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别视角看“原谅文化”的流行现象

2020-09-10 07:22张瑶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4期

摘 要:近些年,一句“当然是选择原谅她”走红网络,“原谅文化”成了年轻人网络话语中的一部分。从传统文化中对“戴绿帽”的不可容忍,到如今网络中对“原谅文化”传播的狂欢,这种网络亚文化的内涵在不断变化。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通过分析“原谅文化”的呈现特点与流行原因,发现“原谅文化”的背后既是社会性别文化的抵抗,也是人们缓解焦虑的方式,后现代及消费主义亦对其影响深远。而个人出于寻找认同、自我保护或沉迷表演对该亚文化的传播推波助澜,这种话语的过度流行也消弭了抵抗的含义。

关键词:性别视角;“原谅文化”;流行现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048-0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7年,娱乐圈“白百何事件”带动了“原谅话语”的盛行,“当然是选择原谅她”成为热门话语。之后,“原谅文化”气势汹汹地袭来。最具代表性的是网友恶搞动画片《多啦A梦》①,将多啦A梦的绿帽子道具恶搞为“原谅帽”,男主角大雄只要戴上“原谅帽”,就能够原谅“出轨”的女主角静香。与此同时,大批戴着“原谅帽”的表情包风靡,淘宝上的“原谅套餐”销量极高,套餐包括雪碧、七喜等绿色包装的饮品等,绿色被网友统称为“原谅色”。自此,“原谅文化”作为一种网络亚文化,渗透了网络空间。

在中国的语境中,“戴绿帽子”是俗语,主要指一个男人的妻子和别的男人偷情,那么这个男人就是“被戴了绿帽子”。在文章《绿帽子岂能乱戴?》[1]中,作者针对一篇关于“克林顿给希拉里戴绿帽子”的文章提出批评,认为自古以来“戴绿帽子”的对象应该是男性。2016年演员王宝强自曝被戴“绿帽”,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普遍表达出对其妻子的唾弃、批判,情绪倾向愤怒。而2017年歌手陈羽凡被“戴绿帽”(后声明当时二人已离婚),网络舆论不再以愤怒为主,转而调侃陈羽凡“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并生产出一批陈羽凡的“原谅表情包”,广为传播。2017年底,“李小璐事件”的舆论也是同样的倾向。在这种舆论反差中,不能忽视“原谅文化”的影响。

在旧社会,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因此已婚女性出轨是道德文化中不可容忍的事,是一个男人“最耻辱”的事。而在现代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使得两性关系发生了变化,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庸,拥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

因此笔者发出疑问:当今网络流行的“原谅文化”,是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吗?“原谅文化”是否带有社会抵抗意味?体现了男性怎样的性别观念?在消费主义裹挟下的“原谅文化”,是否已经消弭了最初的含义?笔者希望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探寻,深入剖析“原谅文化”反映的社会问题,以及其与性别观念变化的联系。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话语分析法展开研究。首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互联网的研究样本以微博内容、微信表情包为主,对“原谅文化”进行梳理和解读。其次,采用话语分析法,挖掘“原谅文化”中话语表达背后的主体诉求、权力关系、性别观念,阐明这一网络亚文化背后反映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原谅色”的内涵变迁

“原谅色”即绿色,也叫青色。《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2]中提到,魏晋时期绿色是较低等官员服饰的颜色,唐宋元明时,六品以下官员的服饰是青绿。绿色也象征低贱职业,如秦汉时奴仆穿青色等。

而今天“戴绿帽子”的内涵源于民间故事②:古时的一对夫妻,丈夫经常外出做生意,妻子趁丈夫不在家,和卖布商人偷情,为避免被捉奸,妻子就做了一顶绿帽并和商人约定,当看见丈夫戴绿帽外出时就可以赴约了。

过去“戴绿帽”的说法适用于男性,指女性出轨给男性“戴绿帽”。但是现如今的中国语境下,该说法的适用范围已经模糊,不再局限于性别。

(二)关于婚姻伦理的历史演变

在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女性的“贞洁”是传统伦理的核心之一。“贞洁观”即丈夫在世不可失身、丈夫去世不可改嫁。未婚的女子有“贞女”“烈女”,已婚的女子有“节妇”“烈妇”“贞妇”。《论近代家法族规对女性性越轨的制约》[3]中提到,对出轨的女性,一些家法族规会打骂、离异或嫁卖,甚至出族、活埋等。

民国社会的“贞洁观”受到知识分子的抨击,鲁迅、胡适等都对其全面否定。今天看来,“贞洁观”是对女性的片面要求,反映的是以男权为前提,将女性视作个人财产的腐朽意识形态。但今天,“荡妇羞辱”的讨论仍不少,“贞洁观”仍残存于人们的观念中。

(三)关于网络亚文化的发展

亚文化的内容往往反映了从属地位的群体企图解决产生于广泛社会关系中的结构矛盾,网络亚文化亦如此。《抵抗与表演:“吐槽文化”的传播研究》[4]中指出,“吐槽文化”作为网络亚文化,带有抵抗霸权、娱乐表演性质。《狂欢理论视角下的网络“屌丝”文化研究》[5]则以狂欢理论为基础,认为“屌丝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浪潮、社会“集体焦虑”及传统中狂欢精神的缺位有关,也与自我保护、对抗精英文化心理、追求身份认同感有联系。

