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关联

2020-09-10 02:23:55雷超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50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

雷超超

摘要:国有企业文化改革发展经历40多年,“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文化改革必须以“两个大局”为立足点来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坚定地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所具备的指导作用全面体现出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精神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推进新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繁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价值指引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国有企业;逻辑关联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020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1.1创新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能够为国有企业开展文化建设活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不竭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立足于现代化的具体现实,与现存的社会意识紧密联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国有企业管理者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视程度,与企业文化的实力和发展速度成正比。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不仅对国家的繁荣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有助于企业文化能力的全面提高。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国际国内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如果马克思的主流文化理论能够与企业文化有效结合,势必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总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提高国有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和市场硬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以马克思的文化观为指导。它立足于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促进了马克思的主流文化理论与我国国情的发展相联系,为构建文化观的新境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提供科学的企业文化管理方法

一是提升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的产业竞争力。把发展国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优秀的国有企业文化能够推动国有企业实现产业繁荣。国有企业文化产业化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通过促进文化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物质保障。首先,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型企业人才,是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不违背马克思主体文化理论的核心地位,进入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国有企业开展文化建设活动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广泛支持。在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开展一对一的专业人才培养,从根本上提高人力资本素质,进而为实现国有企业文化发展目标提供智力帮助。其次,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为国有企业文化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中国文化资源丰富,竞争优势也比较突出。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才能保证国有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整体增长。最后,提出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国有企业建设。国有企业新型文化队伍的建设需要以优秀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这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文化产业队伍的素质。

二是促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有许多和谐发展的原则。在多元文化有效协调的基础上,尽快达到和谐共处的发展模式。推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个人精神素质,规范具体行为,在满足多元化利益关系需要的条件下,共同努力打造新型国有企业文化。首先,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核心,进行文化建设

2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2.1 巩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国有企业的认同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主义始终在国内意识系统内占据主流地位,它见证了中国从建国到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不同时代,并且是这些全部时代所共同遵循的宝贵的指导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社会方方面面建设的不竭动力。由浅入深地引导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观的形成,结合实际发展趋势,巩固自身发展地区,同时为国有企业开展文化建设工作指出明确发展方向。

首先,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通过持续创新活动开展,提供更为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提升企业员工对国有企业的认同感,同时增强对国有企业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认同感。其次,有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环节当中。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战略,很多都是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针对国有文化发展提出的哲学理念而得出的结论,从根本角度来看,两者相得益彰,必不可少。

2.2 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国有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能够在国有企业开展文化建设活动阶段内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而国家的文化立场则是一切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以马克思主体文化理论为核心,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工作开展,逐步拉近企业文化与国家优秀文化发展距离,共同为满足文化有机发展内在需求提供强大保障。

首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能够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文化自身发展的魅力。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优秀的时代精神精华来指导国有企业文化发展,能够有针对性地激发其自身的创造力与活力。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应当与先进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同时对国有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发挥一定价值引导作用。进入全新社会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导向,能够实现新时代新型冠状病毒这一特殊时期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和发展,从而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功不可过的促进作用。最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有机结合,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不斷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关键途径。

参考文献

[1]向玉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诠释[J].法制与社会,2018(27):114.

[2]黄力之.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概念[J].上海行政学学报,2007(04):4-11.

[3]张传民.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13(03):19-21.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致力增强“十感” 推动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更“走心”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54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6:20
国有企业改革之路上的“国退民进”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17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