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坝花开

2020-09-10 07:22陈科龙
今日重庆 2020年4期
关键词:永胜攻坚党员

陈科龙

“要加强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

2019年4月15日,在马培清家院子,习近平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围坐在一起,摆政策,聊变化,谋发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气氛热烈。习近平对乡亲们说,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这次我专程来看望乡亲们,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国家越发展,越要把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要加强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党员干部要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历练,经受考验,磨练党性,增进群众感情,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

3月17日下午4点,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坪坝村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驻村第一书记韦永胜正和村民谭弟槐有说有笑。“你还是要把门前的杂物这些收拾一下哦。”“要得要得。”“娃儿最近开挖机还顺利噻?”“一个月再撇都要找个五千块钱。”……

两人身后那栋青瓦白墙的两层小楼,是谭弟槐的新家。2018年,老谭一家人搬出山里的老房子,住进了这栋洋气的楼房。

今年66岁的谭弟槐,对自己的新家很满意,他在院门上特意贴了幅春联,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新居落成感党恩,脱贫致富靠政策。

在中益乡采访三天,我们还见到了很多这样的春联:“脱贫攻坚颂党恩,致富小康顺民心”“脱贫责任记心间,帮扶之恩重如山”……

小小的一副春联,字里行间却溢满村民们的感激之青。

政策惠及百姓

时间倒转三年,那时的谭弟槐不仅不认可这位新来的第一书记,还常常跟韦永胜抬杠。

2017年9月,中益乡政府决定动态调整低保户,原有低保户全部取消,严格按照条件和程序重新评议。谭弟槐一家三口,都是劳动力,完全可以自食其力,不符合低保标准。低保户被取消后,谭弟槐到村委会闹了八次,强烈要求享受低保政策。

当时韦永胜刚到村不久,了解到谭弟槐家虽然不符合低保条件,但是家里确实也有具体的困难。为此,韦永胜和驻村工作队多次到谭弟槐家“回头看”,帮助他找到出路。

“我们爬了五分钟的陡坡,来到他家门口。坡度太大,大家很吃力,气喘吁吁。”韦永胜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到访谭弟槐家的情景,两间矮矮的木房挨在一起,侧屋用竹子和木板拼成,盖了张塑料纸。“大iJ紧闭着,敲广半天,都没人应声。”韦永胜说,正当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谭弟槐的儿子谭运平才睡眼惺忪地开了门。

韦永胜叫谭运平去叫回了在村里溜达的谭弟槐夫妻,开始做一家人的思想工作,“你们三个都有劳力,可以找点事情做噻,天天看电视,等着低保金是不行的。你們两个老年人虽然年龄大点,但是可以种中药材和粮食,只要肯千,生活没问题。运平也可以学门技术,年纪轻轻的不能总是赖在家里。”

谭运平说不知道去干啥。韦永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掏出手机给县扶贫办打去了电话。

“送娃儿去学开挖掘机吧,县里正好有个挖掘机驾驶员培训项目,到万州信息技术职业学校学习40多天。”韦永胜把这个消息告诉谭弟槐后,一家人都说是i丁赚钱的好门路。

通过反反复复的帮扶,韦永胜不仅为谭运平争取到了挖掘机培训的机会,还帮谭弟槐拿到治疗胆结石应享受的医疗救助。如今谭弟槐搬进新房,还发展起中药材,不光子过得比以前拿低保的时候好得多,精气神也强多了。

“韦书记离开城里头,离开老婆娃儿,来到我们这个穷山沟三年了。他真是为我操碎了心,我是真心实意地感激他。”谭弟槐说。

抓党建促脱贫

透过谭弟槐一家人的事情,初到坪坝村的韦永胜,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老百姓等靠要的懒惰思想严重,我发现根本问题在于村党支部组织涣散、凝聚力不强。村支两委5个人,年龄偏大,思想意识落后,发展意识也不强。全村在家党员年龄都超过60岁,年轻党员全部外出务工。坪坝村党支部还是全县15个后进党支部之一。”

“群众要脱贫,党建必先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韦永胜把目光盯在了“抓党建促脱贫”上。

这个时候,刘成勇进入了韦永胜的视野。

“第一次见到刘成勇,是在一场村民纠纷的处理现场。”韦永胜回忆,那时还在沙子镇派出所当协勤的刘成勇,年轻有活力,做事干练,在派出所有口皆碑。

多番接触了解,韦永胜发现刘成勇是个能人,他本人也愿意回坪坝村。

在中益乡党委的协调下,刘成勇回到坪坝村当起了党支部书记。同时,坪坝村通过实施《村级干部履职十诺》《驻村帮扶作风十条》,大力提升了村组干部们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也得到根本性转变。

“提升党支部的战泐,仅仅是坪坝村发挥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的‘法宝’之一。”韦永胜说,为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功,改变现状,坪坝村党支部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三力并举”,促进“三链共生”,实现“三甜齐建”。

韦永胜向我们解释,“‘三力并举’即是提升党支部的战功、强化党员的带动力、激发群众的内驱力;‘三链共生’是建立群众利益链和千群亲情链,压实党员责任链;‘三甜齐建’则是建设甜蜜家庭、甜净院落和甜美乡村。”

党员带头引领

事实上,我们在中益乡采访感受最深的,就是不论田间地头还是农家院坝,党员千部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用行动生动地诠释了“战斗堡垒”“服务群众”这些词语的含义。这其中,既有有担当敢作为的年轻党员,也有深明大义的老党员。

在龙河村采访时,我们偶遇在农户家走访的驻村第一书记陈俊名,他就给我们讲述了一对母子党员的故事。谭逢兰是龙河村的一名老党员。当她了解到村里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时,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付贵。付贵原本在重庆主城。上班,是南岸区一个顺丰网点的负责人,一个月至少有七八千块钱的收入。但谭逢兰对他说:“家乡发展势头这么好,你作为一名党员,为什么不回来和乡亲们一起奔小康呢?”

在母亲的劝说下,付贵最终放弃了城市里的高薪工作,回到龙河村当上了党支部副书记。

龙河村是中益乡幅员面积最小、耕地最少产业最弱的村,而如今当我们行进在蜿蜒陡峭的山路上,看到这个坐落在山头的小村子,村民们正忙得热火朝天。

陈俊名告诉我们,正是付贵这样的党员在脱贫攻坚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村里集约的100余亩闲散土地和100余亩撂荒地,全都种上了亩产值可达3万元以上的黄精和吴茱萸等中药材。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尤为关键。

“坪坝村发展了林茂、向斌和陈秀芬3名年轻党员。陈秀芬是本土人才,她是村里的电商负责人。向斌办起了野鸡养殖场和养鱼场,都是致富能手。把他们培养成党员,有利于帮扶更多的贫困户。”韦永胜说。

“村组千部的工作作风变了,老百姓的精气神足了,产业轰轰烈烈发展起来了,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巩固好坪坝村的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要干到坪坝村遍地花开时,才会离开这里……”扎根坪坝村3年,韦永胜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这些日记里,有他对农村贫困现状、原因的深人思考,也有对扶贫政策落地落实的描写,还有对扶贫工作收获与汗水的总结与感悟。

韦永胜告诉我们,他的这本扶贫日记就要出版了,他给这本书取了个诗意的名字——《坪坝花开》。

猜你喜欢
永胜攻坚党员
陈永胜 谋男郎 高起点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一种两级双吸管道输油泵
扶贫的“正确打开方式”
攻坚脱贫
党员标准是什么?
活着
正式党员人数减少至3人以下的党支部是否要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