用官方模式就显得有些僵硬。不如灵活变通,更显人性化,这样做,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8年9月6日,教师节前夕,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邀请全省优秀教师代表到省委座谈,按例会后合影。合影前,与会代表原本收了站位号码,老师和领导交叉站列;到正式合影时,顺序临时调整,娄勤俭和领导们站在后排,老师们居然站在前排。这是大家没想到的。
这张照片刊登后被刷屏了,收获了很多点赞。可见民心所思。
仅仅一次位置的变换,其释放的信息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亚于座谈会上书记发表的讲话。
领导让出中间位置的,还有一例。2018年10月8日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前合影时,省委书记刘奇特意让工作人员调整了位置,正中间让给2017年度该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南昌大学的聂少平教授,2017年省技术发明奖获得者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教授。省委书记、省长分别坐在他们两边。
在社会生活中,开会、合影、吃饭,主位都是留给为官最大者,正中位置,最尊崇。而那些让位的领导,还真有些一反世俗惯例的气度,他们将主位还给该坐的人。这一还一让,“让”走了高高在上的官气,“让”走了睥睨众生的霸气,“还”回了平等味、平民味,让人们感受到世风正在变得温暖。
中国有“为政不在多言”的古训,意指为政者比说更重要的是身先士卒,以身率下,以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人,是有道理的,己所不欲,何以施人?谦卑是一种美德,也是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