本研究聚焦的“原谅文化”与上述两种文化相似,不同的是,本研究还将性别视角作为维度,以更全面地看待“原谅文化”。

四、“原谅文化”的网络呈现

(一)语言粗鄙化

网络亚文化可分为网络客文化、山寨文化、网络语言文化三大类,而“原谅文化”属于网络语言文化。

“原谅文化”的一大特点是语言粗鄙化,带有后现代主义色彩。如网上流传的句子“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可追溯到某網友在某论坛中的控诉③:“谁没上过床,谁没破过处……大男人要心胸宽广……这些都不能包容,你就是个自卑阳痿不成熟心理变态的小人,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啊!”言语之粗俗程度可见一斑,而这也是网络“吐槽文化”“屌丝文化”的共通之处。

(二)形式多样且狂欢化

“原谅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本文罗列的“原谅套餐”“原谅表情包”等,“绿帽大作战”的手机游戏也风靡一时。除此之外,由二次元高人气虚拟歌手洛天依原创的歌曲《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啊》,在B站的一条相关视频点击量达109.5万,“当然是选择原谅她/老实人喜欢喝绿茶/无论绿帽有多大/还是心态要爆炸/包容才是最珍贵的话……”歌词配合洗脑的旋律,加上满屏的绿色弹幕,将“原谅文化”的影响力推向高点。

在网易云音乐APP中,孙燕姿《绿光》这首歌的评论已与歌曲本身大相径庭,如“春风又绿步行街,家教很严非处女”等。这些评论者声称是来自虎扑论坛步行街板块的“JRS”,④该街被他们称为“绿化最好的一条街”,来源是一个网友在该“步行街”中讲述了自己“被绿”的故事,《绿光》成了该街的神曲。又如新浪微博账号绿帽社,以发布遭受情感背叛的故事为主,“粉丝”数达1580万。

多种形式的“原谅文化”变为一场狂欢,形成了独特的戏谑嘲讽风格。“原谅文化”的风格是该群体共同认可的规章制度,帮助他们彰显自身的特别之处。此外,多数文本是通过文化“拼贴”⑤进行的生产,“原谅文化”将表情包、音乐、视频等元素组合,分别解码并重新编码形成新符号体系,成为该群体共享的价值体系。

(三)消费主义娱乐化,“绿帽”使用对象模糊化

霍尔曾强调亚文化被商业化“收编”的问题。与“原谅文化”相关的帽子、手机壳等,都是其被消费主义商业文化收编的表现。在淘宝相关“原谅商品”的评价中,消费者购买“原谅帽”等商品的目的是恶搞朋友、娱乐生活,也有买给男朋友作为恶搞礼物的。可见“绿帽”的严肃含义早已消弭,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在消费主义裹挟中享受戏谑、娱乐的态度,削弱了最初文本中的抵抗意味。

最初“绿帽子”的佩戴对象是男性,而如今其使用已不分性别。在明星鹿晗、关晓彤公开恋情时,在淘宝搜索框输入“鹿晗”,会出现大批绿色弹幕,包括“当然选择原谅他”的话语。从“当然选择原谅她”到“当然选择原谅他”,“原谅”变成了一种网络语言,同样适用于对两性关系以外的任何事的调侃。

五、“原谅文化”风靡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1.来自社会性别文化的抵抗

笔者认为,“原谅文化”尽管采用了自嘲的风格,但实质仍是建立在“被戴绿帽是男人的耻辱,女性的身体属于男性”的前提下,“原谅”只是一种自我保护与戏谑。从传统社会文化看,一旦男性失去对女性身体和性的控制权,就被视为耻辱,这也成为了很多家庭暴力的起点。男方出轨是有伤女方感情的,女方出轨却是有伤男方尊严的,女性的“贞洁”与男性的尊严紧密捆绑,这一点到如今仍未变。

尽管无法确切追溯“当然是选择原谅她”这一语句是出自男性还是女性,但是它最初的走红是由以男性用户为主导的论坛引爆的,如虎扑论坛。笔者认为,如果处于同一流行话语生产语境中,女性出轨置换为男性出轨,便不会形成这壮观的“原谅文化”景观,因为对男性出轨,女性的抵抗更多涉及感情而非尊严,女性抵抗比男性微弱,无法形成亚文化。而男性尊严不应建立在女性行为上,女方出轨是女方的错误,男方会感到耻辱是由于社会性别文化的顽疾。这对男性也是一种文化捆绑,承担不属于自己的错误带来的耻辱是不公的。

2.用狂欢来缓解集体焦虑

处于复杂转型期的中国,目前处于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贫富差距大、阶层矛盾多样尖锐,与之相伴的婚恋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强调男性“高富帅”与女性“白富美”,人们困于这些传统分工的价值标准而承受着无形的压力。即便是确定交往、婚姻关系后,风险社会的外界诱惑仍使人们对出轨话题过分敏感,加上其他社会压力,人们需要通过某种狂欢释放集体焦虑。

