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是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休闲农业主要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它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发展休闲农业,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进游客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等意义重大,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园
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目标:即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意见》对全域旅游进行了全方位地指导
一、推动旅游与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业融合发展。
(一)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旅游小镇、风情县城以及城市绿道、慢行系统,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
(二)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田园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新型农业业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
(三)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通过资源整合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健全完善“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
以上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扶贫富民作用更加凸显,更加突出了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明确了方向。
二、构建城市定位
(一)根据《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着力构建“山水宜居新荆门”的城市定位,沙洋县作为荆门三个全域旅游副中心城市之一,是湖北省和中国地理的几何中心,毗邻汉江,水运畅通,素有“汉江明珠”、“小汉口”等美誉,其旅游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二)随着江汉运河通水通航和沙洋中心港加快建设,沙洋成为“荆-沙-汉”千吨级航运圈的重要节点,襄荆高速穿境而过,国道207、234、348和汉宜线等一级公路四通八达。旅游交通快捷方便,适宜现代旅居。沙洋油菜花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并分别建成了“沙洋县油菜花海特色小镇”、“纪山楚医药养生特色小镇”、“毛李借粮湖爱莲小镇”、“三峡风情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开发了五洋线生态农业观光带、雷都樱花部落、臣湾万亩桃园示范基地、标准化“莲鱼”高效种养示范基地、“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等特色旅游项目,“赏油菜花海、观现代运河、走荆襄古道、游美丽汉江”已成为沙洋的靓丽名片。
(三)沙洋·洪森稻香花谷生态农业园地处五洋线发展主轴上,呈封闭圆环形状,属中纬度地区,环境优良、山水旖旎,具有四季分明、光能充裕、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量适中、雨热同季等特征;境内农田千亩、白鹭成群,缓坡和山地纵横、塘堰河流众多,自然环境优越。园区主要河流东港河属漳河支流,东部山地主要种植花木,草本花卉,包括早樱、晚樱、百日菊、梨花、黑心金光菊、紫藤花、油菜花等,生机盎然,缤纷多彩;河谷地带有一个小岛,是本案规划的重点区域,河东南部大部分为良田,主要种植香稻和油菜,是本规划的核心吸引力。本园区规划遵照执行,在田中布景、园中建园,形成景观稻田和花谷林园,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四)《湖北沙洋·洪森稻香花谷生态农业园总体规划》充分利用景点依托,将休闲林业、休闲渔业和休闲农家乐等要素相结合,充分展示本地田野园林风光、民宿特色和风土人情,一方面满足游客重返自然的需要,舒缓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设置稻香文化馆、晴耕雨读园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加强研学教育,同时通过游憩景观、轩廊设计与田园劳作体验相结合,充分挖掘农业的文化教育和旅游休闲功能,使游客产生多种旅游体验,既能获取知识,又可愉悦身心。本规划总体布局分区为“一馆一谷一带两环三桥五亭七园九组团”。“一馆”指稻香文化馆。“一谷”指怡情百花谷。花谷主要由菊花园、果冻橙园、紫藤园、丑桔园、梨花园、油菜花园、樱花园、山茶园、桂花园、月季园、红梅园等11个花卉景园组成。“一带”指区域漳河支流东港河水带。“两环”指的是一条环河的亲水栈道、石板路串联而成的游步道和一条环河的游览车绿道。“三桥”指横跨园区东港河水带的3座桥梁:樱雨桥、彩虹桥和玻璃桥。“五亭”指的是五个荆楚仿古风格的观景亭;分别命名为流萤亭、稻香亭、观澜亭、养心亭、冠云亭。“七园”指围绕“一馆一谷”规划的7个景园,分别是食趣餐饮园、布谷亲子游乐园、渔之乐垂钓园、梨花八阵园、晴耕雨读园、农耕文化复活园、归田躬耕园。“九组团”指的是游客服务中心组团、餐饮体验组团、儿童欢乐组团、休闲游憩组团、探景揽胜组团、耕读体验组团、农耕文化体验组团、稻香文化展示组团、田园观光组团(如下图)。
(五)该规划尽量依山就势进行建筑及景观设计,体现建筑与自然肌理的有机融合,努力做到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筹发展,体现生态效益性原则,充分体现文化生态观光旅游的特点,立足保护,适度开发,挖掘本土文化,突出沙洋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和荆楚地域特色。以地方文化的挖掘作为旅游开发和项目计划的基础,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养生的场所,以缓解城市居民紧张的生活节奏和精神压力。最终将生产性、参与性和观赏性相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高质量、高效益的特色生态休闲农业,提升园区的文化内涵。
结束语
本次规划方案以获取持续高效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目标,以创造艺术化的自然环境和充盈乡土氣息的人文环境为着眼点,充分运用风景园林、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美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科学规划,突出生态休闲、文化体验、研学旅行、陶冶情操、养生保健五大功能特色,力争创造布局合理、景观优美并兼具体验休闲功能的生态农业风情园,为农民增收、精准扶贫和当地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月雯,冯利民,刘晓蒙,李伟.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J]. 现代化农业. 2019(12)
[2]杨涛.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J]. 当代旅游. 2019(04)
[3]张辉,方家,杨礼宪. 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9)
作者简介:
宋盈滨(1989-),男,山东滨州,硕士,讲师,系主任、生态景观设计研究中心负责人,就职于武汉工商学院,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地质旅游与旅游规划、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