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成 秦泗烈 于艳红 王凯
摘要:本文分析了螺旋弹簧在独立悬架中的作用,以目标设定和优化模型设计为基础,建立理论设计方程,通过反求工程,验证理论设计的可行性,在文中对仿真设计分析的先进方法进行了一定意义的探索,为独立悬架中的螺旋弹簧设计提供了可行性的设计方法,对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关键词:弹簧;刚度;仿真;稳定性
0 引言
螺旋弹簧是独立悬架中常用的弹性元件,它有承载、缓和冲击和振动、导向等作用。在材料特点上,有利用率高、结构紧凑、质量小的优点;在弹性特性上,有易获得非线性悬架特性、利于改善平顺性的特点,故,在悬架中被广泛应用。
螺旋弹簧型式多为压缩式,其设计的关键指标包含结构尺寸、刚度、稳定性等。在很多文献中都是孤立的分析螺旋弹簧,未在一个系统中设定目标、设计和匹配,使得优化设计方法具有局限性。为此,以零部件服务于系统性能为设定目标的基准,研究以系统为概念的目标设定方法和设计方法,用反求工程验证符合性,为独立悬架的弹性元件设计及匹配,提供一种方法。
1 设定目标及建立优化设计模型
1.1 悬架系统对螺旋弹簧的要求
结构尺寸要求,在车轮冲击极限时,弹簧不并圈,行程合适。
性能要求,弹簧的刚度符合承载,固有频率满足整车解耦目标,弹簧压缩时不能失稳。
1.2 确定设计变量及建立目标函数
螺旋弹簧的簧丝直径、中经、圈数是影响弹簧刚度、固有频率、支撑系数的重要变量参数,因此,将三者设定为变量参数。
2 理论设计及反求工程设计
以某乘用车前独立悬架的螺旋弹簧为对象,作设计匹配,并反求验证,探讨设计方法。
前悬架质量参数:空载单侧悬挂质量mr0,389kg;满载单侧悬挂质量mra,527kg;动载系数nC,2.2。
前悬架结构参数:位移传递比iS,1.53;力传递比iF,0.65;刚度传递iC,0.43;强迫振动频fQ,4Hz;静挠度与轮胎上跳总行程260mm。
弹簧已知参数:中经D,90mm;材料60Si2MnA;剪切弹性模量G,79000N/mm2;许用切应力[τ],1256N/mm2;许用切应力安全系Kτ,1.2。
目标要求:悬架振动频率f≤1.85Hz,悬架总行程S≤260mm,刚度满足车辆冲击要求。
2.1 理论设计分析
2.1.1 悬架质量参数
依据悬架参数,求单侧螺旋弹簧受力。
弹簧两端并紧且不磨平时支撑圈数为2,则总圈数n0为10。
2.1.3 弹簧性能参数
与弹簧承载、行程有关的重要参数是刚度和负荷下的变形量。
悬架中,弹簧的自由高度包括并圈高度Le,并圈安全间隙?驻sn,预压变形?驻sy,铁碰铁限位间隙?驻st,最大变形量?驻sj。可由下述公式确定。
安全间隙取10mm,预压变形取10mm,限位间隙取10mm。
则:L0=364.7mm,自由高度取365mm。
2.2 反求工程验证
依据确定的弹簧参数、悬架参数,反向验证弹簧的安全性、弹簧的稳定性、悬架的承载能力、悬架的平顺性。
2.2.1 反求验证弹簧参数
评价弹簧性能的有安全性和稳定性参数。
2.2.1.1 安全性参数
一定负荷下,剪切应力τx:
负荷下的剪切安全系数Kτ,可由式(4)求得。Kτ=1.3>1.2,符合要求。
2.2.1.2 稳定性参数
评价稳定性的参数有旋绕比ω、高径比λ、固有频率fe。
旋绕比ω,为使弹簧稳定,不致过软、颤动,ω值不能太大,参照GB/T23935,直径为7~16时,4<ω≤8。
高径比λ,弹簧支撑型式有5种,该悬架采用两端固定并导向型式,要求λ<4.2。
则:λ=4.05,符合两端固定并导向的支承系数要求。
固有强迫振动比,为防止共振,强迫振动频率与固有振动频率的比值应大于10。
弹簧固有频率fe
2.2.2 反求验证前悬架参数
在悬架系统中,验证弹簧参数是否符合目标要求。
2.2.2.1 悬架刚度
悬架刚度C能综合反映承载能力
2.2.2.2 悬架偏频
则,空载偏频为1.76Hz,满载偏频为1.51Hz,符合目标要求。
2.2.2.3 轮胎跳动空间
验证满载冲击时,轮胎跳动空间。由式(8),可求悬架的最大变形量,?驻=240mm。
轮胎最大跳动时,轮胎与轮眉间隙为
3 仿真分析
利用数字模型及仿真分析软件,对弹簧作静力学分析,获得应力及位移云图,如图1。
也可对悬架系统作垂直载荷、刚度变化仿真,获得车轮上下跳动时两者变化曲线,如图2。
由优化结果确定弹簧参数,D=90mm,d=16mm,圈数为10,自由高为365mm。
4 结论
本文用设定目标方法,建立优化模型,以理论设计匹配,通过反求验证弹簧的性能、悬架系统的部分性能,证明以目标设计为导向,理论设计及反求验证为重要设计方法,是可行的。文章也对仿真分析做了初步的探讨。但是,本文仅以前独立悬架设定目标,未从整车目标进行分解,也未对仿真设计分析的先进方法做深入的研究,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局限性,后续会对整车目标分解及仿真设计分析做一定意义的研究和探索,为独立悬架及弹簧设计提供更有意义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英会.弹簧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佟家慧,等.悬架用大载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
[3]侯顺强,等.螺旋圆柱压缩弹簧优化设计[J].煤矿机械,2006,02.
[4]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7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杜文锁.圆柱螺旋壓缩弹簧的IFAHP优化设计[J].世界有色金属,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