巴赫金曾提出“两种生活”⑥的概念,常规生活是严肃的、有等级秩序的,而狂欢的生活是挣脱阶层与尊卑的、自由快乐的。“原谅文化”以调侃、戏谑的方式,给人们搭建了一个狂欢广场,成为了人们逃离残酷现实的出口。

3.后现代主义浪潮与消费主义浪潮

后现代主义思潮否定权威、去中心化、提倡差异。而“原谅文化”正是一种个性解放、打破传统社会规范与旧有话语形式,通过对女性出轨的反讽构建的新的话语符号。

消费主义浪潮的裹挟则使“原谅文化”更娱乐化。根据资料⑦,在淘宝公布的数据中,“原谅绿”相关产品成交量最大的城市是杭州,搜索“原谅绿”的用户78%为女性。这种消费的狂欢俨然已经消弭了该文化本身的抵抗意味,使其沦为一种消遣方式。

(二)个体原因

1.产生共鸣,寻求认同感

“原谅文化”确切道出了被“戴绿帽”群体的心理,情感上遭到背叛与“原谅文化”产生了极大共鸣。我们的社会愈发走向原子化,在异化的生活中,人们彼此的疏离感很强,但心中仍期望在共同体中寻找归属感,在这种情况下,被“戴绿帽”的群体纷纷加入“原谅文化”中发泄情感、自我调侃,找寻群体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而没被“戴绿帽”的则对该亚文化产生共情,从而助推这一话语的传播。

2.出于自我保护的自嘲

在他人同情、嘲笑自己“戴绿帽”前,先自我调侃,表示自己“当然选择原谅她”,这种自嘲反而能够缓解“戴绿帽”的尴尬,是出于个体的自我保护。同时,这种“原谅文化”除了是男性控诉委屈,也是其故意降格自我以凸显自己的真情专一、对感情的付出,建立自己虽身处弱势却宽宏大量的形象,这也是为获取认同的自我保护。

3.抵抗主流价值观与精英文化

“原谅文化”实现了对精英文化的解构和对自我文化、自我身份的建构。当主流价值观严肃地讨论出轨话题时,“原谅文化”反其道而行之,用粗鄙语言调侃、用不同文化元素拼贴多种文化表现形态、用消费主义将之裹挟等,企图抵抗现实生活中的重压,包括“戴绿帽”的压力。

4.表演

如今的“原諒文化”已演变为随处可见的表演。戈夫曼认为,表演指个体在一组观察者面前表现出的、对这些观察者有影响的行为。而阿伯克龙比和朗赫斯特认为,现代环境下的表演比戈夫曼所说的更具表演性,因为大众媒介为日常表演提供了空间,人们的表演经历日常生活、表演、观展/自恋、媒介渗透4个阶段。

因此上文的抵抗,在这一文化中已不再是伯明翰时期英雄式的反抗,而更多表现出后现代性的虚拟碎片化、异质性和个人主义,此时抵抗的意义已不再,享受表演成了人们沉迷“原谅文化”的主因。制作新的“原谅表情包”、晒出“原谅套餐”都会在社交网络产生影响,个人得到“表演被关注的满足”,激励其下一次表演。

但是,参与构建这一文化的群体只在群体内与现实和解,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建构,对现实中伴侣出轨行为的应对没有任何帮助,强大的文化解构能力和现实中虚弱的建构能力形成了鲜明对比。

六、结语

亚文化的潜在功能是表达和解决母体文化中潜藏着的悬而未决的矛盾,抵抗是为了提出“集体的解决办法”,虽然这种解决是一种想象的、象征性的。“原谅文化”作为网絡亚文化的一种,尽管有娱乐化特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年轻群体的性别观念中,“绿帽文化”依然根深蒂固,想要根除这一历史悠久、带有浓重性别歧视色彩的文化观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①“原谅色”“原谅帽”的百度百科词条阐释中,该恶搞动画片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②这则民间故事来源于网络资料,是笔者在百度搜索关键词“绿帽子”,搜索结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则民间故事。

③该解释来源于“原谅色”的百度百科词条。

④“JRS”是虎扑论坛成员对彼此的称呼,有贱人、家人的意思。

⑤“拼贴”这一概念来自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他认为原始人类利用巫术,将多种元素即兴拼凑,生产新的意义。

⑥“两种生活”和“两种世界感受”的概念来自苏联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巴赫金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⑦2017年12月,淘宝官方公布了40个“2017淘宝时代宝贝”,包括“朋克养生保温杯”、隔脏睡袋等,其中就包括“原谅套餐”。

参考文献:

[1] “绿帽子”岂能乱戴?[J].现代语文,2002(09):7.

[2] 黄有卿.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6.

[3] 艾晶.论近代家法族规对女性性越轨的制约[J].求索,2012(03):219-222.

[4] 吴君.抵抗与表演:“吐槽文化”的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5.

[5] 冯曼.狂欢理论视角下的网络“屌丝”文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4.

作者简介:张瑶(1995—),女,北京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媒介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