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杰
摘要: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给地质勘查行业带来了福音,结合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推动地质勘查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勘查单位及从业人员致力于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地质勘查找矿方向及技术创新的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对地质勘查找矿技术的原则进行了分析,然后论述了地质勘查找矿方向以及技术创新,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地质勘查;勘查技术;找矿方向
一、引言
地质勘查是一项系统化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多方面条件和多个技术专业。通过分析环境基础和地质条件,采取科学的实施技术来找到需要的矿产资源是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目的。在勘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遵循资源分布的客观规律,如此才能避免技术实施偏离客观情况导致实际作业效果与预期的目标产生偏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被应用于地质勘查工作中,保障了地质勘查工作又好又快的进行。
二、地质勘查找矿技术原则
地质勘查找矿方向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合理布局的原则、适度超前的原则、合作原则、创新原则。合理布局的原则指的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应尊重客观自然规律,针对各地区的实际地质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形成地质勘查找矿技术的合理布局,使地质勘查找矿工作与当地的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城镇化建设、生态环保工作协同起来,使地质勘查找矿工作合理有序地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指的是勘查找矿工作应该从长远开发价值目标出发,为未来留下足够的空间和范围。合作原则指的是地质勘查找矿技术应尽可能与其他相关技术加强融合,利用多种技术的协同效能来提升地质勘查找矿的准确度和找矿效率。此外地质勘查找矿技术应加强国内外技术经验的交流,通过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推动地质勘查找矿技术蓬勃发展。创新原则指的是在一些重大的地质理论或技术难题方面,应采取地质勘查单位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合作,大力推进地质勘查技术成果的落地应用,完善地质勘查活动创新体系,保持地质勘查工作具备良好的创新活力。
三、地质勘查找矿方向的技术方法
地质勘查找矿方向根据技术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地质找矿、地球化学找矿、地球物理找矿、遥感技术找矿、工程技术找矿等类别。
地质找矿:最基本的方法是地质填图法,即将地质特征填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砾石找矿法是较为原始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根据矿体露头风化后产生的砾岩散布范围来进行找矿,该方法对一些地形切割程度较高的深山地区较为适用。重砂法也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方法,是根据自然重砂矿物为对象来找寻砂矿或原生矿,主要使用于物理化学性质较稳定的金属矿或非金属矿。
地球化学找矿:该方法以地球化学分散流为对象,由于地壳中的元素分布規律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调查元素的分布规律来找矿。该方法的应用较广泛,目前已经演变为不同的具体找矿方法,如土壤测量法、岩石测量法、水化学测量法、生物测量法、水系沉积物测量法、气体测量法等,这些具体的方法覆盖了地面、空中、地下、水下等途径,扩延了找矿应用范围,丰富了找矿方向技术途径。
地球物理找矿:该方法是一种间接找矿法,通过地电场、地磁场、重力场等物理长或物理现象推测物探异常,从而推断出研究对象的地质属性,为地质勘查人员提供信息,帮助地质勘查人员找矿。物理找矿方法不仅可以为找矿提供信息,而且还能够划分岩性特征。但由于物探异常具有多解性,因此在实际的找矿工作中该方法需要与其他找矿方法结合使用,得到较为准确的结论。目前,地球物理找矿的方法已经发展为更多具体的方法,如放射性测量法、电阻率法、自然电场法、激发极化法、电剖面法、电测探法,形成了应用范围不同,更加系统化的地球物理找矿技术体系。
遥感技术找矿:该方法是的主要技术支持是遥感技术,根据各种控矿因素和矿化标志建立遥感信息地质成矿模型,分析成矿地质的特征规律,通过类比编制成矿预测图,指导地质勘查人员找矿。
工程技术找矿:该方法是在找矿过程中用来验证有关的地质知识,追索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对矿产进行取样并调查矿体的产出特征。实际地质勘查工作中,该方法要与其他找矿方法配合使用,通过地表坑道工程技术以及铅钻工程技术对矿体进行有效揭露,解决找矿过程汇总的矿体质量、矿体规模等关键问题。
总的来说,由于各类方法是针对地质体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研究,因此在实际找矿应用中通常采用各方面相互验证的办法,以更好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发现率。
四、新形势下地质勘查找矿方向技术创新
三位一体勘查方法:该方法是围绕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构建的理论方法。该技术体系是从成矿作用的本质进行找矿,是解决危机矿山、老矿山等深部找矿问题的有效办法。通过成矿物质在地质作用下引起压力、温度、酸碱度、极化点位等理化条件的分析,掌握各种类型矿床元素活化、迁移、聚集、沉淀的过程。通常来说,高中温热液性钨锡矿床所处的岩体顶部外接触带范围在1km~1.5km,岩体顶部内接触带范围在0~0.3km;中低温热液性的金矿矿体所处的岩体顶部接触带范围在2lm~3km;铅锌矿所处的岩体顶部外接触带范围在2 km~3km;铜矿所处的岩体顶部外接触带范围在0.5 km~2km。在确定成矿地质体的矿体空间分布范围之后进一步预测成矿结构面,对矿体位置进行预测。采用的技术包括建立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脉状矿体侧伏判断法。在我国近600个矿床中,一千多个单矿体中有九成的矿体有侧伏规律。具体包括:侧伏与成矿期的断裂构造方向垂直、侧伏单矿体厚度等值线长轴方向平行、与单矿体的品位等值线长轴方向垂直。这一脉状矿体侧伏判断法在危机矿以及老矿中适用性很好。利用成矿作用特征为找矿提供更多有效的预测依据。
面对矿区尤其是深矿的复杂条件,在具体技术方面必须解决传统探测方法对目标地质体的识别分辨率低的问题,同时解决矿区复杂人文条件对地质探测方法干扰的问题。如采用飞机低飞磁测技术,通过直升机进行近大比例尺的低飞磁测,解决了地表面建筑物、运输轨道、高压电缆设施以及选矿设备等众多因素对探测结果的干扰,提升了勘查找矿方向的准确度。采用井-地磁测反演技术,利用矿井和地表人机交互信息软件,进一步推进探测深度,达到2km。将电磁法、电场法以及重力法联合应用与深部探矿中。采用大功率抗干扰电法仪来避免强电磁环境对探测工作的干扰。这些具体的探测技术在找矿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新形势下,地质勘查找矿方向及技术创新将围绕探测工作的实际问题展开。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地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地质勘查找矿技术方法和理论研究,对找矿设施仪器进行研发,在总结历史找矿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习研究和创新,加快攻克地质勘查找矿工作中的难题,推动找矿模型和预测方法日益成熟。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地质勘查找矿方向及技术创新,田金鹏,徐杰,《世界有色金属》,2019(7)
[2]如何提高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王冠华,赵少杰,余智慧,等,《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
[3]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李红,温彬,《世界有色金属》,2019(000),019
[4]基于数字化产业的矿山勘查特点及找矿方向研究,马玉鑫,《中国金属通报》,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