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影视剧中的中国故事

2020-09-10 21:53袁梦绯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创新中国故事影视剧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以此为前提,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俨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3个方面讲述影视剧进行叙事创作时讲好中国故事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策略和创新路径。

关键词:影视剧;中国故事;文化自信;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226-02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把坚定文化自信和讲好中国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宣传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增强正气、正义,这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1]当今中国故事所讲内容必定是中国形象的典型,可以凭借其剧情结构和事件故事,让中外公众了解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状况,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因此,中国故事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化发展状况和实力显示的一扇“大门”,中国故事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一、讲好中国故事面临的挑战

随着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开始拿起发声话筒,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国争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中国的发展历程和西方国家的打压使带有中国元素的文化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播。对中国而言,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种挑战:

(一)其他国家的刻板印象

在当今全球化和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国际信息传播体系和话语权的竞争是一个激烈的动态过程,动力是国家之间的实力消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但具体国家传播策略和动作也至关重要。[2]当今全球信息体系的构建充满了潜在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但是西方国家从未消除过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加深了当地人对中国的误解,从而导致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中国在国际地位飞速提升的当下,如何在西方主流媒体中突破重围,平衡世界传播架构,有效地影响其他国家的媒体,这是我们在讲好中国故事之前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中国元素的缺失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长期以来,我们对外来文化一贯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的态度,可是到了今天,我们能够在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重大節日里看到国内大街上张灯结彩,洋溢着浓厚的喜庆氛围,而春节晚上家家团聚,必看的《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却年年递减。西方文化的侵入影响着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让生长在这块黄土地上的人们忽视了逐渐衰落的传统手工艺、传统技法和传统民间歌舞,导致其后继无人,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民族特色,它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大众的传播。

二、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解释了文艺创作的发展道路,深刻分析了文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这一番讲话,为当前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实现文化强国指明了发展道路。

(一)深挖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资源与核心,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谢晋的“文革反思三部曲”(《芙蓉镇》《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将视角焦距在“文革”时期;《大宅门》《乔家大院》则更多侧重于大家族与商人;《闯关东》反映了民族艰难的大迁徙。这些剧作之所以能够成为众多作品中的佼佼者,在于敏锐、精准的题材把握,对历史、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探索,从新视角审视重大事项,更新传统文化符号,从多个角度创新题材和叙事。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我们拥有更多文化资源,传统文化需要更好地融进现代化进程当中,这就需要在讲中国故事的时候,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本质、精神、内核进行深度提炼和分析,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弘扬主旋律。

(二)凸显人民视角

中国故事“讲什么,如何讲,谁来讲”始终是我们需要深度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驱壳。”[3]文艺创作离不开“人”的存在,要有开放包容的胸襟,对其他文化抱有一种尊重的态度。电视剧《欢乐颂》《咱们结婚吧》《媳妇的美好时代》等直面普通百姓十分关注的都市生活、男婚女嫁、婆媳关系等,以一种接近生活流的叙事方法,把平民百姓的家长里短和基本诉求娓娓道来,在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暗示中彰显出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人民是艺术的欣赏者,也是艺术的消费者,这也就意味着文艺创作必须反映人民,对历史境遇或者当下社会中人民的生存状况进行人性思考,让受众在欣赏精彩故事的同时也能升华精神层面,在符合文化价值观的同时也能讲好中国故事,既着眼于人民视角,使社会大众了解客观世界,又以文化温润心灵。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路径

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新时代的到来为讲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但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新时期中国所处的历史与时代特点出发,创新中国故事的叙事手段,让中国故事焕发其应有的光彩。

(一)历史与时代

悠久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中国故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文艺创作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自觉树立起文化自信心,展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看到过去辉煌灿烂的文明,如京剧、功夫等,也要展现现代中国的活力与实力,用现代语言抒写中国传统文化,解释中国古老的哲学智慧,将历史与时代结合。

回顾中国历史,处处可见艺术与时代联系的种种佐证。孟子提出“知人论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出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与现代文化相适应,要让人民喜闻乐见,以积极的立场参加进来,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用能够对国际社会产生吸引力的文化符号和表达方法讲述历史与时代相融合的中国故事。

(二)本土与海外

各民族的心理定式既有交融性又有排他性。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到,并非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世界性的,对于中国影视剧来说,想要两者兼容,一方面,我们需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如吴天明导演的影片《老井》在表现我国劳动人民悲苦人生的同时,又突出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在提倡民族性的同时,不要忽略世界性,吸收和借鉴海外影视创作的经验,不断进行类型探索,与海外制片公司合作,产生影视理论,如《大圣归来》以传统的《西游记》作为故事背景,孙悟空跌入人生谷底后在江流儿的帮助和鼓励下重生勇气,获得新生。主创人员可以借鉴好莱坞英雄电影的叙事模式来讲述中国故事,在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将海外动画的先进技术应用到动画电影制作当中去。

中华文化有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在代代相传中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文艺创作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能够和受众精神衔接的基因,用全新的叙事方式和技巧刷新故事,巧妙唤起受众的共鸣。

四、结语

故事作为人类个体、群体的叙事或者叙述行为的结果,是人类生活中发生的时间及其过程的记录形式。而中国故事又将故事的含义打上了鲜红火热的烙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高度重视中国故事及文化软实力的同时,更要提升讲述人的文化素养和能力,能够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少些無病呻吟,多些原创佳作,贴近中国现实,客观地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 吕巍.讲好中国故事是文化自信的落脚点[N].人民政协报,2017-04-19.

[2] 涂凌波,覃思.讲好中国故事的他国经验与本土创新[J].电视研究,2016(10):52.

[3] 罗杰·西尔弗斯通(英).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64.

作者简介:袁梦绯(1994—),女,山东聊城人,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学专业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文化创新中国故事影视剧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提升企业品牌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