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展才 马琳 刘大鹏
摘要: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高标准、严要求,和研究生群体所处阶段的特殊性,无疑都对传统德育工作的实现途径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研究生群体出发,从德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角度着手进行探究,着力提出新的对策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德育;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
一、德育的基本内涵
根据《汉典》解释,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与践行,以使其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高校的德育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党和国家历来都强调办学要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近年来,高校德育的创新和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德育融入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1.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
既然是研究生的德育工作,那么就要从研究生这个群体的特点出发,基于他们的思想实际来解决现实问题。根据教育部网站的官方数据,目前全国在读研究生约有 200 万人。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高等教育水平日益提高,研究生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本文通过研究调查发现,研究生群体与大学生的区别在于:研究生之间年龄差距大、学历背景和类型差别较大,在校园文化需求功能上存在差异性等。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这让他们迫切想要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希望寻求自力更生的方法来满足自己在生活学习上的经济需要;然而另一方面,刻苦攻读学位来完成学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同时,特殊的年龄阶段又使得他们必须面临婚姻、家庭、经济生活的实际状况,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这些琐事和对未来工作与生活的迷茫焦虑,使得研究生这个群体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凸显。因此,如何加强研究生德育建设,将德育融入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中,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2.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国大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研究生群体,他们的德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有鉴于此,在时代发展中,需要重新审视研究生校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激发研究生校园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以满足现实意义层面的迫切需求。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因此,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新时代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德育在前,但德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始终把思想建设工作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
3.高校德育工作的滞后性
在读的研究生一般年龄比较大,其思想心理、社会认知、价值观念等要素已基本稳定成熟,简单、传统的德育工作开展难度加大。
其次,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招生专业和人数大规模增加,但是原有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却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专业知识教育不断推陈出新相比,德育精神和要求相对稳固,因此往往稍顯滞后。
再者,在各大学中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制定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整个设计也主要围绕专业知识教育体系展开。高校中普遍存在以专业知识教育替代德育的做法,有的甚至完全忽视此方面的教育。
在目前这样的大环境下,德育融入不仅是需要解决智育和德育之间“两条腿”“两张皮”运行的运行机制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解决研究生校园文化中德育主体意识和地位缺失这个根本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真正渗透研究生校园文化中。
三、目前高校德育所面临的问题
1.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研究生自身角度出发,受就业压力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很大一部分研究生对思想教育工作的态度都带有功利色彩,觉得思想教育工作与自身未来的发展关联性不大。根据调查显示,觉得思想教育工作对于自己发展完全没有作用的研究生占3.8%。觉得思想教育工作对于自己发展作用不大的研究生占53.8%。可见,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研究生们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其对思想教育工作并不会热情支持。
2.高校德育状况针对性、时效性不足
就高校角度而言,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都只侧重于本科生、专科生,而忽略了去研究和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特点,使得他们在研究生的德育工作中一直扮演着“搭便车者”的角色,缺乏针对性。同时,即使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与日俱增,学校的基础硬件设施却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研究生的管理体制创新步伐也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远远落后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前进的脚步,缺乏时效性。
3.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感染力、吸引力不强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只注重形式,缺少内容,因此感染力、吸引力不强,无法促使高校德育工作得到很好的开展,主要原因如下:第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因而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较少,无法使学生们得到充分的锻炼,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第二,内容上缺乏创新意识,只是单纯强调理论教育,而不能践行“知行合一”,做不到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故而文化活动内容太过于悬浮,难以贴近研究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第三,方法上主体意识不强,导致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自觉意识还未充分觉醒,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也未得到充分认可,因此要实现由过去单向灌输式向双向互动式方法的转变。
四、德育融入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实现路径
1.以研究生会为平台
研究生会是在校研究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通过举办各种学术、文体、公益活动,为研究生们通向社会搭建了一座桥梁。研究生们在组织与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从而为他们接下来步入社会,迈入工作岗位做了及时的准备。所以学校要高度重视研究生会这个平台,从经济、制度、环境上对其提供支持,充分发挥其职能,使研究生会真正能够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广阔平台。
2.以研究生公寓为载体
研究生公寓是除了学习场所之外研究生们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在研究生思想素质和文明行为培育中有着重要地位,所以以研究生公寓为载体,作为德育融入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实现路径之一是完全可行的。首先,后勤管理部门要精心营造出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来促进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其次,公寓的物业部门可以创造一些学生工作岗位,将德育和有偿劳动结合起来,将理论教育寓于实践教育之中;最后,公寓作为研究生集体生活的场所,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学校院系汇报研究生的思想动态,一旦有特殊情形应及时反映。
3.以校园网络为媒介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这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契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则必须攻下校园网络这块主阵地。如创立学生网络平台让学生实现学校教务和学生事务的自我管理,以及开设文体、就业、学术、党建等模块,完善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使校园网络成为师生互联互通的平台,在充分尊重研究生个人自主空间的同时,又可以及时关注其思想动态,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生活。
4.以辅导员队伍为纽带
在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扮演著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将德育融入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应以辅导员为主要纽带,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在校园舆论导向方面,重视辅导员岗位及其工作,其次要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最后需要在辅导员工作机制方面有所创新,例如在晋升通道上,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可以升职转岗,将辅导员工作期间撰写的思政论文作为年底考核的依据之一等等。
5.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
一般而言,研究生中党员占据较大的比重,所以党员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高校应该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先进引领作用,以科研集体为载体,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以党支部来带动班级开展活泼生动的班级活动,从而带动整个研究生队伍。让思想政治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提升,以此将德育更好地融入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
6.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指引作用
面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日益专业化,很多导师无法清晰自己的相关职责,加上自己平时也忙于科研项目或学术,难免有些疏于和研究生联系并进行指导。但研究生作为学生,毕竟还身处环境较为单纯的校园,与外面相对复杂的现实社会脱节,因而必须加强和人生阅历丰富的导师的沟通交流,遇到一些问题时,如果能得到导师的帮助,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目前高校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反映出不少问题,特别是研究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急需得到加强和完善。因此,对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功能拓展研究的探讨,需要从研究生校园文化的内涵入手,探究其德育功能,分析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与德育的内在关系,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德育融入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这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扎实、品德高尚的社会人才都具有十分现实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江乃兵.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03):70-73.
[2]喻阳玉.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之现状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0(27):235-236.
[3]何幼琴,张艳萍.以人为本,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05(09):77-78.
[4]杨光玮,蒋舜浩.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5(02):31-33.
[5]方仪.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02):122-125.
本文为广东财经大学校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德育融入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Y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