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延鹏
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历史起点是延安时期,在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全体人民建造起全民族共同拥有的家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赋予了延安精神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不断奋斗的过程中,延安精神是动力之源和精神之魂,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篇文章从四个个方面—定位、思想、阵地、信念来出发,把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实践经验相结合,讨论在新时期,延安精神如何融入教育工作。
关键词:相结合;延安精神;教育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和开创者,在延安时期,他最早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并重新定位和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点。进入新时期,党的十九大完善了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确立了新时期的新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有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新时期的延安精神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高站位,准确定位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经过及其艰苦的革命环境才逐步形成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所建立的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价值内核、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根基和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纽带,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时代精神被突显出,并成为全体人民认同的精神文化系统。延安精神拥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上集中体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延安精神融入到教育工作中,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为实现中国梦汇聚共识,凝聚奋斗力量。
二、传承延安精神,树立良好的政治素养
曾经有人强调:“政治方向对一个党、一个党的组织、一个党员干部来说都非常重要。”为了传承延安精神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掌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拥有良好的政治敏感性和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地发展。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在革命和战争时期我国人民战胜敌人的武器,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了党优良的革命传统和作风,充分凝聚了党心和民心。
要实现传承的延续性。传承和学习延安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传好和学好的,要真正加强对延安精神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使其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一方面,要坚持理论学习,加强舆论导向。要将延安精神的学习践行与新时期教育工作要點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教育积极性,在学习践行延安精神的舆论引领下,要开展多种多样的相关活动;另一方面,要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要符合历史时代特征和现代发展地潮流,要形成学习践行延安精神的浪潮。
要将精神融入具体活动。一方面,教育系统可以利用许多优势,比如人才多,资源广,进行“延安精神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等有关的活动,实现学习全覆盖。另一方面,要坚持,建立长效机制。教育局要重视组织的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充分调动教育局和各学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育的发展出一份力。
三、践行延安精神 构筑学习阵地
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的武器是延安精神,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了学习践行延安精神,要积极努力地营造学习、宣传和践行延安精神的氛围,以此进一步地教育和熏陶青少年,实现思想政治育人、环境育人,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学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修养得到培养。
践行延安精神,要不断推进红色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延安精神,学校要积极地组织或举办一些各种形式的相关的教育活动,以更好地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践行延安精神,要不断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按照“六好”的标准,深入开展红色校园地建设工作。
践行延安精神,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红色教育资源。要积极地组织一些师生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中国革命圣地进行参观,使学生不断认识和领悟延安精神,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育人的氛围,推动红色校园文化向更宽广的领域发展。
四、弘扬新时期延安精神 树立培养接班人意识
弘扬新时期延安精神,要强化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精神激励了许多青少年,引领着他们奋身投身到抗日救国和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中,不顾牺牲他们宝贵的生命。有人说:“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取决于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而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的青年们,在这一时期,养成自己的价值观非常重要。”所以要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弘扬新时期延安精神,注重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众所周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担当,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前途。中国梦既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未来一代的。教育系统各单位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比如有关的主题班会、晨队会、黑板报等,可以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并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充分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丰富精神内涵,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弘扬新时期延安精神,培养好接班人。众所周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就是青少年,广大教师就是他们的筑梦人。要在年轻教师队伍中开展一些相关的课题让学生们学习,为增强教师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好基础,时刻要保持清楚的头脑、鉴定的立场、鲜明的旗帜,要不断地传播和践行延安精神,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自觉性和性自信,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今后党和国家的发展不断凝聚力量。
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以往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要实事求是,并不断地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首先,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坚持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相结合。其次,坚持延安精神的研究,努力做好相关地宣传和懂得在实践中运用。最后一点,为了青少年能够得到良好地教育,要不断地弘扬延安精神,不断注入充足的活力,为教育民生建设凝神聚力作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范洁洋.辩论宣教工作的认识和延安精神的结合[J].华夏教师,2018(10):25-26.
[2]于红金对宣教工作的深入认识.[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7.
[3]高敏丹.浅谈延安精神并不断学习延安精神[J]. 数学教学通讯,2018(1):56-57.
[4]杨光照宣教工作和延安精神相结合的研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17(1):149.
[5]袁雪.辩宣教工作和延安精神的重大意义[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