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科普工作的内在要求与内生条件

2020-09-10 21:53陈宁欣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学普及学术期刊媒介融合

摘 要:“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重要性的强调恰恰表明此前我国科研工作长期忽视科学普及,在科学科研领域没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工作。学术期刊作为以承载科研成果,促进科学交流、发展为己任,与科研工作相伴相生、相得益彰的媒介载体同样要自觉担负起科学普及的责任。本文以科普类视频产品为分析对象,直观展示学术期刊单篇论文的引用对科普类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同时阐明学术期刊媒介融合的直接目的是推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但最终目的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动整个国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所以,学术期刊不仅要在科学创新方面有突破,还要强化科学普及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后致力于探索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利用新媒体创新科学普及工作,使其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媒介融合;学术期刊;科学普及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179-01

一、短视频成为科学普及的有力推手

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给人们带来了影响,不能出门的人们以互联网为根据地在社交媒体上围绕任何有关新冠肺炎的疫情信息展开激烈讨论。在疫情暴发大约一个月后,“回形针”(paper clip)——主要制作传播科普类短视频产品的自媒体,于2月2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名为“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的短视频,由于视频高度契合新闻价值的5个特性——时效性、真实性、接近性、重要性、趣味性,所以相比“回形针”其他短视频作品而言,“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视频分为4个部分向受众科普、解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问题,整个视频中作者一共引用6篇论文,分别引用1月24日和1月30日发表于柳叶刀的3篇论文,向受众系统严谨地阐述早期感染新冠肺炎患者的情况以及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引用另外3篇论文分别阐述了口罩和洗手在打赢这场防疫战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方法,视频中附有引用论文及论文中数据统计图表的图片。在碎片化传播时代,大众形成了对外界信息“快餐式”消费的习惯,视频通过简洁、生动的解读加上引用论文的科学严谨完美契合大众的需求。

二、学术期刊科普工作的制约因素

科普类短视频的成功为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学术期刊扩宽了视野和业务范围。首先,学术期刊作为能够在第一时间筛选并收录优秀科研成果的原始平台,与生俱来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使其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占据内容优势;其次,期刊编辑人员凭借长期对专业内容的深度见解以及能与作者、审稿编委直接互动的优势,能深入浅出地为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可视化科普类作品,有利于扩展单篇论文内容价值以及学术文献背后的大众科学知识的普及,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最后,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不仅与第三方数据库平台合作,对部分期刊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被上传到数据库平台,形成海量聚合效应,用户进入数据库可以搜索、查阅以及下载自己所需的单篇或整本期刊;还可以结合自身优势自建刊网融合平台,形成集文献检索、学术社交、工具服务为一身的PC端、微信、微博、移动智能终端等多元化立体传播模式。传播渠道的融合加速了学术交流模式向社会化、网络化、社交化转变,使科学知识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中。[2]

尽管学术期刊在内容、渠道、平台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际开展科普工作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对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进行二次加工,内容的重构必然会增加编辑部的工作量,而我国学术期刊的主管单位多为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在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编辑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全媒体素质能力也有待提升;其次是由于数据库平台购买单位限制,大众难以触及,“真”科学的封闭必然造成“伪”科学的泛滥;最后是与大众媒介对接失败,目前科学知识的“下凡”仅仅停留在将原本纸质的学术成果数字化后投放于各新媒体平台,“多种生成”能力弱,内容选题不能及时把握当下社交媒体的焦点话题。

三、学术期刊科普工作的内在要求与内生条件

(一)长期开展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工作

目前,很多高校学报编辑部意识到自主建立数字化平台的重要性,但是又受缺乏技术型人才制约。目前,大多数期刊编辑部的工作内容仍然围绕纸质期刊展开,以专业性内容策划、审稿、印刷出版等为主,数字化处理全权交由第三方数据库平台,编辑部工作人员虽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学术理论,但鲜有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能够驾驭新媒体业务的技术素养,不了解数字技术就必然不能建设和有效运营新媒体传播平台、不能生成大众喜爱的数字化科学内容产品。针对以上问题有两种途径能改变编辑部的技术型人才匮乏问题:首先,高薪引进技术型专业人才参与编辑工作;其次,“老人新用”,建立人员激励机制,组织编辑人员长期开展计算机操作、网页制作、新媒体平台运营、信息检索链接等再教育课程学习,只有了解数字技术运行规律,才能“因地制宜”,生成适合新媒体平台的内容产品。

