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宾 李翠莲 和兴典
【摘要】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大量食用肥甘油腻、酒肉之品,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增加,且越来越年轻化,故临床中需要一种能快速缓解疼痛且副作用小易于操作的疗法。方法:对5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予加味四妙散配合双黄连口服液封包患处关节治疗。结果:此法能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小,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易于推广。结论:加味四妙散配合双黄连口服液封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迅速,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封包治疗
中途分类号:R28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诱因是食用高嘌呤食物或饮酒、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后导致血尿酸急性升高,尿酸钠盐结晶刺激关节滑膜引起炎症,导致病变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难忍,病变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受限等一系列症状。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受累关节剧痛,首发关节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踝、膝等关节,可持续3-11天;2017年以来,用加味四妙散配合双黄连口服液封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5例,经1-2次封包治疗患者关节疼痛能得到很大缓解,临床疗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
2017年7月—2019年3月用此法共治疗患者50例,第一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男 例,女 例;年龄 岁— 岁,平均 岁,平均起病时间1-5天。患者以青年男性居多,常因饮酒、食用火锅、高汤、海鲜等原因引起,主要症状为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甚至膝关节、肘关节出现皮肤发红、关节肿胀、肤温高、病变关节疼痛剧烈难忍,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受限,部分患者行走困难,甚至出现低热症状;其中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病变32例,膝关节病变8例,肘关节病变2例,多关节病变8例。常规行肝肾功能检查排除肝肾功能损伤,血尿酸500mmol/l以上患者34例,血尿酸500mmol/l以下患者16例;X线检查排除骨折、骨结核、骨肿瘤等骨性病变。
1.1治疗方法:选用药物:①加减四妙散;药物组成:黄柏500g苍术500g淮牛膝500g薏苡仁500g石膏1000g冰片200g薄荷100g土茯苓500g 法夏100g天冬200g竹叶100g防己100g紫花地丁200g蒲公英200g豨签草100g大青叶100g五加皮500g延胡索200g威灵仙500g秦艽500g将以上诸药磨成粉均匀搅拌后备用。②选用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双黄连口服液,国药准字Z41022325;操作方法:根据病变关节大小取适量药粉用双黄连口服液调匀后均匀拓按于纱布上,在病变关节行封包治疗,要求药物能包裹病变关节90%以上。每日治疗1次。治疗结束后嘱患者休息,尽量避免运动,多饮水,每天2000ml以上,低嘌呤饮食。
2、结果
疗效标准[3] 显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
有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减轻,关节活动改善
无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与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
经1次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经2-3次治疗后显效23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
病例:患者,男,26岁,农民,于2018年10月31日就诊。主诉:左膝肿痛2天。现病史:患者诉2天前饮啤酒后出现左膝关节肿痛难忍,呈啄痛、烧痛,持续性发作,屈伸受限,肤温高,行走时痛甚,步态跛行;查体:左膝:髌骨下肿胀,髌骨周围压痛明显,肤温高,肤色红,曲屈受限,浮髌试验阳性;舌暗红,苔黄腻,脉细数。UA501mmol/l;诊断:中医诊断:痛风病-湿热痹阻证。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治疗:1.予加减四妙散配合双黄连口服液左膝患处封包治疗1次,并告知患者若觉封包藥物干燥继续予双黄连口服液外涂使封包完全浸湿;2.予依托考昔片 1粒 PO SOS;3.嘱患者加强休息,避免行走,每日饮水2L以上,避免食用含嘌呤食物;患者次日复诊诉昨晚夜间左膝疼痛已减轻,疼痛能忍受,并未服用止痛药,今晨起床肿痛大部分消失,已能行走;查体:左膝:髌骨下轻度肿胀,髌骨周围轻压痛,肤温稍高,肤色微红,曲屈稍受限,浮髌试验弱阳性;继续予原法治疗1次后患者诉疼痛消失,左膝活动基本正常。3诊复查尿酸471mmol/l,嘱患者口服苯溴马隆片、别嘌醇片控制尿酸治疗;3月后电话回访诉疼痛偶有复发,但能忍受,外敷双黄连口服液或服用止痛药则缓解。
3、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痛风、历节”范畴,顾名思义疼痛如风,起病快速,疼痛剧烈;《外台秘要》谓其“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也,人五脏六腑井荥输,皆出于手足指,故此毒从内而生,攻于手足也。”病机多为湿热痰浊痹阻经络,不通则痛。治法应当以清热除湿,利关节止痹痛为主,使病人疼痛快速缓解。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中医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较之西药患者更易于接受。
加味四妙散以四妙散为主药清热燥湿,再加石膏、冰片清热止痛,竹叶、蒲公英、连翘、金银花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土茯苓、豨签草、五加皮、延胡索、威灵仙、秦艽、半夏等通利关节,加强止痛效果,诸药合用清热除湿,利关节,消肿止痛;又以双黄连口服液为调剂,调和药粉,加强清热止痛之效。
中药外敷是使药物直接通过患处皮肤渗入肌肤关节,使药物直达病所,从而起到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消肿止痛之效,为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疗效显著,易于操作。
【参考文献】
[1]耿海玉 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26例[J]. 中国乡村医药2000(01).
[2]叶镱 朱志媚 陶炳勋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53例的合理治疗[J]. 广州医药2001(04).
[3]陈祥 四妙散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4]谢丽娜 郝艳民 中药外敷联合护理干预在痛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