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娜
摘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新中国成立70年以來,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党始终重视并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七十年的历程让我们有了一些基本经验,其主要体现为: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主导地位;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党的意识形态也面临着新发展。
关键词:意识形态;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引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让我国站在了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随之带来了意识形态的斗争,这对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是极其不利的。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进行审视,这对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接下来,我们将对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进行回顾和梳理。
(一)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奠基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定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强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大力宣传思政教育,强调思政工作的重要性,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影响着我们。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工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根据中国国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注重宣传,重视思政教育工作,奠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扎实基础,这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思想的三个要点。
(二)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基本路线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步走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四项基本原则等理论,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创新。
(三)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丰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加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面临的新挑战,并给予解决对策。
(四)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领导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且,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积极引领社会风尚。
(五)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为领导的党中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领导权,管理权。并且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思想,使党的意识形态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习近平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我们要坚持四个自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党的意识形态方向的保证
我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一直在维护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让其得到发展和升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党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毫不动摇,这不仅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且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取向
党的宗旨是以人民为中心,所以,我们要了解人民的需求,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保障
坚持马克思主义,要根据中国国情,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成果。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审视
(一)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实现的新发展
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内核,我们必须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政治建设,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党的意识形态所处的新环境
由于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确立,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网络环境,全球化,市场经济交错的机遇和挑战。
(三)党的意识形态面临的新挑战
面对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我党的意识形态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外部方面,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资本主义文化渗透;在内部方面,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四)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探索
面临着新发展,新环境,新挑战,我党对意识形态也做出了新探索。其重点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有理说不清,说了传不响”的现象仍然存在,第二,要坚决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利益,意识形态解决的不仅仅是思想观念的问题,还有人民利益的问题,只有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人民的诉求得到回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王跃鹏.新中国成立初期天津离婚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8.
[2]孟祥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王建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1949-1956)[D].中共中央党校,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