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鑫鑫
摘要:漆艺的故乡在中国。距今至少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漆器。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中国漆艺至汉代步入辉煌巅峰。本文将着力探究中国传统漆艺的本质艺术语言中色彩的深厚寓意,借此探索现代漆画与传统漆艺更深层次的艺术融合。文章以红黑审美象征由来进行开篇,分析红黑色调本身所代表的内涵与象征意义,由此引申出色彩表现的形式美感,主要围绕幽静之美、古拙之美、凝重之美三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红与黑;意境;漆性本质
漆画色彩在现代漆画中创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艺术家情感的表达精神的升华,承载着时代的旋律和印记。现代漆画是从传统漆艺当中脱离出来从而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画种,现代漆画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十分迅速。漆画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风格的装饰性色彩,但总体上中国传统漆画仍以黑、红、金为主要的装饰性色彩。
一、红与黑审美象征的文化由来
漆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至7000余年以前,考古挖掘发现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三文化层出土的一件朱漆木碗,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原始先民们在长期的用漆过程中,发现使用大漆修饰过的器物外表既美观又坚固,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随后大漆被广泛使用于家具、车马,建筑等,久而久之,也便具有了装饰意味和审美价值。“红与黑”是在漆画众多艺术语言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语言。 漆画色彩以红、黑二色为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大漆材质特性来看,黑漆、朱漆最具天然易得性和稳定性,且质感、色彩具佳。这也是传统漆艺一直以红、黑为主体色彩的重要原因之一。天然大漆刚流淌出来时为乳白色,接触空气氧化后色彩由浅入深,最终呈现为黑褐色,这是大漆的特性,正所谓“漆不言色者皆黑”。黑,是漆的本质,所以我国的形容词里有“漆黑”一词,用以形容黑的极致;朱漆是由不会与大漆发生化学反应的银朱或朱砂调配而成,其颜料材质易得,调配后色彩典雅、艳丽且稳定持久。除了黑漆、朱漆外,其余色彩固然也可调配彩漆,但色彩稳定性较之这两者相差很多。
其二,从传统漆艺表现形式来看,朱漆和黑漆是最常见的漆艺颜色。我们从不同时期、不同朝代出土漆器中都可以发现红、黑色彩运用最普遍,单一红、单一黑或红、黑对比搭配都是传统漆艺常用的色彩表现形式。后期随着工艺技术发展,漆艺色彩逐渐丰富,制作出了各种颜色和艺术效果的色漆,但红、黑色彩居多。因此,黑漆和朱漆是色彩最稳定、最纯正的两种色漆。
其三,从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观来看,中国自古就崇尚红、黑二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国人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色彩观等。所谓浑厚是因为漆的制作过程所决定的,大部分的色漆并不是一遍髹涂而成,而是经过数十遍甚至几十遍的反复髹涂、研磨、抛光而成,因此才能够形成其质地肥厚,形色浑厚的审美效果。黑漆是在所有色漆中最为稳定的一种色漆,不因温度,水分而发生色泽上的变化。表现为一种沉寂,幽深的美感,如同中国画中的留白一样,黑色在漆画中同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画面的布局以及形式美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红与黑形式美的体现
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都是直接由形式引起的。红与黑这一重要的漆画艺术语言,那温暖亲切、张而不扬、艳而不俗、醇厚质朴的视觉感受,迎合现代人在心理上和情感上的需求,加之千百年来的东方思想精神文化和性格特征对红黑色彩寄予了深厚而高贵的身份地位,红黑色彩承载由古至今人们浓烈的情感,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幽静之美、古拙之美、凝重之美。
(一)幽静之美
“红与黑”是在漆画众多艺术语言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语言。漆画中“黑天黑水”、“朱天朱水”的色彩表现方式也被认为是自然合理的,这两种漆色彩的美感魅力是其他色彩所无法替代的,红、黑二色就像是漆画的灵魂,是漆畫独有的特征,红似血,黑似墨,这样的形容仿佛为漆这样一个传承极久的工艺更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漆画中大面积的留黑仿佛与中国画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中国画讲究画面计白当黑的意境美,而在漆画中则恰恰相反,画面中的留黑则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一种悠远、意味深长的空灵之美,仿佛黑暗中的一双摄人魂魄的双眼,让人忍不住想要探寻在这幽深的墨色之下的无穷奥秘。例如黄山先生《水仙》系列的漆画中,画面正中是大片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水仙,而画面背景则采用了大面积的红黑色调平铺,这里的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而是天然漆在经过多次髹涂以后色调叠加所形成的一种红黑,红色若隐若现与黑色之中,相映成趣。
(二)古拙之美
天然也就是物体本质之美,漆自从出现在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便带有它与生自来的色彩,原始人类自漆树中割取漆液,得到的漆便是一种天然的红棕色,这是漆的本质色彩,经过与氧气的充分接触,最终呈现出黑色,色泽幽深醇厚。只用黑、红二色而不加修饰也能够给人一种质朴、古拙的效果。在生漆中加入银珠或者朱砂便形成红色漆,这种红不骄不躁,不会过分艳丽也不会过于低沉。陈为民《柿柿如意》系列漆画采用蛋壳镶嵌与漆粉相结合的方法,画面布局纷繁,蛋壳镶嵌处为天,蛋壳未及处则为柿子树干,造型自然美观,树干铿锵有力,红色漆粉所及之处则为柿子,画面中仅有红、黑、白三色,却给人以古拙质朴与自然之美感。
(三)凝重之美
如果说古希腊陶器通身洋溢着自然和谐与青春之美,那么中国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商周时代凝重凌厉的青铜重器,几乎在同一时期同样的奴隶制度下,在造物上的巨大差异其根由无外乎三点:其一、文化根基的不同,其二、对于自然崇拜的情感不同,其三、当时的政治制度的影响。中国古代由原始氏族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制封建社会,奴隶主的巨大权力以及对于神的崇拜使得当时的社会处于一种巨大的压力之下,精神上的压迫导致在造物上的风格差异。服务于贵族阶层的漆器自然成为阶级的象征,因此具有非常显著的凝重之美,在形式美上体现为一种对称、均衡的庄严之感。
中国漆画艺术传承数千年,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大漆“很东方”,漆画“很中国”,红与黑的色彩代表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汉文化,它是植根于国人骨血中的色彩,漆画植根于汉文化,发扬于汉文化,在现当代漆画与西方艺术的碰撞与交融中,更应该保留这一份文化血脉,传承这一份独有的色彩,不断探索传统漆艺与现代漆画的交融与创新,契合当下艺术创作发展的趋势进而推陈出新,并启发漆画创作者大胆的探索漆画媒材在综合艺术实践中的多样化特点和众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李亚丽.从传统漆艺看现代漆画艺术的新发展.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01):92-95
[2]武九华;孟梅林.传统大漆色彩在漆画中的应用研究——以青藏高原为例.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年(01):39-41
[3]刘勇.当代漆画艺术语言特征论析.中国生漆.2019年(04):36-38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