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大曲下的韩熙载

2020-09-10 04:53郭毅敏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韩熙载大曲南音

摘要:本文以五代南唐画家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媒介,通过一幅画和画中一套古朴的唐代“大曲”讲述,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结合历史背景,揭示画中主人公韩熙载,在南唐历史背景下的思想和内心的纠葛。

一、画面后的历史背景

(一)与画中关系密切的三个人

编剧:顾宏中接到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圣旨,以监视和记录证据为目的去韩熙载家里参加宴会,然后回到家中目识心记,默画了这幅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所以笔者认为后主李煜是编剧,顾宏中是导演,韩熙载既是主演也是主人公。

(二)画家简介

当时去韩熙载家中采风的画家其实有两位,出韩熙载和周文矩,周文矩的那般韩熙载夜宴图没有流传到今天,所以今天我们公认顾宏中版本的韩熙载夜宴图。

(三)作画目的

宋徽宗命人作画的目的据考证,有两个版本:

一种说李煜想重用韩熙载,但是又总是听闻韩熙载家中每晚都觥筹交错,所以李煜想派人窥探韩熙载看看他是不是真如传言是否可信。

另一种说法是说韩熙载晚年生活荒纵,但由于是韩熙载三朝老臣,李煜不便直言,所以就命人,目识心记画好此画赠给韩熙载,让他自省。

(四)主人公韩熙载简介

韩熙载北方北海人,父亲韩光嗣在后唐为将,被明宗李嗣源所杀,他投奔南方吴国,后又在南唐任官,历仕三朝。他原有攻复北方的抱负,策划军事大计,然受他官员的排擠和后主的猜疑,因而故意纵情声色,以避惹祸。他目睹国势日蹙,且以北人南来,身处疑难,遂广蓄女乐,彻夜宴饮以排遣忧愤。坐托疾不朝。所以我认为韩熙载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多善其身的聪明人。

二、画卷内容

这张图片是韩熙载夜宴图手卷的全貌,画面一共由5段构成。

面图的这3段就是名为绿腰舞的一套包括歌舞乐的三段式唐大曲。唐大曲是一种大型歌舞音乐剧,又称燕乐大曲。

手卷是国画装裱中横幅的一种体式。以能握在手中顺序展开阅览得名。因幅度特点为“长,故又称“长卷”,又因手卷为横幅,所以也称“横卷”。

引首: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隔水:或称“隔界”,是为了使“引首”与“画心”不致紧接在一起而相隔的镶条,亦增加了美观之效果。拖尾:位于手卷末尾所留空白纸方的地位。可以在上面题诗作跋。

谈这幅画时我观点的依据就来源于宣和画谱,和写在拖尾处的韩熙载小传和此图的相关论文,听完我的讲述如果大家还有其它版本的解读欢迎讨论。

(一)宴罢聆音

1.故事的开始倚在榻上的半面琵琶像前奏一样把画卷缓缓拉开。

面琵琶软塌帷帐的室内画面给的最初印象是悠闲自在,轻歌曼舞,慵懒放松。视线挪向榻上两人。大家推测一下哪一位是主人公韩熙载。

郎粲:20岁成为南唐状元,青年才俊,热爱歌舞,受到韩熙载赏识。看他与韩熙载一同坐于榻上,很可能是这场宴乐请的主宾客。

他的一身红衣我认为有两个功用:第一:第一部分的人物最多,红色也运用最多,顾宏中用红色衬托热闹的气氛,后边红色的减少也预示着宴会的气氛减弱。第二:用郎粲的红色反衬出一袭朝衣的韩熙载素雅,不管是于美学还是内容的图底关系来说都是一种高超的表现技法。

人物介绍:李姬,李家明的妹妹。李家明,音乐教坊副使,韩熙载家的常客。王屋山:这幅画出现过3次,非常聪慧,是韩熙载最宠爱的妾伎。舒雅:韩熙载门生。陈致雍:太常博士,是个官职不高的闲职,跟韩熙载志趣相投,是好友。

2.琵琶介绍:琵琶分为直项琵琶和曲项琵琶两种。

直项琵琶最早出现在秦朝被称作“秦汉子”,是由两面蒙皮的圆形共鸣箱和一个直颈琴柄组成。魏晋时期因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善弹此乐器,遂被称作“阮咸”也就是现在阮的前身。

