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进军
摘要:对于课堂教学的开展,要想获得更加有效的效果,教师必须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这样整个课堂氛围才会活跃起来,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状况,在师生共同参与努力下,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导入课堂,依托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更多的融入现实生活元素,还要注重开展实践操作训练,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當前,我国正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课堂教学是一个全方位培养学生素质与其相应能力的地方,然而传统上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落后单一,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教学也缺少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导致课堂效率长期得不到实质上的提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革新教育观念,只有适应学生的特点,探索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才能将教与学进行统一,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创设教学情境,适时导入互动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要素,是实现数学课堂高效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构建在学生感兴趣的节点上,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逐渐让学生进入到学习主题之内[1]。数学是高度严谨的思维学科,但如果结合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趣味小知识、小故事,可以达到很好的课堂导入效果,为课程教学的开展设计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我在教学“乘法、除法”知识时,在课堂导入阶段讲述了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高斯是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从小聪明好思考。有一节课上,老师教大家学习‘10以内的加法’时就给学生出了个题目:1+2+3+4+5+6+7+8+9+10=?写完题目后,老师心想这个加法题目虽然简单,但如此众多的数相加,估计学生需要计算很久。可就在老师刚写完题不久,高斯却举手回答:‘是55。’老师很惊讶:‘你是怎么计算的?’高斯回答:‘先生,1+10=11,2+9=11,以此类推,总共是5个11,也就是55。’”学生津津有味地听着故事,在我讲完高斯的故事后,学生小声地议论起来,并就其中的乘法知识向我提出问题,我因势利导,从而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引入简便计算教学。
2 依托数学问题,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强烈,对新鲜事物充满一探究竟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主题,以学生的好奇为出发点,可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教学主题,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启发,从而才能有效把握住知识的核心点。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角色带入”的方式,可有效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这能降低学生出现分心走神的概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flash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构建了如下情境: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羊群悠闲地吃着青草。然而,有一匹小马驹因为脾气暴躁,主人将它拴在了柱子上,它暂时失去了自由。拴住小马驹的绳子长5米,假设你是这匹小马驹,如果你饿了,能吃多大面积的青草?趣味生动的动画展示,一下将学生带入到情境角色中。学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拿出纸笔与同伴小声讨论,有的则托腮凝思。在群体互动中,学生很快掌握了圆的面积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为后期的教学工作开展做好了铺垫。
3 融入现实生活元素,轻松愉悦的学习数学
数学学习是思考、试验、求证、合作、尝试的综合过程,是外界陌生信息进入人体大脑后,经过大脑分类、整理、合并、删除等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后,慢慢与人体固有的知识相互串联起来。而以生活为突破点、切入点,可有效唤起学生的“记忆存储”,这对于帮助学生接收、消化新知识,以及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互动程度大有裨益。此外,从心理情感而言,人们对熟悉的事物、场景、画面等更具有亲切感,这可有效降低学生下意识对新知识的排斥度,从而确保学习过程的愉悦、轻松[3]。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时候,需立足于学生群体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喜闻乐见的生活部分,如动画片、小游戏等等。例如,教学“长度”相关知识点时,我在课前准备了许多小道具,如水杯、笔记本、钢笔、剪刀、毛巾、细绳等等。我让学生上台测量其中一个道具的长度,并给出恰当的长度单位。学生兴趣昂扬的参与,小心翼翼地进行测量。
4 注重开展实践操作训练,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虽然是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也不能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要想让他们主动思考探究,还可以为学生设置“做数学”的环节,开展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手来,实现手脑并用,通过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这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而且通过动手操作活动的参与,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有助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4]。例如在“比例尺”知识的教学中,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中细心观察,尝试将教学楼的平面图画出来,各组学生都完成了设计,但是可能他们得到的结果并不规范,有的不会方向确定,有的不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实际距离表现在图纸上,面对学生出现的困惑,这时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们如何准确的做图,很多学生都认为应该把实际长度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到纸上就能正确表现出来了,这样就引出了比例尺这个本节课的新知识,学生在操作中学到了新知,而且也感受到了比例尺具有如此巨大的妙用,对数学的奥妙更有探索兴趣。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探索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同时还要善于总结思考,始终以适当的教学模式为引领,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阮喜云.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华夏教师,2017(02):47-48.
[2]程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7):20-21.
[3]孙智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吉林教育:综合,2017(06):40-41.
[4]彭洁.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4):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