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丽
高中生想要学好语文,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的。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就能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
一、课前: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不管是学习哪一门课,预习都是非常关键的,更何况是语文这种需要进行大量阅读的学科。在课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例如,在讲解《琵琶行》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作好课前预习工作,让大家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写作意图以及文章所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作者白居易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正处于被贬的失意状态。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罢免裴度的要求,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时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候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的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了解了相关资料,学生就能发现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悲凉的,对作品的内容获得一个整体的把握。
二、课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高中生更倾向于借助辅导书来学习语文。因为辅导书上有详细的解析,能让他们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不需要他们再进行思考和探究。这就会导致很多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错过学习的重点和教师教学中的关键信息。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记课堂笔记,让他们牢记重点知识,深入理解文本。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录白板或多媒体上的课文提纲,记录重难点知识以及试卷中的高频考点,记录其他学生提出的新观点和新想法,等等。例如,在讲解《鸿门宴》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三位一体”的方式引导学生记课堂笔记。首先,笔者按照“宴前—宴中—宴后”的时间线,在多媒体上列出了文章的整体结构,要求学生认真记提纲。然后,笔者要求学生记录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如:张良出,要项伯”中的“要”字为通假字,“要”同“邀”,是邀请的意思。之后,让学生谈谈“怎么看待项羽没有杀死刘邦”这个问题,并记录一下其他学生提出的新观点。
三、课后:指导学生进行课后训练
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做课堂笔记,还要指导他们进行课后训练,以此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比如,在讲完了《短新闻两篇》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习题:
1. 《别了,“不列颠尼亚”》以独特的方式把细节勾连在一起,把现实之景和历史场景编织在一起,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意。思考一下,这些深意是什么?
2.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议论意味深长,试用两三句话阐释一下。
3.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4.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氣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这几天比十年前冷得多,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的开学日期延至18日。
(1)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导语中的景物描写在整条消息中的作用。
(2)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的写作技巧和表现特色。
总之,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做课堂笔记、参与课后训练,从而帮助他们有效提升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濉溪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