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艳 邓洁文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深入发展与广泛运用,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高校学生党建教育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一环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三型”目标为向导,同时紧跟互联网发展步伐,运用互联网思维驱动“三型”高校学生党建教育模式的构建。互联网思维中的多元思维、用户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内涵、理念、资源、平台、工具相契合,这为互联网思维驱动“三型”高校学生党建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依据。互联网思维有助于学习型学生党建教育内涵的丰富、服务型学生党建教育理念的优化和创新型学生党建教育载体的完善,进而可驱动“三型”高校学生党建教育模式的构建,其构建路径具体包括内涵多元化的学习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构建路径、理念人本化的服务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构建路径以及载体科学化的创新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构建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教育;互联网思维;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
一、研究缘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广泛运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推促着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组织等从技术到思维进行全面创新,促使其不仅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工作环节或工作方式,而且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所谓互联网思维,是指借鉴互联网的规则、理念和精神进行思考创新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迭代思维等[1]。 在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首次提出互联网思维后,互联网思维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这表明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领导干部应主动发挥互联网思维对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作用。而互联网思维也给党建工作理念多维格局注入了新元素,并催生党建工作理念新格局的形成,[2]党务工作者应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各高校的基层党组织纷纷以“三型”目标为向导,积极建设“三型”党组织并努力优化学生党建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而高校学生党建教育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一环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以“三型”目标为向导,创新高校学生党建教育模式;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教育也应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步伐,运用互联网思维驱动高校学生党建教育内涵的丰富、理念的优化和载体的完善,从而驱动“三型”高校学生党建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而助推“三型”高校党组织的建设、助力“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互联网思维驱动“三型”高校学生党建教育模式构建的分析框架
互联网思维中的多元思维、用户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内涵、理念、资源、平台、工具相契合,这为互联网思维驱动“三型”高校学生党建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依据。互联网思维可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内涵侧、理念侧、载体侧切入,驱动学习型学生党建教育内涵的丰富、服务型学生党建教育理念的优化、创新型学生党建教育载体的完善。
(一)内涵侧:多元学习型学生党建教育
由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存在多元化的需求,高校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应丰富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内涵,提供更多元的高校学生党建教育。互联网思维中的多元思维主张多维地思考物质的内涵,并追求表达主体、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多元化。高校学生党建教育对多元化教育内涵的需求与多元思维对多维化内涵的供给相契合,共同着眼于多元思想的追求与回应。因此,多元思维可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内涵侧切入,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多维地思考学生党建教育的内涵,并面向党务工作者、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等多元教育对象,采用多元的教育方式传授多元的教育内容,从而驱动内涵多元化的学习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的构建。
(二)理念侧:人本服务型学生党建教育
高校学生党建教育应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学生党建工作理念,同时也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有教育理念人本化的内在要求。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重视对“目标用户是谁”、“目标用户要什么”以及“怎样满足目标用户需求”三个问题的回答 [3],并强调将人的主体地位最大化地凸显出来。高校学生党建教育对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坚守与用户思维对用户至上价值的秉持相契合,共同着眼于使用者的需求與福利。因此,用户思维可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理念侧切入,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更以学生为本来优化学生党建教育理念,从而驱动理念人本化的服务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的构建。
(三)载体侧:科学创新型学生党建教育
为丰富学生党建教育的内容,学生党建教育工作存在着整合党建教育资源的需求。跨界思维主张跨越系统层级、组织、学科类别与专业领域的界限,对资源进行垂直整合、横向整合和跨学科整合,这有助于使党建教育资源得以开发、运用与共享。跨界思维能很好地回应整合学生党建教育资源的需求。因此,跨界思维可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资源侧切入,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拓宽学生党建教育资源的来源路径,并对学生党建教育资源进行垂直的、横向的、跨学科的整合,从而驱动学生党建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
基于党建领域主体间平等互动的关系,学生党建教育工作存在着优化各主体平等互动平台的需求。社会化思维主张各主体基于平等关系进行友好的对话与交流,这有助于理顺党建领域主体间的关系、优化各主体平等互动的平台。社会化思维能很好地回应优化学生党建教育平台的需求。因此,社会化思维可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平台侧切入,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平等地看待党建领域主体间的关系,并联合学生党建教育对象共建共享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从而驱动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运行过程的优化。
