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族道具舞蹈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2020-09-10 12:09董华兴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升华蒙古族表现形式

董华兴

摘 要:本文以蒙古族“盅子舞”“顶碗舞”“筷子舞”三种典型的道具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表现形式的分析,阐释了三者“如何而舞”的动态特点。另外通过对蒙古族舞蹈历史源流及文化内涵的梳理,阐明了“盅碗筷”舞蹈“为何而舞”的生命状态。最后通过具体的剧目分析,探讨了蒙古族舞蹈从民间到舞台的升华,在舞台形象的再创作蒙古族舞蹈中,盅碗筷舞蹈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合一。

关键词:蒙古族;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升华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极具典型的民间舞也像本民族的历史一样久远。蒙古族以“盅碗筷”为道具的舞蹈,作为表演性的民间舞,是蒙古族文化的“活化石”,它以活态的身体记忆和极具特点的技术进行传承和创造,并随着时代的變迁进行着相对规律的自我繁衍、成长。以“盅碗筷”为道具的舞蹈述说的是蒙古族群体日常的生存状态,表达的是蒙古族普遍存在于草原上的真实生活。同时“盅碗筷”的使用也是蒙古族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动态传承的文化符号标志,是本民族精神的物化表现。

一、舞蹈中盅、碗、筷的表现形式分析

(一)端庄秀美的盅舞

“盅子舞”又称打盅子,是年节喜庆日子里艺人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最初由男艺人表演,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由女子进行表演,动作端庄秀美、流畅舒展,有“旋腰”“板腰”等技巧。艺人在表演时,双手各拿一对盅子,用无名指和食指夹住酒盅杯身的边缘,大拇指拖住酒盅底部,中指扣于盅子内部,使盅之间有缝隙。表演时,艺人坐在地毯上徐缓起舞,原地“坐、跪、立”等舞姿显现了蒙古族居住在帐篷里的空间限制。随着乐曲的节奏抖动双腕,“夹”“拖”“扣”“轻抖”使酒盅碰撞可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随后音乐艺人站立起身而舞,双臂在胸前环绕、屈伸,脚下伴随着忽快忽慢的节奏或退或进,时而绕圆流动,优美的舞姿引人入胜。“盅子舞”最具特色的是上肢的肩部动作,这是由于生长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人民离不开骑射、套马、摔跤、挤奶等日常活动。“软手”等动作语汇形成了蒙古族女子含蓄典雅的表演风格;粗犷豪放的“揉臂”又似宽广的天空,辽阔的草原,让人空旷神怡;“碎步”动作精巧轻盈,宛如行云流水。从以上盅子舞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征里可以窥探出蒙古族人民端庄质朴、刚柔相济的性格特征。

(二)豪迈沉稳的碗舞

碗舞的表现形式一般以顶碗为主,顶碗舞是蒙古民族宴饮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它主要在鄂尔多斯高原一代广为流传,经常与酒盅同时使用,故而也叫“盅碗舞”。“顶碗舞”最早可追溯到金元时期“倒喇”中的“顶欧灯而舞”。“顶碗舞”的表演特点是艺人将五个瓷碗顶在头上,数量没有严格的规定,但必须是单数。在表演中,舞蹈动作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即兴发挥的成分较多,没有固定的模式,舞者较自由。“顶碗舞”也有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如抛碗、用胸顶碗、转身接碗、头顶罗碗等等,这些技巧不同于杂技的高难动作,它以身段、舞姿传达了蒙古族人民豪放、彪悍、自由的民族气概。值得注意的是,“顶碗舞”由不同性别的男女艺人表演,动作风格也存在差异。男性主要以粗犷、彪悍为主,动作幅度剧烈,举手投足间展现着本民族的奔放和豪迈,女性较为柔美,步伐沉稳,身段轻柔,多上肢的手腕肩部动作,以横移动律为主,体现出蒙古族女子端庄、高雅气质。

