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 顾世瑛 于景宣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們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于电力供应,电网企业物流能力也面临这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系统在物流功能上的先天不足将无法完成物流的快速响应。因此,对基于的电力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家电网公司现行系统的物流功能及物流信息化状况,并站在物流体系全过程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系统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改进方案。首先介绍了及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分析国家电网公司物流信息系统,分析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管理思想、物流信息系统需求,提出电力企业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关键词:国家电网公司;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引言
电网企业属于技术、资产密集型企业,每年新增资产中物资采购的比例在三分之一左右。采用有效手段节约物流成本上创造的效益将比自身经营所创造的利润大,可见,物流在电力企业控制成本上的作用将会是很大的。单独的物流系统或是系统均无法完成对企业物流管理较为全面的支持,物流系统的模块过于单一,存在无法协调财务、人事、生产、营销业务模块的缺陷;而系统的功能模块很多在协调公司管理上有较大作用,但其自身存在物流信息交换缺乏互动、物流功能弱的不足的问题。此外,从企业物流为切入点进行改进可以冇效地加强现行系统对电力企业的作用,系统对企业各类信息的快速处理弥补了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以物流信息为重心的缺陷,基于的电网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物流的快速响应,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并与企业内部其他模块良好集成。电网在系统环境下进行的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结合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论对整个企业的物流全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管理,可以实现高效率、高效益运营。
一、电力企业物流概念
本文对电力企业物流的定义为:电力企业物流是为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对从输、配、供电直至终端用户用电过程的运营,包括对各环节的服务和相关信息的正、反向流动所进行的计划、控制和实施的过程,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目的。电力企业物流是电力企业为满足用户需求,保证电力从发电到用户使用过程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以及其中各环节的服务和相关信息的正、反向流动所进行的计划、控制和实施的过程。电力物流不同于其他行业物流,电力是种特殊商品。相对比与有形商品的各个物流功能顾客服务、需求预测、采购、库存控制、订单处理、运输、仓储、包装、加工、信息处理、装卸、配送,电力行业各个物流功能不同的地方是:电力没有库存、装卸的概念;电力的运输、配送山各类电线负责、运输路径固定;电力的包装、加工是对电压的变化。
二、电力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分析
2.1 物流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2.1.1 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
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为例,其系统(SAP)是以财务会计管理为核心。系统集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会计模块与各SAP个子系统的集成,二是与财务会计中各个功能模块的集成。在各子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如销售与分销子销售单、发货、开具发票过程;物料管理子系统的采购订单货、发票校验过程;以及人力资源子系统等其他子系统相关过程,系统能够产生自动记账凭证,从而实现各系与财务会计模块的集成。财务会计模块的各个功能模块之间联系紧密并且高度集成,不同应用程序间过账均为实时操作,实现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一致性。固定资产功能模块则通过购置、折旧、废弃、清理处置等与财务会计的核心一总分类账产生直接联系。
2.1.2 电力企业物流信息系统需求
整体物流系统管理就是应用整体系统的方法对实体供给和实体分配。具体可表现为,即适合的质量(Right Quality)、适合的数量(Right Quantity)、适合的成本(Right Cost)、适合的顾客(Right Customer)、适合的产品或服务(Right Product or Service)。
电力企业如同大多数企业一样需要实现以上7Rs。此外,物流管理需要大量准确、及时的信息和用以协调物流系统运作的反馈信息。物流系统产生的效益来自于整体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下降,因此,高的物流水平与畅通的物流信息在物流过程中的协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7Rs须达到的目标可归纳为五点,以客户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的迅速及时、除流通时间外的空间节约、合理物流设施的适当规模、库存控制后的合理库存。
三、电力企业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电力企业物流以数据、信息为基础,其信息系统则以数据库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网络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与电力企业物流活动的各阶段业务流程进行结合,达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规范化、自动化和科学化以及快速响应性的要求,系统涉及采购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设备运维管理、应急物资管理以及报废更新管理等各个方而。此外,本系统是在ERP系统接础上进行的设计,还需考虑与原系统的集成问题。本系统的设计要遵循如下的技术原则。