大数据时代对学生党建教育决策的精准性、学生党建教育信息管理的系统性以及学生党建教育考核的实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数据思维关注海量数据隐藏下巨大的数据价值,重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并注重对未来情况的预判,这有助于提升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大数据思维能很好地回应学生党建教育工具精准化、系统化以及实时化的需求。因此,大数据思维可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工具侧切入,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充分认识数据的价值,并对各方党建教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挖掘与预判,从而驱动学生党建教育工具高效化。
高校学生党建教育对教育资源、教育平台、教育工具等教育载体创新和发展的需求与互联网思维追求创新的特征相契合,共同着眼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载体的完善与巩固。因此,互联网思维中的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可共同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载体侧切入,驱动学生党建教育资源的整合、学生党建教育平台的优化、学生党建教育工具的更新,从而驱动载体科学化的创新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的构建。
三、互联网思维驱动“三型”高校学生党建教育模式构建的路径
(一)互联网思维驱动内涵多元化的学习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构建路径
丰富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内涵需要把握好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这三个发力点。互联网思维中的多元思维可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内涵侧切入,驱动教育对象多元化、教育内容多元化、教育方式多元化,从而驱动内涵多元化的学习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的构建。具体而言,一是多元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对象多元化。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介入学生党建教育领域,学生党建教育对党务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务工作者是否具备网络教学、网络分析和网络回应等能力关乎“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党建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积极更新党务工作者的知识体系,培养一支既熟悉高校学生党建教育规律,又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党务工作队伍尤为重要。而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党建教育把教育对象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申请人上,对党务工作者进行的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仍不够系统,这导致了部分党务工作者在繁杂的教学材料和复杂的网络教学技术面前束手无策,从而降低了学生党建教育工作的效能。多元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多维地思考学生党建教育对象的内涵,并将教育对象的关注点也投放到以往较少受到关注的党务工作者身上,从而驱动学生党建教育对象多元化的有效实现。二是多元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内容多元化。当前,互联网平台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的新天地,各种思想可在网络上交锋。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规范教育和网络法制知识教育,进而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尤为重要。[4]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党的理论、党章、党史国史等方面的知识,较少涉及网络道德修养规范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这说明当前学生党建教育的内容仍待进一步丰富。多元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全方位思考学生党建教育内容的内涵,并将教育内容的关注点也投放到以往较少受到关注的网络道德修养规范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上,从而驱动学生党建教育内容多元化的全面深入。三是多元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方式多元化。不同的学生个体因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对党建教育方式的需求亦不尽相同。因此,学生党建教育的方式应是多元的。而当前的学生党建教育多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等相对单一的方式,这可能会降低学生党建教育吸引力、弱化学生党建教育效果。多元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全方位思考学生党建教育方式的内涵,并采用多元的教育方式以丰富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从而驱动学生党建教育方式多元化的立体呈现。
(二)互联网思维驱动理念人本化的服务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构建路径
优化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理念需要把握好教育对象的服务意识和教育对象的需求这两个发力点。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可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理念侧切入,驱动教育对象服务意识的提高、符合教育对象需求的党建教育路径的生成,从而驱动理念人本化的服务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的构建。具体而言,一是用户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对象服务意识的提高。学生党建教育对象包括党务工作者、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申请人。一方面,当前部分党务工作者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较少关注学生党建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学习体验和学习反馈。用户思维可驱使党务工作者更多地以学生党建教育对象为中心,并关注学生党建教育对象的需求,进而提供更人性化的教育服务,如在进行学生党建教育形式调整优化时,党务工作者可充分收集学生党建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听取其意见与建议,提供接受度高且具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在進行学生党建教育考核时,党务工作者能客观公正,主动公开考核过程与结果,提供公正的教育考核。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党建教育对象则以完成学习任务为主,较少为党支部与学生群众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用户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对象更多地以党组织、学生群众为中心,并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如学生党建教育对象积极融入党组织生活,认真完成党组织交代的任务,为党组织作贡献;学生党建教育对象积极回应学生群众的合理需求,为其答疑解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作表率。二是用户思维驱动符合学生党建教育对象需求的党建教育路径的生成。一方面,用户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充分考虑并满足党务工作者的合理需求,即组织、管理学生党建教育以及了解学生党建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等,并开设党建教育决策、教学信息发布、学习考核与监督、党务信息管理等工作板块,为党务工作者提供收集学生党建教育对象相关学习数据和反馈信息的渠道,进而助推精准化学生党建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用户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充分考虑并满足学生党建教育对象的合理需求,即表达学习需求、交流与分享学习心得等,并开设学习需求与意见反馈、线上讨论等工作板块,为学生党建教育对象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党建教育。
(三)互联网思维驱动载体科学化的创新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构建路径