(三)活泼明快的筷子舞

筷子舞主要流传在伊克昭盟的鄂托克旗、乌审旗一带,因舞者手执筷子,敲击起舞而得名,主要是在喜庆节日、婚礼欢宴时男性艺人在弦乐声的伴唱下表演的舞蹈形式。用筷子作为道具敲击而起舞,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初期,筷子舞的表演形式较为单一,舞者手执沙竹或木棍,围着桌子就地而坐,身体一边摇晃一边哼着本民族古老的民歌,合着节拍,时快时慢的用筷子敲击自己的肩、臂、四肢等其他身体部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老艺人在传统的形式上不断发展创新,使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吉格登等著名民间艺人,将原地而坐的舞蹈,发展出跳、走、蹲、转、翻、击地、揉背等技巧,之后巴德玛又对筷子舞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通过敲击身体各个部位,与脚下步伐结合,形成筷子打地、移动跪转、打肩移动平转等新颖的高难技巧,随着内容的丰富形成了各种风格的筷子舞,并呈现在了舞台上。

二、“盅碗筷”道具舞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一)“天人合一”的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主要是指长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它既包括深层次的心理、价值观念,又包括表层次的节日习俗、文学艺术。诗歌音乐等具体形式,体现在北方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过程之中。蒙古族是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主要传承者和载体。草原文化形态多样,从精神层面看,草原民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崇尚自然的宇宙观,追求“天人合一”,不仅把“天”(自然)当作崇拜的对象,还把“人”当作“天”的一部分,以一种爱慕和敬奉的心态热爱自然。这种心态直接外化到蒙古族舞蹈之中,盅和碗所盛之酒是为了供奉恩泽草原儿女的大自然,用指尖“点酒”“撒酒”“弹酒”这一系列的舞蹈语汇,体现了蒙古民族草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

(二)历史悠久的蒙古民俗

“盅碗筷”舞蹈也是伴随着婚丧嫁娶、节庆等习俗而产生的。早在古代部落时期,蒙古族的最高统领都要在出征前、征战后带领整个部族群体举行祭祀仪式,围着树跳舞。正如《多桑梦古史》中记载:“忽图刺汗英勇著名,当他进击蔑儿乞部时,曾在途中祷于树下。设若胜敌,将以美布饰此书。后果胜敌,以布饰树,率其士卒,绕树而舞。”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击拍而舞是蒙古族部落的又一习俗。“盅碗舞”“筷子舞”传说便起源于打仗归来后宴会上的拍掌、击盅助兴的场景。鄂尔多斯的蒙古人与蒙古族人通常忌讳的习俗不同,在宴会上经常靠敲击碗筷以助兴,由此而产生筷子舞。

(三)萨满文化

蒙古族曾主要信仰过两种宗教,一是原始萨满教,二是藏传佛教,其中萨满信仰对蒙古舞蹈的起源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萨满教中专职的巫师被称作“萨满”,多由部落中的女性担任。在元代的蒙古部落,战争得胜归来,部落的酋长当选,甚至是可汗即位等重大事件发生时,整个部落的人都要跟随着萨满巫师,举着火把,头顶着燃灯而疯狂起舞。逐渐这种带有宗教祭祀色彩的舞蹈淡化了内容,独特的舞蹈形式在民间被大众广为流传。蒙古族的宫廷宴飨舞蹈是在蒙古族建立元朝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宫廷舞蹈发展之初,还带有很深的宗教色彩,复杂的仪式和象征充斥着整个宫廷舞蹈的表演。席间的盅、碗、筷,依据民族习惯和宗教戒律,是不允许敲击出声音的。随着元王朝统治的没落,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蒙古族人民思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变,舞蹈从“娱神”向“娱人”和“自娱”自然过渡,席间酒酣兴起之时,欢歌笑语、手舞足蹈、击打盅碗筷来助兴起舞,就成了蒙古族舞蹈的一个显要的特征。

