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东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民生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区域发展,混凝土施工极为重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降低了建筑物的力学性能,同时,水利工程不同于其他的房建工程,其工作环境更加恶劣,受到外部因素更加明显。因此水利工程作业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外部也因素,制定合理得混凝土作业计划,提高施工人员操作规范性。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必须要分析裂缝的成因,继而根据裂缝成因、裂缝宽度、裂缝性质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完成裂缝加固和修补,保证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引言
2020年,水利部印发了《水法规建设规划(2020-2025年)》,国家确定的172项重大工程,在建规模超过1万亿。水利工程作为民生工程,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关注水利工程质量,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工农生产的重要保障。其中混凝土在水利工程坝体、灌浆、管理设施的板梁柱墙上应用较多,如果应用在坝体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坝体质量。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包括混凝土强度不足、混凝土裂缝等。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混凝土缺陷的产生,有利于延长水利工程施工寿命。
一、水利工程的混凝土裂缝产生因素分析
(一)温度差
水利施工过程中,例如坝体施工中混凝土结构高度差较大,水分会向底部沉积,即使在相同的温度下,导致混凝土对于热变形存在差异,导致内部应力增加,继而发生膨胀或者收缩。另外,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没有注重降温和通风问题,导致混凝土散热问题,混凝土降温冷缩继而出现裂缝。温度差的形成在实际施工中极易发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温度差问题。
(二)材料配比问题
材料的配比问题主要体系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骨料问题。骨料一般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在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粗骨料的含量越高,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是粗骨料比例的增加,减少了混凝土表面积,降低了混凝土的吸水性,影响了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第二个问题是水灰比问题,水灰比作为混凝土材料的重要指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会影响材料强度,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比为了照顾混凝土的坍落度,施工人员会违规向混凝土中加水,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导致裂缝的产生。
(三)施工不规范
混凝土施工有着严格的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存在操作不规范。同时,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显著,因此极易出现天气延长施工周期的问题,施工人员为了保证工期,缩短了混凝土冷却时间,违规操作,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凝固不到位,继而出现混凝土裂缝。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振捣不当、漏振等问题,都会破坏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继而在后续的加载施工过程中,出现薄弱区,裂纹在薄弱区产生,继而裂纹扩散,影响了施工质量,加快了建筑物的损害。
二、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从上文了解到,混凝土裂缝主要受到温度、施工规范性以及材料的影响,因此想要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材料监管
混凝土材料作为施工作业对象,必须要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材料。首先,提高混凝土配比精准度,现有施工中,混凝土配比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降低了混凝土强度,混凝土配比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并且对配比的混凝土材料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化学成分测试,保证混凝土配比。其次,加强混凝土材料的管理,做好进场管理、存储管理,保证混凝土配比材料不变质。
(二)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不规范施工的情况。不规范施工的原因有工期紧,为了赶工期,管理层忽略了必要的养护,精简了施工工序,埋下了质量隐患;施工人员业务水平低,部分施工人员本身业务能力较弱,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掌握混凝土施工技巧,如在振捣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均匀,断浇等情况,继而影响了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混凝土裂缝。针对这两种问题,首先加强施工计划执行力,做好应急应对措施,树立质量管理理念,管理层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对于无法避免的施工周期延长,要向上级回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其次,加强混凝土规范作业培训,定期开展混凝土施工作业培训班,分批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学习,并且在上岗之前要做好动员工作,强调规范作業的重要性,既要在技术上过关,也要在思想上过关,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提高施工作业规范性。
(三)科学化施工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温度差有关,而水利工程中诸多工程属于室外施工,因此受到外部天气的影响较为严重,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必须要做到科学施工,在施工作业安排之前,要掌握当地的水文、地质、天气情况,继而制定完善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并且建立应急措施,保证整个施工作业有章可循。
(四)注重混凝土养护工作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否有效地保护混凝土裂缝有着重要意义。水利工程中有为重要,因为水利工程建设不同于其他房间工程,其工程是在河床上完成的,养护条件相对较差,混凝土养护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养护标准对混凝土进行维护,固化过程一般需要14到28天,混凝土成型时,必须及时使用蓄水保温的方法,例如用合适的彩条布,薄膜和湿的麻袋等覆盖混凝土表面。
(五)修复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修复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考虑到水利工程的部分建筑是在水下,因此其混凝土裂缝材料选取以及施工工艺有着其他特殊性。目前常用的修补措施有采用化灌及贴补,闸墩顶部增设拉筋,预应力拉锚等方法。李新,侍克斌(2006)针对“635”水利枢纽中的总干闸胸墙裂缝的问题,采用“上堵下排”的方案,采用碳纤维布材料,增强局部抗裂强度,完成了裂缝加固工作。张平,闫建文,李宁(2003)在处理水利工程中裂缝时,采用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裂缝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变形以及裂缝中钢筋的受力情况,继而用于指导裂缝加固工作。张雄,汪卫明,陈胜宏(2011)以小湾拱坝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分析,采用加锚巩固的方法,并且分析锚固区的应力状态和裂缝面性能,继而或者最优的加固方案。从研究成果来看,对于水利工程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正朝着精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
水利工程不同于其他的房建工程,其工作环境更加恶劣,受到外部因素更加明显。因此水利工程作业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外部也因素,制定合理得混凝土作业计划,提高施工人员操作规范性。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必须要分析裂缝的成因,继而根据裂缝成因、裂缝宽度、裂缝性质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完成裂缝加固和修补,保证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新, 侍克斌. “635”水利枢纽总干闸胸墙裂缝成因分析与处理措施[J]. 水力发电, 2006(03):30-32.
[2] 张平, 闫建文, 李宁. 溢洪道闸墩裂缝危害性及处理措施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3] 王畅, 汤华国, 方文杰. 碾压混凝土产生裂缝分析及防裂控制措施[J]. 水利水电技术, 2019.
[4] 张雄, 汪卫明, 陈胜宏. 小湾拱坝坝体裂缝加固措施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