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宿行業成为近年来旅游住宿行业发展的一匹黑马,伴随民宿行业的快速发展,民宿的营销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就民宿营销的亮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尝试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宿;特色化;原生态;文化风情;服务差异性;价格因素
民宿企业成为近年来旅游住宿业发展的新形式,且发展规模日趋庞大。民宿从早期的农家乐延伸而来,逐步向特色化、精品化、民俗化发展,下面就民宿经营的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民宿营销亮点
1.1以原生态的自然、文化风情,满足旅游者追求“绿色”的心理
我国的旅游经历了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已经有部分旅游者从初级的看热闹型转变为欣赏型,具体体现在由关注景观外延,感受景观的外部形态,转变到关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内涵,关注地方文化赋予原生态自然、文化的各种地域差异。住所是最能体现旅游景区当地人文、生活现象的一部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居住民宿可以满足这种感知地方文化的体验。而传统的酒店式住宿,房间布局、风格大同小异,差异化小,标准程度高,无法满足休闲度假型旅游消费者存在的猎奇心理。
1.2能够突显旅游住宿服务的差异性,个性化体验,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
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不同,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传统住宿业的发展之后,民宿以它不同的风格,典型的地方特色,带有地方文化内涵的居家感受,给旅游消费者不同于以往的感受,不仅仅可以居有所,更可以居有乐,居有感,居有义。
1.3民宿价格相较于传统酒店较低廉
民宿经营因不同于传统租赁,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散户经营,经营成本低,资金周转灵活,价格相对较低。传统星级酒店,在装修陈设等软硬件服务、人员配备、服务品质等方面均需达到与酒店等级相符的标准,因此物力人力成本自然居高不下,而民宿的价格成本因为在服务人员劳动力成本上有所减少,加之没有各种商业税费,因此体现出独特优势,这对于旅游消费者是一大吸引力。
1.4网络平台助推民宿发展
以往的民宿企业以松散的点式经营为主,因为缺乏规模优势,品牌效应,因此发展相对缓慢,从2011年开始,一批嗅觉灵敏的从业者,将民宿互联网平台开发推广,民宿经营迅速上升到网络平台交易,这不仅扩大了单体民宿的宣传广度,同时也将民宿资源加以整合,助推民宿网络平台的良好发展。
2.民宿营销存在的问题
营销模式传统,经营渠道较少,民宿经营者多为个体经营者,很多是小饭店、小旅馆的经营者,因此营销方式普遍存在老化、传统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平台、微信等方式,可以增加营销的现代化,提高营销效率,宣传的广度。
营销手段中存在科技含量低,体系不成熟的问题,在营销过程中,没有形成独立成型的营销体系,无论是借助他人还是自我开发,都没有系统的营销策略。
对顾客的信息没有很好的利用,因民宿客栈预订信息较多,民宿可以根据到店客户的信息整理分类,行进数据分析,对潜在客户,以及客户的消费能力进行区分,建立准确的销售指向分析报告。
规模化营销没有开展,像“民宿联盟”这种规模化的营销宣传手段没有被普遍推广。
媒体的开发利用较少,新媒体,娱乐节目等视觉传播平台利用低。大众娱乐时代,从“亲爱的客栈”等一些娱乐节目对民宿客栈的宣传可见,媒体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如何良好的利用媒体营销也有待思考。
3.民宿的基本营销方式
民宿的营销也可借鉴传统的营销模式。
市场开发传统销售。大部分民宿没有固定的销售人员,但是可以利用大学生、小时工等零散劳动力,进行市场开发,比如在景区和交通枢纽发放宣传海报,优惠卡等形式,扩大民宿入驻率及吸引新的客源。
利用年节等节假日庆典活动,做促销优惠,吸引顾客关注度,进而发掘潜在顾客。将进店的每位宾客转化为忠实客户,发展会员以及会员卡销售,加大客户在再次到店率。
重视每一位客户,确保进店客人都有服务跟进,及时发现并开发客人消费潜力,与顾客建立良好关系,以招徕更多新客户。
利用民宿装饰装修风格,陈设布局潜移默化对客进行灌输。将民宿的风格、文化、经营理念无形中潜移默化的植入消费者心中。
运用大数据系统,先于民宿全面经营开始,建立实用的营销数据、顾客档案收集、分析、使用规程。
转变传统观念,营销并不简单的是经营销售,而是了解调研客人的合理需求和消费欲望,确定民宿的客源市场,并且设计,组合,创造适当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
4.民宿经营的互联网营销策略
民宿经营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微信等方式,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对民宿的风格、特色、房间情况进行展示,提供餐饮情况如特色菜肴、酒店位置和周边环境等相关信息,扩展民宿客栈与潜在客户之间进行沟通的互联网交流渠道。使得潜在客户可以自行获取大部分所需信息。
显性营销和隐形营销相结合。通过在知名网络平台的旅游版面,发布民宿的宣传信息,进行显性营销;或撰写图文并茂的风景区旅游攻略与游记,并在文中适当介绍民宿的亮点,进行隐形营销。还可以自行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通过微信、微博的传播,扩大宣传力度,为更多用户所熟知。
建立独立的互联网预订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运营商搭建的民宿预订平台,或自行建设互联网预订管理平台。因民宿客栈预订信息较多,而且预订信息变更频繁,如客户因特殊原因修改住宿日期、取消订单等。民宿经营者可以利用已有的互联网平台,或开发建设具有后台数据库支持的网络预定管理平台,使民宿主人能随时了解房间的空余信息,同时也可以给游客提供24小时查询和预订的服务。
组织“民宿联盟”。为规范经营,临近的若干经营状况良好的民宿可以联合组织类似“民宿联盟”的组织,由专业民宿或酒店经营团队管理,“民宿联盟”可以以统一的界面和服务面向客户,落实订单,再分流到具体的民宿。
参考文献:
[1]郭芊孜.我国民宿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J].魅力中国,2018,000(024):273
[2]吴姮."互联网+"背景下的海南民宿营销问题及创新策略探索[J].现代商业,2019,000(016):5-6
[3]齐琳.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体验型民宿营销推广模式分析[J].现代营销,2018,000(011):68-69
作者简介:于萍(1983.2-),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学士,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