①平台化。进行系统的平台化设计,不仅是为满足现在设计物流活动的相关部门对系统的应用需求,而且是为应用需求能够调整与扩展,以适应电力企业物流的发展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标准化。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在2005年颁布的物流信息标准体系框架是物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参考依据详见图1物流信息标准体系框架。
③流程化。系统的工作流平台要统一,采用流程化管理模式來对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业务进行规范,改进物流服务人员办事效率,促使各业务部门之问协同完成任务,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物流管理水平。
④合理性。在系统论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系统体系结构的划分,合理集成以及区分,明确系统功能特点,逻辑清晰,设计合理。
⑤可靠性。系统中所使用的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必须先进、成熟。并且所使用的软硬件产品必须是通过质量认证的品牌产品,以确保其稳定性、可靠性。
⑥安全性。系统的数据传输网络必须是安全的。在和各不同架构的系统在横、纵向上进行通信吋,不仅能保证各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能保证实现各个系统间的数据交互。
⑦先进性。总体方案的设计思路要保证是超前的,总体规划应该在一定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运用先进技术以保证系统在3-5年内仍然是先进的,这个前提就是要遵循实用性原则。
3.2 系统框架设计
(1)通信层。主要通过万维网、电力系统专网以及电话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该层结构是进行信息传递的物理保证。
(2)数据层。数据层包含了基础数据、系统权限管理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射频识别数据、业务流程数据以及其他数据信息。数据层是所有信息系统的根本,确保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是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处理的重点问题。
(3)中间件。任务调度引擎在遇到时间时,迸行人员、应急物资等资源的最优化调度;工作流引擎服务用来解析业务流程定义,为物资管理业务流程的正常运作提供服务;统计决策服务,用来对物资的需求、使用等情况进行分析,为物资计划、采购提供详细的预测和决策支持;GIS平台提供地图服务等功能,是设施规划选址、载途库存、物资运输路径规划等系统的重要支撑数据;RFID平台提供射频识别等功能,是物资管理、库存管理、出入库管理、运维管理、配送管理等系统的靈要支撑数据。
(4)应用层。提供数据更新维护的管理工具,并建立采购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运维管理、實时信息管理、应急物资管理以及报废更新管理等业务子系统,是工作流应用程序。移动终端工作系统要支持离线操作功能,确保通信层的网络故障中断时,故障数据也能通过其他途径上报到中间件系统。此外,应用层还应包括反馈评价功能及决策支持功能。
(5)安全保障体系。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是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内容。防火墙、杀毒软件、数据备份及恢复机制,磁盘冗余阵列等技术手段是系统所必不可少的。
(6)标准化体系。根据行业规范和电力物资特性,形成具体的管理标准和规范。
5 结论与展望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是企业对电力与具增的需求。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要求电力企业紧跟信息化脚步以更好地完成企业的目标以及社会责任。此外,由于自然灾害而引发的“电荒”现象需要得到尽快的解决,需要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不断提升。
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一直是处于分散、不系统的状态。实施系统后,企业管理系统中输入了明晰的业务流程,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更加顺畅,企业内信息传递更快捷,整个企业的运作效率提升了。但是,这仅仅只是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开端,是企业运作信息环境的塑造,仍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物流功能以进一步提升运作效率与效益。只有不断加强电力企业的物流功能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对电力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健.货车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电子世界,2020(06):170-171.
[2]李建,王宏伟.探析港口物流供应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6):70-71.
[3]赵海翔.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5):237.
[4]王熙. 某石化物流企业仓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2019.
[5]郭秀花.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18(10):30.
[6]龚绪. 基于SAP软件的单元物料成品物流信息系统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8.
[7]朱立元. S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7.
[8]黄永霞.基于Ecode的冷链物流单品追溯系统设计[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7(02):57-64.
[9]贾亮. 信息管理技术在物流上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6.
[10]王同乐. 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D].重庆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