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俞洁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各60名患者。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心率、术中血压、术中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心率、术中血压、术中血氧饱和度等方面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稳定患者心理等。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路径;腹腔镜;宫肌瘤剔除术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2
伴随着社会工业与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女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同时也为女性带来了诸多压力,扰乱其正常的作息。社会物质文化的丰富也扰乱了人们正常的作息生活。子宫肌瘤在30到50岁的女性中较为高发,其发病率在20%到25%左右,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在我科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也在日益增多。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已大量普及。其操作便捷创伤小、恢复快更能被患者所接受。由于经济的进步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及健康的关注也越开越高因此对医疗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如惡性肿瘤的治疗中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已经在广泛开展应用腹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的剔除中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已然十分成熟。由于我科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逐渐增多因此对此类手术的配合及患者护理也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护理路径具有高效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的作用,手术室护理路径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开展手术护理路径研究能够对手术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此次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9月到2019年10月在我科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共120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名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集中在29到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10.5)岁;观察组患者平均体重(51.00±5.23)kg;病程在0到3年之间。对照组患者年龄集中在30到49岁之间,平均年龄(39.5±9.5)岁;对照组患者平均体重(51.5±4.42)kg;病程在0到3年之间。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病程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均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手术室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如下表1所示。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需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遵医嘱治疗、无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无精神疾病、无血液系统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无恶性肿瘤疾病、患者或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4]。排除标准:患者无独立行为能力、有严重消化道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有其他不适宜参与本次研究的严重合并症、患者或家属不同意本次研究[5]。
1.4观察指标 经文献研究本次选定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6]。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型变量用均值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非连续型变量如百分比等进行χ2分析。同时还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采用均值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分析。数据统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
由上表可知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数据比较P值均小于0.05。
同时本研究结果数据说明: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等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血压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均处于正常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手术室护理路径缩短手术时间:在表2的数据中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8±15.6)分钟,显著小于对照组的(79.1±20.3)分钟。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P=0.001<0.05.因此通过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2)手术室护理路径缩短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3±1.1)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1.3)天。将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P=0.000<0.05.因此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3)手术室护理路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通过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进行卡方分析后P=0.004<0.05。因此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手术室护理路径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2.67%。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数据进行卡方分析P=0.003<0.05。说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稳定患者心理: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等都是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手术室护理路径中的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对患者的焦虑等心理起到了较好的缓解作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
3.2建议 本次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得到明显缩短,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得到了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同时患者手术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其设备越来越先进临床医生技能也越来越熟练。同时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开展也为妇科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其在临床的开展能为社会带来新的效益、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疗管理模式的进步等。能够有效满足患者需求,减少患者创伤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对妇科子宫肌瘤患者而言腹腔镜手术利于其术后的恢复,同时也進一步减少了创伤更能被其所接受[7]。
手术室护理路径是临床护理的重要一环,也是医学发展对护理提出的更高要求,积极有效的路径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及推动患者健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次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对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稳定妇科子宫肌瘤患者心理等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亚楠, 陈华萍. 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18(10): 99-101.
[2] 张传蕾.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 27(03): 98-100.
[3] 田勇. 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16(31): 146-147.
[4] 唐爱治. 腹腔镜手术护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意义探析[J]. 中外医疗, 2019, 38(24): 148-150.
[5] 孙超男, 李娜, 刘承汾, 等. 基于循证护理的手术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9, 25(12): 17-19.
[6] 姜述颖. 髋关节置换术配合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手术情况、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40(04): 553-556.
[7] 刘克菲.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9, 32(01): 177-178.
作者简介:刘丹(1989-),女,广东珠海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
通信作者:俞洁(1984-),女 ,广东珠海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E-mail:yu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