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护理体会

2020-09-10 21:23:38俞伟蔚
康颐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效果

俞伟蔚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88例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5.45%)高于对照组(7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加快患者的治疗进程,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心脏康复;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引 言

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长,冠状动脉硬化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临床的介入性治疗方法,在冠状动脉的病变位置,永久性嵌入一个金属支架,

从而达到支撑血管壁,使冠状动脉血管腔保持开放状态,降低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该手术具有伤害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但是如果后期无法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仍无法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心脏康复是指在术后通过进行健康评估、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针对性措施,防止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我科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发现了综合性护理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88例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患者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为(55.6±4.1)岁;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患者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为(57.5±3.6)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等临床资料均保持同质性(P>0.05),可进行对照性研究。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治疗过程中相关的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训练指导。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发放有关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知识手册,普及心脏康复护理的相关专业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讲解,告知患者护理方式的优点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②术后对患者施以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等生命指标,并按时记录,患者身体指标出现异常时,及时向医生报告,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与患者沟通,耐心地安慰、疏导患者,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鼓励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④根据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和实际病情,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坚持以低盐、低脂为主,多吃清淡、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常食新鲜的水果蔬菜,禁食刺激食物,按时吃饭,少食多餐,保证睡眠充足。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进行评分,共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四项,每一项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将治疗有效率分为三类,显效是指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指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即指上述指标无变化,显效和有效例数为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得到的所有数据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不满意2例,满意14例,非常满意26例,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患者中不满意12例,满意19例,非常满意13例,满意度为72.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4,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硬化患病人群近年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该病发病急、治愈率低下,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目前仍没有可以根治该病的方法,临床常采取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病情,冠狀动脉支架植入术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是在术后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护理,仍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性护理更加注重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健康宣讲、饮食干预、心理干预等多方面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护理人员严格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而提供有效帮助,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冠状动脉硬化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对患者的疑惑进行及时的解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贴心地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并及时地安慰、疏导患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可得,综合性护理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护理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贾红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干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31):84,87.

[2]任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2019,17(6):198,199.

猜你喜欢
心脏康复护理效果
早期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生存质量和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
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干预护理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6:00
时间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内分泌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1:17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中治疗及护理效果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7:38
突破困境推进基层心脏康复工作
心肺运动试验与心脏康复
探究由专科护士引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项目的实施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中医心脏康复新模式初探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