曲项琵琶是晋朝前后由西域传入时由宽阔的梨形共鸣箱和曲颈组成,它有4根弦,4个音柱。到隋唐时期琵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原有的4个音柱上又加品位增加琵琶的音域。元朝以前琵琶都是斜抱用拨子子弹奏,直至元朝琵琶已接近4相10品。演奏难度加大,为了便于弹奏就改为由斜向上直抱,用手指挑拨,坐着弹奏了。到现在琵琶仍旧保持直抱坐弹,琴身已经发展到6相30品,易断的丝弦被改成金属弦,右手上增加塑料指甲套,为了达到更好的音响效果。画中出现的南音琵琶就属于曲项琵琶的一种南音也称“泉州南音”,是用泉腔演唱,广泛流行于闽南泉州等地的乐种。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小调、地方语言相融合,形成了这一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的唱法因此也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下面让我们来听一段现代人复原的画中的歌曲《阮郎归》。这是曲词大意:东风吹动春水,远山连接着落日,春天来了长期都很无聊。落花一片狼藉,酒兴也逐渐衰减,吹笙唱歌整日就像醉中梦里一般。春睡醒来,明明知道晚妆已零乱不整,但谁还会去整理梳妆?时光易逝,朱颜易老而无人欣赏,黄昏时候只能独自倚靠着栏杆。一句“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到底是表达女儿家对无聊生活的怨怼,对容颜易逝的感慨,还是韩熙载借着李姬的吟唱暗指自己想在垂暮之年再为国家做点什么,又因为种种原因终不得偿的惆怅落寞之情?

(二)击鼓伴舞,

第二段六幺舞视为一种3 段歌舞乐组曲, 属于唐代 “大曲” 的一小类。分为软舞和健舞两类,健舞以快速刚劲的舞姿、 大鼓伴奏,身着男装为特征, 而软舞则以琵琶伴奏、舞者娇柔的身体移动为区别性标志。

此画中王屋山的绿腰舞虽然看似娇柔,但却以羯鼓伴奏,本应为绿腰舞伴奏的琵琶却置于卷首,王屋山腰间系着的黑鞓革带,也是宋朝武士的戎装,身着的胡服也是男子的服装,以此看出韩熙载家中所奏大曲应该是非正式的,因为韩熙载自己精通音律所以我推测这里的绿腰舞是韩熙载和李家明改编过的。

改编的目的笔者大胆的推测,韩熙载把本为阮舞的绿腰舞改为健舞,是不是也隐喻了他再用清歌艳舞,主客揉杂的欢乐表象粉饰目睹国势日蹙的韩熙载虽有满清报复,但又由于皇上猜忌,又与同僚不睦,切认为大势已去而又千言万语又如鲠在喉,只能擂鼓伴奏舒解心中郁气。

(三)画屏小憩

这是画的第三部分,此处的灯擎是国画中常用的一种借物比兴的手法,这里用带着火苗的灯擎来表达宴会已经延续到了晚上。花屏小憩这部分让宴会和画面都静下来,为后边玉人轻吹做好铺垫。

(四)玉人清吹

筚篥:筚篥是古代管乐器的一种,院子龟兹牧人,在唐代盛行中原,成为宫廷燕乐的主要乐器。筚篥音色深沉,浑厚,古人往往借它表现悲愤激昂的情绪,抒发伤时感事的情怀。

笛子:也是一种管乐器。它是中国音乐代表乐器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笛声清亮悠扬,既可以表现欢快的情绪,又可以抒发思念和哀怨之情。

拍板:一种用于打节拍的乐器,相当于现在的节拍器,也叫檀板。

(五)夜阑余兴

描绘了一副主客揉杂,调笑欢乐的场景,韩熙载却独立其中,与众宾客挥手告别,他挥手的姿势像是在告别,又像是在与谁说不,让人浮想联翩,加之主人公紧促的眉宇和凝重的眼神,更凸显了韩熙载在一派清歌艳舞下陈郁寡欢的复杂心理。我们可以看看韩熙载在整幅画中的眼神都很凝重。

三、结论

一副韩熙载夜宴图,从格式塔图底关系来看,三个音乐的图层表象:南音琵琶阮郎归——清歌软语、王屋山的绿腰舞——软舞健舞、众伎的玉人轻吹——筚篥笛声。加上三个绘画的图层表象:坐于榻上的韩熙载——眼神游离似有所想、纵情击鼓的韩熙载——情绪激昂似想宣泄、独自送别的韩熙载——挥手离场与众不同。表现了韩熙载壮志未酬、千言万语、哀婉叹息的三层情感的底层意义。

作者简介:

郭毅敏,性别-出生年:女(1990-),籍贯到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民族:汉,职称:无  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山水画方向,单位名称: 天津师范大学,单位所在省市: 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天津师范。

猜你喜欢
韩熙载大曲南音
苏统谋与南音(十三)
2021贵州大曲杯“记忆里的味道”征文终评结果(各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韩熙载和他的《夜宴图》
传唱不衰的千年雅乐
浅谈《霓裳羽衣曲》结构特征与艺术特点
狂欢派对中的局
浅析唐代大曲《霓裳羽衣曲》
FATE, PLAY, LOVE
被误读的《韩熙裁夜宴图》
学术观念与文献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