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后, 我们会看鲁迅不一定看金庸

2020-09-10 23:23杨柳
阅读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金庸鲁迅小说

杨柳

鲁迅在今天的时代有点不合时宜、灰头灰脸,《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等名作相继从课本里面被删。武侠作家金庸的作品则开始登堂入室,《雪山飞狐》《天龙八部》等被选入课本。人们不禁有疑问,难道金庸能代替鲁迅?

金庸可以说创造了一个武侠小说的奇迹,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保守估计,金庸小说全球发行量超过了3亿册,有关的电影电视超过100多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阅读神话。

对金庸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登峰造极。王一川在重排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座次时,将金庸排到第4位。红学专家冯其庸说:“在古往今来的小说结构上,金庸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金庸是当代第一流的大小说家”。专门研究金庸的陈墨认为,“金庸的小说与《石头记》(《红楼梦》)同属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小说作品”。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认为金庸小说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胡文辉为严晓星《金庸识小录》作序:“对于伟大的作品,因其内涵的丰富性,总会有不同视界、不同专业的解读。对曹雪芹是如此,对金庸也应是如此。其实论知识和思想水平,相对于各自的时代,曹雪芹又何曾及得上金庸呢?”连曹雪芹都不如金庸了。

冯其庸把金庸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提出了“金庸精神”,在《<金庸研究>叙》中说,“它也象征着金庸精神的胜利,金庸精神的发扬光大”。

对金庸的研究,继“红学”之后,称之为“金学”,除中国大陆之外,有14所大学开设了“金学研究”学科。有人做过统计,所谓的“金学”研究专著不过几十本,而对鲁迅的研究可以说不计其数,可是从来没人说要有“鲁学”。学者王彬彬讽刺所谓“金学”云云,实在是“神魂颠倒,日夜不分后的一种胡说”。

德国汉学家顾彬在接受采访时说,“对我来说,金庸在写作上代表的是一种退步。100年后我们还会看鲁迅,但是不一定还会看金庸。”

顾彬认为:“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就其形式的严谨来说,整个20世纪的中国,几乎无人能够与作者匹敌。”

对于顾彬来讲,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并且代表着“中国的声音”。

顾彬教授在广东汕头大学讲座中认为,金庸绝对不是一位现代作家,金庸作品现代性不足,娱乐性、故事性太强,并且情节雷同,看一部金庸小说就等同于看过他的所有作品。

对金庸的评价历来有两个极端:一个吹在天上,一个踩在脚下。

王朔直截了当地认为:“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可说是四大俗。”

金庸的创作主题一直标榜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可是在王朔看来都是扯淡:“中国旧小说大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以道德的名义杀人,在弘法的幌子下诲淫诲盗,这在金庸的小说中也看得很明显。金庸笔下的侠,与其说是武术家,不如说是罪犯,每一门派即为一伙匪帮。他们为私人恩怨互相仇杀倒也罢了,最不能忍受的是给他们的暴行戴上大帽子,好像私刑杀人这种事也有正义、非正义之分,为了正义哪怕血流成河。金先生大约是纯为娱乐大众写的这类读物,若要你负起教化民众的大任你一定不肯,那又何必往一些角色脸上苦苦贴金?以你笔下那些人的小心眼兒,不扯千秋大义家国之恨,他们也打得起来。可能是我不懂,渴望正义也是大众娱乐的目的之一,但我觉得,扯淡就是扯淡,非要扯出个大原则,最恶心。”

李敖直接认为,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全部都登不了大雅之堂,而且用了“不入流”三个字直接定性,连看都不愿意看,“臭鸡蛋闻一闻便行了,还用得着全吃吗?”

李敖在《“武侠小说”,着镖!》《“三毛式伪善”和“金庸式伪善”》等文章中,质疑和批判了武侠小说以及金庸的价值,“它的格局多是一群妇人、孺子、跛子、瞎子,一些弱者或者有缺陷的人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秘笈或天书一部,然后突然侠身剑骨起来……他的结局多是弱胜强、小胜大、偶然胜长久、变数胜常数的套子,正好适合挫败者的口味,正好满足逃避现实者和弱者的自卑心灵。”它的最大问题在于助长了一种“集体的挫败情绪”。

金庸本人对于武侠小说的地位也不自信,他曾在1969年的一次访谈中说,“武侠小说虽然也有一点点文学的意味,基本上还是娱乐性的读物,最好不要跟正式的文学作品相提并论。”30年后,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国际研究讨论会闭幕式上,金庸也在一片盛赞中发表了演讲,他认为自己的小说“内容平凡,没有多大深刻意义,不值得劳动许多学者先生们来研讨。说到‘金学’,万万不敢当”。

胡适在1959年的一次演讲中说道:“现在有许多报纸都刊武侠小说,许多人也看武侠小说,其实武侠小说实在是最下流的。”旧的武侠小说品位不高、诲淫诲盗、封建糟粕、忠孝节义、滥杀无辜,一直被文学界的人士所鄙视。金庸的贡献在于提高了武侠小说的品位和档次,提高了通俗文学在文坛的地位。

金庸的小说绝不是有人说的文学革命,并没有超越出武侠小说的文学样式、观念和范围,缺乏文学的独创性。鲁迅的小说才是真正的文学革命,茅盾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鲁迅的影响力正如有人所说的,20世纪的中国文坛被鲁迅先生一个伟大的身影所掩盖。

武侠小说就是以消遣娱乐为主,金庸说过:“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可是金庸小说的精神内涵仍然在于儒家伦理的“忠”“孝”“节”“义”,再加以道家、佛家的东西。它并不为读者提供思考的能力,只提供暂时的安慰,意淫天下、做白日梦。要不怎么会有人说它是成年人的童话,也有人说是精神鸦片。王朔言之“金庸能卖,全在于大伙儿活得太累”。

在思想高度和精神内涵上,金庸无法与鲁迅相提并论。鲁迅是一个向旧世界宣战的战士,“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唤醒沉睡者、启蒙麻木者、鼓舞战斗者,去开创第三样时代。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在现代文坛上无人能超越。

鲁迅才是真正的大侠,为国为民的大侠。内山完造说:“我认为,他是在日本古代武士的骨骼上长着中国肌肉的人,同时他又是一个非常卓越的预言家。看着他平常的举止言谈,不知为什么,仿佛给人以日本古代武士的感觉,任何权势和金钱对于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都是没有法子的,他是一个不轻易动感情的人。”

在与池田大作的一次谈话中,金庸这样说:“我以小说作为赚钱与谋生的工具,谈不上有什么崇高的社会目标,既未想到要教育青年,也没有怀抱兴邦报国之志,说来惭愧,一直没有鲁迅先生、巴金先生那样伟大的动机。”

鲁迅是精英文化的标志,金庸是通俗文学的代表,境界不同,各有千秋。

侠之大者,鲁迅;俗之大者,金庸。鲁迅是不可替代的。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金庸鲁迅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金庸仙逝,全球华人追念全球华人追念
金庸:好为人徒
孔乙己
漫画无极
文学小说
阿迅一族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