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缘梦
摘 要:情感表现力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能力。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没有可以直观表达情感的语言和过多的肢体动作存在,这就要求演奏者将感情通过音乐表现出来,传递给听众。技巧始终是为音乐和情感服务的,没有情感表现而单纯“炫技”的音乐并不能打动听众,更不能引起共鸣。演奏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巧基础,更需要具备充分的情感表现能力,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
关键词:钢琴演奏;情感表现;专业技巧
钢琴演奏,需要演奏者在完成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完成充分的情感表现。相比之下,钢琴演奏原本就不像声乐演唱一样,在表现形式上,有直面觀众的机会和十分丰富的肢体语言与表情设计。在曲目形式上,更是不像声乐演唱那样,可以直观地将乐曲的情感通过歌词这种载体,清晰而直接地传达给观众。这也就意味着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更加需要情感的投入与表现,才能“化抽象为具体”,将乐曲的情感与韵味,通过这样“无词歌”的形式,传递给观众,令听者感同身受。
一、用“心”与情感演奏
钢琴独奏这种表演形式在表现作品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情感表现,十分容易令听众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失去观赏兴趣,特别是在有戏剧性对比的作品中,更需要演奏者注重每一处细节的表达,不仅用技术演奏,更要用心演奏。
例如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乐曲篇幅不大,但却有多处情绪上的鲜明对比,这就需要演奏者想象情境,丰富自己的情感表现。乐曲初始时,速度就经历了广板——快板——柔板——广板——快板的变化历程。特别是快板乐句,连续的八分音符小连线的形式,且多次涉及同音换指,在演奏时就很容易出现力量上提,旋律中断的问题。这就要求演奏者具有“整体意识”,不能仅仅着眼于两音一组的连线,而是要感受整个乐句旋律线条的起伏与行进趋势,在此基础上,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解决技术问题,更可以表现出乐句旋律的高低起伏,更好地体现出不同速度体现出的不同的情绪特点,在乐曲开篇即体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令听众眼前一亮。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乐句出现在第93小节开始的部分。同样是广板——快板的速度变化。广板部分的三次琶音进行是在“弱”的表情记号基础之上,层层推进的。在进入快板前的最后一个自由延长的高音处,可以比之前两个自由延长音适当多停留片刻,表现的是一种留恋不舍的情感。而在快板部分,右手始终保持密集的三连音节奏型,真正的旋律线通过左手从低音区到高音区的跨越来表现。而这时就更加需要演奏者以情感的投入来感受并表现出左手长距离跨越前后音符之间的联系,否则会令人感到低音与高音部分的旋律变成两句毫不相关的乐句。而两部分旋律线之间跨度很大且有空拍,如何做到旋律完整,就需要演奏者通过内心使音乐连贯。两部分旋律不是毫无关系的,它们彼此之间如同相望相守的两个人,虽然“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但彼此内心的联系,就是二者之间的关联。这也就要求演奏者首先要想象并且体会到这种情感,心中音乐连贯,才能将乐句通过情感连接起来,从而让听众也有所体会。
乐曲中另一处在情感表现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部分出现在再现部开始处。这里以单音旋律为主,相比之下,技术上十分轻松,就容易让演奏者松懈,掉以轻心。实际上,这一部分的演奏依然不能脱离乐曲整体的情感。这一部分就像是带有悲剧色彩的咏叹调,始终是沉稳而坚定的,如同长者的感叹,不带有任何温柔的“小情调”。这就要求演奏者表现出的,不是突然的绝对安宁,而是狂人的短暂平静,无论是手指还是心理,都不可放松。在这一部分中,演奏者要表现出的形象,是进行片刻调整的斗士,似乎在暴雨将至的时刻,思考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二、技术不能脱离情感表现而单独存在
眼下,有相当数量的演奏者过分重视演奏的技巧性而忽视了情感表现,其实技巧与情感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技术自始至终都是为音乐和情感服务的。如果说技术是演绎乐曲的“骨干”,那么情感就是诠释音乐的“血肉”,脱离情感的,单纯的“炫技”,也许会让听众惊叹于技巧的纯熟与高超,却无法更进一步打动听众。而不注重情感表现的音乐就成了没有灵魂的空壳,无法连接作曲家——演奏者——听众之间的心灵桥梁,更无法与听众产生共鸣,乐曲也就失去了本身的“美”。因此在音乐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避免出现重技术轻情感现象,而是应该让学生做到技巧与情感表现并重,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钢琴演奏者。
三、结束语
总之,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没有可以直观表达情感的语言和过多的肢体动作存在,这就要求演奏者首先要想象乐曲的情境并做到感同身受,才能进一步将感情通过音乐表现出来,传递给听众。情感表现力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能力。演奏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巧基础,更需要具备充分的情感表现能力,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李俊.论钢琴演奏旋律歌唱性的联觉[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03):17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