完善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载体需要把握好教育资源、教育平台和教育工具这三个发力点。互联网思维中的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可共同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载体侧切入,驱动高校学生党建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的共建共享、学生党建教育工具的科学高效,从而驱动科学创新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的构建。
1.跨界思维驱动高校学生党建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
跨界思维作为一种跨越界限、去边界化的思维,有助于资源的跨界整合。互联网思维中的跨界思维可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资源侧切入,驱动层级资源的垂直整合、组织资源的横向整合、资源的跨学科整合,从而驱动高校学生党建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具体而言,一是跨界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层级资源的垂直整合。跨界思維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整合全国各地区各级党建教育网站,从而驱动学生党建教育资源的垂直整合与统筹管理。二是跨界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组织资源的横向整合。由于当前大部分高校主要以学院为单位开展学生党建教育,学生党建教育资源共享圈较小、来源较为单一。跨界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整合各高校间、各学院间、各部门间的学生党建教育资源,从而驱动党建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三是跨界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资源的跨学科整合。目前,学生党建教育的资源比较集中在党章党史、党的理论等方面,较少涉及其他学科、专业领域。跨界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跨越学科类别与专业领域的界限,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多门学科、专业的知识内容。通过接通各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的系统,不同学院的党支部可提供本学院专业领域的知识内容,如经济学院党支部可提供关于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内容,体育学院党支部可提供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内容,法学院党支部可提供法纪、网络法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内容,旅游学院党支部可提供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内容等,从而驱动系统全面的学生党建教育资源库的建立。
2.社会化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的共建共享
社会化思维是指“组织利用社会化工具、社会化媒体和社会化网络,重塑企业和用户的沟通关系,以及组织管理和商业运作模式的思维方式。” [5]互联网思维中的社会化思维可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平台侧切入,驱动网络平台与用户间的平等互动、网络平台用户间的沟通分享、网络平台间的交流共享,从而驱动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的共建共享。具体而言,一是社会化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与用户间的平等互动。由于部分传统的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缺乏便捷的互动渠道,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与用户间较少对话与互动。社会化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平等看待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与用户间的关系,并开设“线上提问”、“学习需求与意见反馈”网络端口,为用户提供咨询、表达学习需求、反馈学习意见与建议等渠道。二是社会化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用户间的沟通分享。社会化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关注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用户间沟通互动的关系,并开设“线上讨论”网络端口,为用户提供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体验与探讨学习问题的渠道,从而提升用户对党建教育活动的参与感、体验感。三是社会化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间的交流共享。社会化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关注学生党建教育网络平台间平等交流的关系,并开设“线上论坛”网络端口,提供党支部间交流教育经验、举办联合活动与共享学生党建教育资源的渠道。
3.大数据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工具的科学高效
大数据思维充分重视数据的价值,并注重利用大数据为精准决策、系统管理、实时考核等提供依据,最终通过数据处理创造价值。互联网思维中的大数据思维可从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工具侧切入,驱动教育决策工具更科学、教育信息管理工具更科学、教育考核工具更科学,从而驱动学生党建教育工具的科学高效。具体而言,一是大数据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决策工具更科学。由于社会变迁日益加快,过去更多依赖于经验作出学生党建教育决策的方法可能已不足以满足当前学生党建教育决策精准化的需求。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学生党建教育对象数量的增加,大量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若不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数据本身并不能彰显其应有的价值。大数据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充分理解、重视数据的价值,并在收集教育对象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与挖掘,有效地预测学生党建教育对象的学习行为和学习需求,进而科学地作出满足学生党建教育对象需求的教育决策。二是大数据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信息管理工具更科学。由于教育对象数量日益增加、个人信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过去更多地以纸质档案管理的方法可能已不足以满足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党建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化的需求。大数据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定时收集教育对象的个人基本资料、科研情况、所获荣誉情况与学习汇报等信息,形成个人学习信息数据库。这便于学生党建教育主体直接更新、随时调取教育对象的信息,增强学生党建教育信息管理的系统性。三是大数据思维驱动学生党建教育考核工具更科学。过去更多地对学生党建教育对象进行相对静态的考核方式可能已不足以满足当前学生党建教育考核实时化的需求。大数据思维可驱使学生党建教育主体及时捕捉学生党建教育对象相关学习数据,并对照学习考核标准分析教育对象有待提升的方面,及时予以提醒并进行追踪考核。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党建教育对象认识自己与模范党员之间的差距,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时刻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潘中祥.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路径转型[J].高教探索,2019(02):35-39.
[2]孙林.互联网思维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机制[J].理论视野,2017(03):64-67.
[3][5]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36-37,133.
[4]陈荣明.网络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高教,2018(12):113-115.
责任编辑 韩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