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学案例

2020-09-10 07:14刘姝麟
新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拿来主义主义比喻

刘姝麟

摘要:《拿来主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传统篇目,历来被人关注颇多,如何在经典解读之中读出新思想、新内涵,并在跨越八十年之后让学生很好地融进课文内容,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两道难题。本堂课试图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时事,通过抓关键词句,在揣摩语句、分析行文结构的基础上,力求让学生能够整体感知文本,通过历史背景介绍深入感知鲁迅先生的智慧思考和拳拳爱国心,让学生能够切身融入文本。

关键词:关注社会热点;文本感知;智慧思考;情感

一、教学背景:2019年5月,本人参加了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区级骨干教师评选课赛,抽到人教版必修四册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所授课班级是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班级,该校是云南省最优质的一级一等完全中学,为此本堂课面对的是全省较为优秀的孩子,所以考虑一节课完成授课,并有意调控了讲课的节奏和授课内容的难度、深度,力求在了解社会历史层面的基础上做到对文章技法的把握,从而在师生互动中感受思想的力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社会历史层面:从历史的角度,理解1840年至1937年(近100年)中国所处的国际社会地位,需要调动学生的历史知识,比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等,通过历史的回顾,让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的欺辱史局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把握“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拿来主义”的深刻内含。

(二)能力目标:通过带领学生对文章行文逻辑的剖析,培养、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思辨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三)道德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对国家社会的关切之情,即爱国的拳拳赤子心。2.引导关心社会现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新时代担当的使命感。

三、教学主题

本次课的主题定位为:感受思想的力量   触碰拳拳赤子心

四、教学细节

1.导入

老师:请同学们先看一张图片,上周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到美国与特朗普总统进行贸易谈判时的现场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表情等给我们传达出什么样的信息?

学生:美国总统神态傲慢

学生:中国总理冷静克制……

老师:这是一个贸易谈判,谈判换个说法也就是相互交流,可是美国总统的目光却望向他方,,一脸不屑,而我们的国务院副总理却坐于桌角,保持着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克制与风度。我们从弱国到强国的奋斗之路已经一个世纪,在今天,我们是否已经真的强大,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能从中探寻一些答案。

2.抓关键词句

教师出示课文题目,问:标题中最核心的词是哪个?

学生:拿来

老师:我们不禁心生疑问,为什么要拿来?要拿来什么东西?又怎样去拿?请速读文章,回答两个问题:①怎样去拿来?(用课文原句回答)②在肯定拿来主义之前,作者还提出了那些主张?(时间3分钟)

学生:7段的“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和10段的“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老师: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在肯定拿来主义之前,作者还提出了哪些主张?

学生: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

3.背景介绍

PPT总述:此文写于1934年6月,当时日本正加紧疯狂进攻中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东北全境沦陷),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对外不抵抗妥协,对内残酷镇压。

①蒋介石政府政治上属于亲英美派,为赢得英美等国经济军事援助,急于谄媚。送去主义——文化上谄媚他国

②文化自卑心理,急欲向外界宣传自己,以赢得国际社会认同。送去主义——匆匆粉墨登场,又黯然离场

③从长远历史时期来看:

1840年以来,历届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数量:

清政府:70年,签定411个(1841年5月——1912年2月);

北洋政府:15年,签定243个(1912年3月——1927年5月);

国民政府:22年,签定91个(1927年9月--1949年6月)。

4.解析拿来主义,关注行文结构

老师:作者肯定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

学生:为下文做铺垫,形成对比

老师总结:结合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出:

①为拿来主义做铺垫,先破后立;

②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老师:请同学们诵读8、9段,想一想这两段的行文结构

老师:第9段中,作者用“譬如罢”开头,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举例论证

老师:再想一想,什么是举例论证,举例论证是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里是不是?

学生:比喻论证

老师:比喻论证是通过将要描写的事物比喻为它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针对第9段中作者的表述,那个更准确呢?

学生:比喻论证

老师:第9段中,作者提到了几个喻体,分别是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想一想作者分别指代什么?

老师来做一个示范,比如第一个“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这个很明确,其次我们用“益”和“害”来说一说剩下的几个,比如“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有益无害的部分。

学生能够很快回答出:

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有益有害的部分;

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无益无害的部分;

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无益有害的部分。

老师:我们来总结一下比喻论证的作用:以小见大,形象生动,幽默含蓄,锋芒毕露。

老师: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本文写作方法:①本文的论证方法:先破后立、比喻论证、对比论证②语言特点:幽默、反语、讽刺、形象生动,锋芒毕露

五、教学结果

在本次授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较优,所以课堂容量大,结构较紧密,从当前的社会热点着手,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知识,感受思想的力量。从本次授课看,教师准备内容都已经完成,并且在教师引导之下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本次授课,个人获得2019年高新区骨干教师称号。

六、执教思考

(一)关注热点,引导思考。开课就以当前中美贸易战为关切的社会热点,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关注和参与课堂的热情,并趁机引导学生以敏锐的视角去思考社会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够带着问题进入鲁迅先生的文本。

(二)琢磨句段,把握技巧。《拿来主义》是一篇议论文,课堂力求通过文体特点及语言特点两块的讲解,引领学生琢磨、体悟、感知杂文的用于及技法,使学生对文章技法层面有所了解,并能够体悟鲁迅杂文的特点。

(三)叩问根本问题,深华思想深度。鲁迅先生一直致力于对国家社会发展及民族性改良的思考,努力提供智慧的思考,要在深刻理解“四个主义”内含的基础上,引領学生领悟鲁迅先生关于“国与国相处之道”的思考,让学生感受思想的力量。

猜你喜欢
拿来主义主义比喻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新经典主义
都是主义
鲁迅《拿来主义》读后感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行走50国深思对西方“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教学案例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