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释意理论关照下中国特色表达的翻译

2020-09-10 22:37:16于晓艳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4期

于晓艳

摘要:会议口译一向是口译的难点,会议口译要求译文要快准稳,但由于会议口译以问答的形式呈现,讲话人在讲话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表达习惯,要顺利完成口译工作绝非易事。本文以释意理论为指导,重点解析会议口译中中国特色表达的翻译。

关键词:释意理论;中国特色表达;释意法

一、释意理论

释意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以法国著名口译实践家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和玛利亚娜·勒代雷为代表的巴黎学派所创立的口译理论,释意理论主张“没有释意,就不能翻译”,提出了经典的口译三角模式假说,认为口译过程包括理解原文,脱离源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释意理论对于当代口译和笔译活动都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能够帮助译者在庞杂的信息流中,迅速提取最核心的信息,顺利完成翻译活动。

二、会议口译中的中国特色表达

会议口译性质严肃,翻译过程措辞需严谨,避免歧义,但同时又因为是口头问答的形式,所以在问答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口语化的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表达。这些表达受到我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的影响,带有明显中国特色和文化烙印,例如中国的习语、俗语、四字格、古诗句、热词等,因而将这些特色词汇或者表达译成英语时,如若直译,可能在目标语中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根据释意理论脱离原语言外壳的观点,在处理这些表达时候,就可以采用释意的办法,将原文按照顺利获取并传达讲话人讲话意图。

三、释意理论在翻译中国特色表达中的应用

释意理论提倡翻译过程中要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打碎讲话人所处原语言形式,只保留讲话人中心意思,因而在处理中国特色词汇或者表达的时候,译者可以尝试用目的语中具有相似意义的词汇或表达来解释这些词汇。

例1:我们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

译文:We must ensure that measures taken are well-focused, the prescription is precise and the medicines for getting out of the hardship effective.

“摸准脉,下对药”,其核心意思就是找到具有针对性且效果的方针策略,经过释意后,译为well-focused,precise和effective,所表達的意义不变且更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2: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

译文:One may recall when young people returned to the cities from the countryside in large numbers in the early day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opening of roadside tea stands helped to put many of them to work.

原句中的“知青”“大碗茶”都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下形成的文化词汇,“知青”指的是改革开放期间自愿到农村和边远地区支持国家发现的知识分子,跟当代所说的educated young people略有差异,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要把其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大碗茶”更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因而释意成为“roadside tea stands”非常符合文化意境,也便于目的语听众理解。

例3.我们现在有1.2亿市场主体,他们就是青山,留住他们,就会赢得未来。

译文:As I said in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we must do our utmost to help the 120 million market entities in China sustain themselves, and that will help us assure success for the future.

“青山”一词源于我们汉语俗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留着事物的根基,未来就会有希望,所以此处不能直接译green mountain,会让目的语媒体一头雾水,因而释意成为sustain themselves,在会议口译这个求快求准的特殊场合,译文言简意赅又传递了讲话人说话的中心意图。

例4.既然是合作,就要共赢,独赢是不会长久的,吃独食也是行不通的。

译文:We need to pursue mutual benefit in our cooperation. We don’t think for any one particular party to take all the benefits will work.

“吃独食”也是我们汉语中经常会用到的习惯表达,但这里如果翻译成为eat all of the food,显然并不合适,采用释意的理论,摒除文字外在形式的束缚,取其核心意义,也就是一人独占了所有利益,释意成为take all the benefits,既保留了说话人原本的讲话意图又想象生动地传达了讲话人的态度情感,达到了释意理论所提倡的“意义对等”的交际目的。

四、结语

释意无处不在,会议口译中,在处理一些具有强烈文化和社会背景烙印的中国特色表达词汇时,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充分理解讲话人意图之后,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增补适当的文化、语境和社会背景信息,用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方式准确无误地释意讲话人的讲话意图,顺利完成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玛利亚娜·勒代雷,刘和平.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戴炜栋,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