(二)学术期刊作为“冷媒介”也需要适当的“热加工”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冷、热媒介的概念,他认为冷媒介是指低清晰度的媒介,受众在使用此类媒介接收信息的时候需要自行补充剩余信息后才能“消化”,而热媒介具有高清晰度,受众无须自行处理信息就可以理解内容。可以看出,麦克卢汉对于冷热媒介的划分首先是基于“清晰度”与“参与度”这两个概念。[3]运用‘冷、热媒介’概念的视角来看科学内容的有效传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以文字媒介为主的学术成果而言,清晰度低,需要受众进行丰富的联想和参与;而以生动的画面、簡短的语言为特点的视频媒介同样具备高清晰度的素质,受众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思维运动。所以,面对这个“快餐式”消费信息的社会,首先,“高清晰度”“低参与度”的视频媒介是把握受众仅存的碎片时间最有效的措施;其次,对于长期被边缘化的学术期刊而言,把视频媒介产品作为打通与大众之间的壁垒、塑造品牌影响力的有力措施,使其成为学术期刊在融合转型浪潮中实现弯道超车的跳板,为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注入新鲜血液。

(三)凸显学术期刊的新闻性,强化科学普及职能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抖音、快手等移动应用的迅速走红标志着人们彻底进入“快餐式”“碎片化”的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学术期刊是用以承载世界尖端学术成果和传承人类文明进步的载体,其内容本就晦涩难懂,加上长久以来主要以文字印刷的形式出现,无法适应当前用户的文化消费习惯。在此背景下,国外学术期刊开始探索和开发利用音频和视频的渠道展示及宣传学术成果的途径。以《自然》(Nature)为例,其在2006年就已经建立了可视化实验期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科技视频期刊,通过音视频交互的动态设计,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其核心思想。[4]

科研成果在纸质版学术期刊发表后再与合作的数字出版商进行数字化处理收录平台或者直接由数字出版商线上发布是目前我国科研成果展示的兩大基本渠道,但这两种方式可以保证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却不能兼顾科研成果的新闻价值和科普价值。互联网思维决定了在媒介融合的当下,学术期刊不能只关注少数科研群体,还要尽可能地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保证稳定用户不变的情况下,争取潜在用户。我国学术期刊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学术期刊或单篇论文的新闻性,建立能与大众媒介积极对接的科学新闻发布平台,如美国科学促进会创立的科学新闻发布平台——优睿科,以编辑发布科学价值和新闻价值并驾齐驱的科普新闻报道为主要功能。[5]科学新闻发布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大众主动了解科学知识的兴趣,有利于我国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实践证明,越是处在特殊的时间和空间里,我们的社会越需要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支撑,国家对科学普及的重视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本”的发展理念。要防止伪科学泛滥,加快真科学的传播,不但需要新型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还需要借助各个领域专业性强的、权威度高的科研单位、个人、期刊编辑部的力量,以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为大众提供涉及当下热点话题的通俗易懂的科学内容产品,破解网络谣言,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南方日报评论员.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N].南方日报,2016-06-02(F02).

[2] 肖宏,马彪.“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46-1053.

[3] 杨露.新媒体环境下对冷热媒介的再思考[J].中国报业,2016(06):21-22.

[4] 张新玲,谢永生.国外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新媒体应用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7(04):75-76.

[5] 金玲,周玲,林征,石傲兰,袁夏玉.学术期刊全媒体科学普及传播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02):184-188.

作者简介:陈宁欣(1996—),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术期刊。

猜你喜欢
科学普及学术期刊媒介融合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广州市海洋科普基地活动效果调查研究
民国时期科普教育的开创与探索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的设想①
高校教师参与科学普及工作的激励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