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之配网接线技术分析构建

2020-09-10 14:53杨旭林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构建

杨旭林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国家对电网进行了改革,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主要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县的发展和电力消费的增加。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施对局域网络的负荷波动、电压不稳定和功率因数恶化的负面影响,限制了用电量和发电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而找到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接线技术;构建

网络时代推动了配电网自动化的进程,配网接线技术是配电网自动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配网典型的接线方式、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网架设计原则和网架测算的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配电网的改造工程的建议,希望可以为配电网自动化工程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全面完善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保障用户的用电质量。

一、配电网的几种典型接线方式

(一)架空线方式

双电源环网方案是城市配电网建设的优选方案。双电源环网方案的主要优点是应用范围广,而且用简单的结构表明即可。也就是说,这种方案不仅增强了用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还可以减少配电网建造时所需要的投资。然而,这个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是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负荷转移能力较弱,对其改进的方案就是选择双电源三开关四分段环网设置。双电源三开关四分段环网设置中包括三个联络开关和2个电源对负载进行供电。除此之外,设计环网路方案时会选择2个双电源环网,这两个双电源环网通过一条联络线路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了4个电源一起给配电网进行供电的形式,使配电网的供电灵活性大大提高。双电源三开关四分段环网设置明显改进了双电源环网的运行方式,即使是供电可靠性标准较高的地方也可以得到满足。

除了双电源环网方案,也可以选择三电源T接方案。三电源T接方案选用了三个电源进行相互之间的供电,提高了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在标准要求高的区域应用比较合适,同时,运行方式对经济运行的依赖程度并不高。三电源T接方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实施情况就是,首先将两个电源相互连接,然后把3个开关的前2个开关直接连接起来并且连接到第3个电源上,其中,2个开关连接在第3个电源,这样就形成了三电源T接方案。多分段多联络方案也是可以选择的方案之一。多分段多联络方案就是选择4个电源,应用1个开关,1条线的连接方式,4个电源之间用3条线连接起来,相互之间的供电能力大大增强,经济性也比较好,但是这种方案结构比较复杂。

(二)电缆

本方案适用于电站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使用FTU作为电源终端。城市建设将继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资金的使用和执行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网的结构,因此,电缆接线方式将在大多数情况下被选择;封闭模式和开放模式适用于城市强线路的电荷分布。该方案的局限性在于结构相对复杂,性能相对较差。

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配电基础技术提高供电可靠性

调查表明,电力短缺和供电限制是我国电网的主要现象。为了满足正常用电需求,有必要改变供电方式,以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数据采集是自动化技术全面应用的必要条件。在这个阶段,由于配电线路数量较多,且各配电线路之间的负荷和功能存在差异,有必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详细的收集,以便工作人员能够熟悉配电线路的应用。(2)数据系统的完善。更新、有效、完整的数据保证了自动化技术的更好应用。因此,尽快发现问题,准确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自动化技术的可靠运行。

(二)重视配电网的改造工程,使配电网的建设更加完善

配电网的改造工程对整个配电网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应该以提高居民的用电质量为目的,把改造配电网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完善配电网建设的最主要保证就是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支持,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在配电网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供电部门在配电网改造过程中应该仔细研究当地配电网的具体情况,了解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做好配电网的改造工作。在对配电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配电网的每一个设备都必须进行完善,以获得较好的配电网结构,利用投入的资金购入比较先进的设备同时积极引进比较前沿的配电网方面的技术,推动配电网自动化工程的进一步优化。另外,改善通信光纤的质量,使之更好地进行输电工作。还有就是实时巡查计量装置的使用情况,确保其符合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标准。

(三)技术措施

第一,接线采取环网的连接方式。控制载流量,如果超过可以承受的范围,应利用科学手段实现分流处置,从而保证线路安全运行。此外,在正常运行路线时,需要科学规划与设计线路,从而限制流量。第二,综合考虑供电的可靠性。为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合理应用环网连接技术,如此避免发生电磁环网的问题。在运行中,应根据原则循序渐进的实行供电。第三,将多个开关设置在线路上,如此可以缩小维修、排查的范围。

(四)为配电网提供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硬件支持系统

在进行配电网的硬件支持系统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配电网的用电管理修复系统。有关部门应该重点进行配电网的用电管理修复系统建设。在进行配电网的监控与管理时,要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系统的优势,提高监测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及时发现并处理配电网运行时出现的故障。当发生故障时,监管系统可以马上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消息,避免造成意外事故,给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此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配电网数据的准确无误性,让配电网的运行更加高效。二是市场预测的硬件系统。建立市场预测的硬件系统,可以把数据按照需要进行收集,然后深入分析数据的环比和同比增长趋势,推算出接下来用户所需电量的大概走向、最大最小所需电量所在的时间段和供电量日后的变化情况,尽量满足用户各个时期的用电量。

(五)加强配电网OBD技术,保障供电

通过改进配电网自诊断技术,可以提高供电效率,進一步缩短故障检测和维护时间。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远程传输技术和信息分发的方式传输数据,从而准确了解和记录默认问题,并快速修复和改进,保证供电的正常运行。在无人工操作的情况下,通过监测配电系统的自我诊断技术,从根本上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三、结论

网络时代推动了配电网自动化的进程,配网接线技术是配电网自动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配网典型的接线方式、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网架设计原则和网架测算的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配电网的改造工程的建议,希望可以为配电网自动化工程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全面完善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保障用户的用电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宗琮,王安平.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中的典型误区与对策[J].电气自动化,2019(1):86-88+93.

[2]王良.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44(20):12-16.

[3]曲锐.浅析传统配电网自动化面临的主要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22):148.

猜你喜欢
配电网自动化构建
论10kv配电网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基于Tabu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研究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基于启发式规则与和声搜索的配电网重构算法
10kV配电网现状及智能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