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垚
摘要:建筑业在当今社会发展很快,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都离不开建筑物。在建筑工程造价中,要充分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优化设计方案,控制工程造价,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实现提高投资效益的预期效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措施
一、建筑工程造价所涉及的基本概念
通常我们所称之为的建筑工程造价主要是从市场角度进行分析的,工程造价着重指的是在相关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预计或在具体的工程发承包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工程安装总费用,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建设投资和建设期的相关利息。针对相关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可见建设投资里边又主要包含工程的费用、工程建设的其他费用以及相关的预备费用。其中工程费用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划分为设备以及工具器械的购置费和建筑安装的工程费等相关方面,工程建设的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费、与相关的工程项目建设有关联的其他费用,以及在未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费用等,而预备费展开进一步的划分又可以分为基本的预备费用和差价预备费用。所称之为的建筑安装工程费主要指的是我们所一贯称之为的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针对细节而言来有效划分,其中又包括了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人工费用以及措施费用等相關方面的费用。通常情况下,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建筑材料以及器械价格等相关方面的波动都是特别大的,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的施工单位在针对材料和器械进行选择和购买的过程中,就需要从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市场价格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和科学预估,针对具体工程所需要的材料用量、类型以及器械的型号等相关方面进行着重把握,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规避施工成本浪费的问题发生。
二、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一)设计因素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设计规划出现不完善或不规范之处,便会对工程造价形成直接影响。纵观大量建筑工程实际来看,前期设计阶段对整体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大概在75%-95%左右,而对前期设计进行完善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35%-75%左右,施工方案图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5%-35%左右,不难看出,设计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会形成深远影响。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图纸肆意修改的情况较为常见,同时设计人员业务能力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劣,这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再加上,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并未进行严谨的实地考察,单凭经验去完成图纸的设计,导致图纸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在后续便需要多轮修改,严重拖慢进度且导致造价投入不断升高。
(二)施工因素
由于现在的建筑工程都有着较大的规模,所以在施工周期方面都比较长,其中暗藏的不确定因素也就更多,而这些因素的累积影响,也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造价。具体来讲,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在于:①施工组织。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开展工作,并且在工期要求下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保证各部分作业能够如期完工。但部分建筑企业工程师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力,导致施工组织混乱,严重影响施工正常开展,进而影响工程造价[2];②施工程序。许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期,会出现不按照规范展开施工的情况,出现很多的违规作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不可控,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部分施工团队直接无视设计图纸,凭借经验去篡改施工程序,导致现场混乱无序,也就导致工程造价难以得到有效控制;③施工物资。施工所用的材料、设备等物资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由于建筑工程建设需要用到大量工程材料且租赁大型设备,所以材料的价格波动、保管以及设备的进场时间、使用次序、使用范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
(三)管理因素
建筑工程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主要是对各环节的有序进展进行把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建筑工程的监管部门并未制定完善的监督机制,所以在工程造价的控制方面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众多,比如施工工期、地理环境、施工程序、施工物资等等,而这些因素的把控需要监管部门亲力亲为,对一切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事项要及时汇报,才能够避免出现问题越积越多,否则资金浪费、质量失控等问题便会接踵而至,后续投入的工程造价只会越来越高。
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现阶段建筑施工中,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程决策中,通过工程造价管理方案的明确,可以在建设选址、建设标准、选择方向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充分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决策阶段的科学性。而且,在建筑决策阶段,通過建筑工程状况、土地选址以及国家标准的整合,构建合理的决策方案,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支出,展现建筑工程决策造价的价值,促进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
(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中,工程设计阶段通常会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因此,在设计阶段管理控制中,应该做到:第一,在实际工程目标确定中,应该明确设计阶段的造价方案,结合国家建筑工程标准,进行方案的设计。第二,强化工程前期阶段的监管机制。工程建筑的前期阶段,应该加强造价控制,积极改进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第三,构建多种比较方案。建筑工程中,为了实现项目的经济化进行,需要构建多种比较方案,结合可行性强、经济适用的原则,进行工程建筑施工方案的选择。通过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综合性分析,进行造价管理,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通过对建筑行业运行状况的分析,在施工阶段的造價管理中,需要将工程质量、降低工程费用等作为重点,结合建筑工程的基本状况,进行整个施工方案的完善,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通常状况下,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中,应该做到:第一,减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设计中,不能轻易的进行工程设计变更,所以,需要在施工阶段明确程序,对建筑工程造价设计进行严格管理。第二,工程实施阶段的管理。建筑施阶段的造价控制中,应该确定责任分工制度,明确工程现场的管理方案,实现建筑施工的有序进行。第三,工程施工中,应该按照施工设计图进行严格审核,结合预测预算、实际花费等内容,构建动态化的造价管理方案,实现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
(四)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中,建设单位需要在竣工之后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造价编写,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目的性。竣工阶段造价管理中应该做到:第一,竣工决算中,需要通过计算货币、实物使用状况等,进行竣工决策的完善,总结建筑工程的建设费用、成果以及财务等内容,实现竣工阶段造价的合理控制。第二,在决算过程确定中,应该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结合工程管理的特点,进行造价项目的审计,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的有序进行,为建筑工程结算的质量化管理提供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建筑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至于人们对建筑方面的需求更高。而这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只要按照要求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为了避免铺张浪费,保证工程造价,也要在设计、施工阶段及管理方面做好严格的把关,这样也能够很好的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娜.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对策[J].居舍,2017(26).
[2] 王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