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相员
新课标的要义为三句话“以核心素养为纲,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为呈现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巧设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更加精彩。
“任务”是指课堂上要解决的主问题,是核心,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前提;“情境”是指为学生完成任务所创设的环境,是关键,是学生完成任务的保障。
下面,笔者就以学习任务群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辛弃疾”为例,说说如何创设情境,设计任务。
【专题概述】“词至稼轩,纵横博大,痛快淋漓,风雨纷飞,鱼龙百变,真词坛飞将军也。”这是清代文学评论家陈世焜对辛弃疾的评价。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詩词之中的。因而,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成为了辛词的主旋律。可是,由于当权者昏庸无能,他屡屡被贬被弃,壮志难酬的悲叹与无奈贯穿于他的词作之中,他的词是蘸着血和泪写成的。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感情的浇灌、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翻腾、激荡,形成了“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针对这一任务群,笔者设计了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辛弃疾的人生经历,简要概括辛弃疾一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学习他心系国家、矢志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带领学生诵读、品味,欣赏、研究辛弃疾的代表词作,总结辛弃疾词的主要特点,撰写一篇有关辛弃疾词的研究性论文。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笔者创设了相应的情境,设计了相应的任务。如下:
县教育局将举办第三届“寻访先贤,浸润心灵”夏令营,本次寻访的人物是爱国词人辛弃疾。各学校推荐10人参加该活动。要求参加者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事迹,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辛弃疾词作,上交一篇自己独立撰写的赏析辛弃疾词的文章或自己创作的一首诗词,也可以是有关辛弃疾词的研究性论文。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笔者把这个大情境、大任务分解成了一些小情境和小任务。如:
第一阶段,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事迹,整体感知其人、其词。
“情境与任务”:请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事迹,为本次夏令营设计一条寻访线路。根据时间和行程安排,请选择三至四个城市,列举出与这些城市有关的“辛词”。
第二阶段,欣赏辛弃疾的词作,了解他的创作风格。
“情境与任务”:在夏令营的10天活动中,每个学校要负责出一期“学习简报”。简报的内容除了报道活动行程外,还要有三个板块:稼轩词赏析、诗词创作园地、有关稼轩词的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撰写一篇研究“辛词”的论文。
“情境与任务”:本堂课我们将通过“诗词达人赛”“稼轩词赏析”“我是小词人”三项活动选出6位候选人。最后根据6个人提交的研究辛词的小论文,评选出两位同学代表本班参加夏令营。
活动一:“诗词达人赛”
每个小组根据辛弃疾的词出10道题目,题目的形式可借鉴“诗词大会”,可以是默写题(范围:必背和选背)、理解题、情感把握题、手法判断题等。(小组推荐1名学生跟相邻小组进行比赛,获胜者可以晋级,参加下一轮对决。活动最后需选出2人。)
活动二:“稼轩词赏析”
选一首自己喜欢的稼轩词,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完成后在课堂上讨论、修改、完善,可以选择词中的几句或一阙进行赏析,锤炼语言,字数在200字左右。(老师和小组长担任评委。活动最后需选出2人。)
活动三:“我是小诗人”
1.根据下面的情境创作一首诗或词。
本次夏令营活动的最后一站是江苏镇江的北固山。夏日的北固山横枕长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绿树葱郁。傍晚时分,你登上了北固楼。九百多年前,辛弃疾曾经在此赋诗、填词……
2.如果你站在建康赏心亭或北固楼前,你会有哪些感受?请你拟写一副对联,字数不限。
在这样的情境中,无论是阅读还是摘录,无论是自主探究还是合作交流,无论是诵读还是品评,无论是研究还是写作,学生都会满怀兴趣,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这样,我们的语文课也会越来越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第一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