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智慧

2020-09-10 23:23:39马克恩
高考·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兴趣素养

马克恩

摘 要: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让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更为清晰,教师设计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以及数学素养的高低,围绕学生设计教学,让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产生效果,就说明这是一堂充满智慧的数学课,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素养切实得到提升。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兴趣;方法;素养

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让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更为清晰,教师设计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以及数学素养的高低,对是否能够正确的解答数学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围绕学生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为促进其投入学习而创设各种新颖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是教师精研的内容,也是具体实施的落地,只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真正产生效果,就说明这是一堂充满智慧的数学课,实际上也就体现了学生在这一课堂上习得知识比较顺利,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一、打造民主课堂,学生平等参与

现如今,不少教师一边高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一边却仍然以优等生、中等生为教学重点对象,无论是问题设计还是任务安排,都是远高于学困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如此,也就形成了数学课堂上的两极分化现象。给每一名学生同等的学习机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等舞台,这是教师应该考虑和实施的事情。结合教学内容,教师设计适宜的数学问题,从而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对问题进行探究的欲望,最终找到解决办法的途径后,给予其畅所欲言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有的教师很自然的将目光投注在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身上,无形中忽略了一部分学生。可有时候,问题的解答并不是优等生的“专利”,教师分出自己的注意力,多去关注那些亟待得到教师肯定、渴望展露自己信心的学生身上,由此也是给教师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的一个有利时机。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这一课时,为了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家公司组织员工旅游,组成了48人的旅行团,来到一个景点,需要租用观光车车进行游览,大家看到租金牌上的价格是这样的:承载5人的观光车是每次3元,承载3人的观光车是2元,你能帮助他们算一算,怎么租車更划算(前提是严禁超载)。该问题一出,教师观察每一名学生的神情,有人紧皱眉头,有人胜券在握,忽然,教师发现,平时不爱发言、数学成绩并不理想的一名学困生却在哪里跃跃欲试,这也让教师十分好奇,立刻让这名学生回答。不曾想到,该名学生不仅回答对了问题,还设计了三种租车方案。教师大大的肯定和表扬了这名学生。快要下课之际,教师还让这名学生说一说今天上课的感受,这名学生说,因为自己参加过家人组成的旅行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当时大家就是这样解决问题的,没有想到数学问题就藏在生活中,以后一定会好好听讲。正是因为教师敏锐捕捉学生的神情,才生成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受到关注的学生,得到肯定,不仅大胆作了发言,还给教学增添新的资源,这一民主教学,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学习更有信心。

二、提供实践机会,学生提升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供给学生实践机会,通过动手操作来解析数学知识,从而知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深入思考与探究中形成抽象的理论知识构建。如在教学“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中,教师创设的是动手操作情境,上课伊始,教师通过“谁能告诉我,三角板都有哪些度数的角?”“请大家猜想一下:是不是任意的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两个问题直奔主题,引出新课。然后,就设计了实践操作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剪刀等工具,对纸张进行折叠或者是裁剪,从而验证“任意的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学生一边动手剪裁,一边思考这一猜想如何验证,从学生的手中,各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纷纷“出炉”,整个课堂也散发着生机和活力。教师一边观察一边进行指导和点拨,通过一步步的推进,让学生利用拼图和推理证明必然的数学联系。在应用环节中,教师对于教材进行了灵活处理,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提出,让学生的思考从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在调动各种感官中获得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收获颇丰,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渗透数学方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各个领域带了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教育领域,多媒体辅助教学颇受教师青睐,利用这一辅助工具,课堂教学也风生水起。当然,多媒体只是起到辅助功能,是教师采用一个教学手段。通过这一手段的实施,一步一步的引领学生深入到数学知识的“内核”,循序渐进的探究数学问题,并最终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仍然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为例,教师从导入环节开始,一步一步一个问题的逐步推进,“大家认真想一想,关于180°和你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能用何种位置表现180°”……从而牵引着学生的数学思维步步深入,在此期间,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智能终端展示各种不同的图案,学生视觉受到冲击,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很高,经过认真识图以及读图,得出各种证明方法,学生不断地对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思维方法也在慢慢渗透之中。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否精彩,是否能够精准教学,让学生产生兴趣,调动思维,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究数学知识,这是每一名数学教师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的研究课题之一。教师只有运用智慧,才能让课堂更智慧,通过创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初中数学课堂,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邵剑飞,中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学周刊,2019(06)

[2]黄之,数学素养观下的中学数学教学[J]中国数学教育,2019(06)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兴趣素养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