三、由民间到舞台的升华蜕变

民间舞从群众表演到舞台艺术表演,这一过程不仅是民间舞发展的过程,也是民间舞艺术化的过程。舞蹈编导向民间艺人学习精华,经过整理、编排教材使之规范化,最终经过艺术加工搬上舞台,促进了民间舞蹈的流传与发展。如蒙古民间舞蹈中,并没有严格程式化的“马步”动作,20世纪50年代由贾作光老师通过长期深入的蒙古生活,从蒙古族民间舞蹈中提取养料,使用“马步”等主题动作,塑造出了粗犷、彪悍的牧民形象,舞台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得蒙古族人民的认可和喜爱。于是舞台艺术上的“马步”又回流到蒙古族民间舞当中,并传播在草原上。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民间的蒙族舞蹈,还是经过编排整理升华到舞台上的舞台艺术,其根本目的都是运用蒙古民间舞的动作语汇,反映蒙古族群体的生存状态,传播蒙古族民间舞蹈,从艺术实践中得到升华,这里的升华而非简单的动作展示,而是深入挖掘蒙古族舞蹈的深层文化,通过了解深厚的内涵基础,投入创作和表演,使形式和内容,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传统形式和时代精神完美相结合,升华出新的文化成果。

著名女子独舞《盅碗舞》是著名舞蹈家贾作光、莫德格玛、斯琴塔日哈等人根据“盅子舞”和“顶碗舞”改编的。他们将最初由男子跳的民间“酒盅舞”改编成由女子表演,适应了当时舞台表演的需要。充分利用女舞者的身体优势,产生了全新的人物形象。在对传统民间舞蹈形式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刻意淡化情节,突出了形式美。如“碎步”是《盅碗舞》一个象征意义的动作符号,舞者背对观众,用极碎的圆场步从舞台的入场口飘出,仿佛草原上偶然飞旋的一阵风。碎步又与大跨步相结合,让观众从心底感受到草原的舒畅和辽阔。“碎抖肩”的动作将碎与抖表现到了极致,并融为一体,细碎的动与舞姿的静相结合,使观众瞬间体验了动静合一的舞韵。创作中,编导突破顶碗对舞蹈动作的舒服,大胆地加入了许多现当代建构的蒙古族新舞蹈动态语汇。如“拉背”“揉臂”“硬碗”,突出造型感,强调上肢动作的同时也丰富了脚下舞蹈语汇。

四、结语

“盅子舞”“顶碗舞”“筷子舞”是蒙古族道具舞蹈的典型代表,它们既是一种舞蹈表现形式,又是一个民族舞蹈的符号性象征,它们是蒙古族人民世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是先祖文化在当代文明下深刻的身体记忆。同时,它们又是舞蹈编导家创作作品素材的灵感与来源。创作是人为的一种活动,将古老的艺术形式通过某人或某些人的艺术修为和文化素养进行再创造,可以说是尝试,也是冒险。但有一点,创作未必非要创新,有的编导打着“创新”的口号,一味地“推陈出新”,殊不知,如果没有“陈”,“新”从何而来?没有“陈”的“新”,很快就会变成“陈”,被摒弃。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盅碗筷舞蹈的艺术形式,自身在进行着一场对话。传承与变异,这个民间舞蹈永恒的话题。在变与不变之间是否能够寻觅生存的空间和价值?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二者可不可以兼而有之?这是所有舞蹈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作为人类思想和古老的生存状态所承载于身体的一种民族文化,我们希望蒙古族舞蹈碗里、盅里盛滿的是草原的美酒,筷子敲出的是飘香的牛羊。蒙古族的盅碗筷民间舞,只有根植于传统,才能长成苍天的大树;只有紧扣时代脉搏,才能让生命力更加鲜活。

参考文献:

[1]刘建.拼贴的舞蹈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王景志.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3]内蒙古民间艺术研究室.内蒙古舞蹈选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5.

[4]王华隆等.蒙古调查记.东方文库第十种[M].北京:东方杂志社,1925.

[5]李凤斌.草原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6][瑞典]多桑,著.多桑蒙古史[M].冯承均,译.北京:中华书局,1962.

[7]王国维.古行记校录.蒙鞑备录笺证[M].民国(1911-1949).

猜你喜欢
升华蒙古族表现形式
回归教材,让探究升华
浅析升华现象成因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编辑动态
论蒙古族长调的地区性风格
透射光之炫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