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障碍儿童个案探讨

2020-09-10 07:22刘旺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0期

刘旺

摘要: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访谈记录、观察记录、教育建议与结果资料分析探讨多重障碍(听障+孤独症)儿童教育经验,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家长、特殊学校教师提供适当的建议。研究内容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多重障碍儿童个案特点分析、多重障碍儿童个别化训练中主要阐述个别化训练中提出的几点实施建议。

关键词:多重障碍;个别化教育;支持与训练

一、研究对象

本个案研究对象是就读于汨罗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儿童辰辰(化名)。出生于2013年1月,男孩,汉族。出生6个月确诊为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双耳听损均在70分贝-80分贝。2018年进入学校后经过一个月跟踪观察、阶段访谈,感觉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严重的刻板行为,不与人对视、逃避回应等相关症状,确认孩子同时又是一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鉴于这一类多重障碍的孩子相对少见,学校语训部和培康部两个学前康复部门首先对辰辰进行能力评估,但由于孩子配合度不高,智力测试以及能力测试相关量表都无法得到稳定的分值,考虑到学校学前康复部门的特点和孩子的特殊性,经学校老师研究决定,将晨晨安排在语言康复部门训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2.1研究目的

根据最新数据报告,据统计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孤独症孩子出生,我们国家地广人多,发达与落后地区文化差异仍然存在,针对多重障碍(听障+孤独症)这一块的研究还十分狭窄。作为特殊教育的老师,有责任为丰富这一块领域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因此,仅通过此文介绍,我在辅导多重障碍儿童辰辰时所积累的资料和经验,望与大家分享探讨,希望能够给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对这类极少数多重障碍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矫正训练方面,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2.2研究内容

(1)分析多重障碍儿童个案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方面特点;

(2)探讨针对孩子实施有效的个别化训练。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对一例多重障碍(听障+孤独症)个案进行研究,对辰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并对其所有任课老师以及看护者(家长)进行访谈,最后根据所掌握理论对观察的现象和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四、研究过程与分析

4.1感知觉方面

总体感觉孩子的感知觉(视、听、嗅、味、肤)都十分敏感,基于听力障碍为中重度,双耳佩戴助听器,但有时听到有反应也不主动应答;视觉上无法集中焦点,不与人对视或者短时间停留在说话人脸部后马上逃离。

4.2语言方面

辰辰口部肌肉力量不足,有发音但不清楚,局限于词语、短句仿说,回答简单提问。伴有无意识的拟声词发音,不管时间场合,也没有逻辑和具体事项,如:前几天学习的词语,隔几天突然反馈。

4.3注意力方面

辰辰大环境下持续注意力非常差,规矩坐好最长不过持续2分钟,需要老师的时刻关注与提醒,坐着上课基本是在自娱自乐,不听指令完成相应能完成的任务,如做唇舌操。但小环境下能够听从妈妈的简单指令,没有强化物也无法持续较长时间。

4.4行为方面

辰辰对事物的新鲜感保持度很短,基本上没有十分感兴趣的事项和物品,但存在严重的刻板行为:喜欢将绳子放嘴里咬,此行为的时间已长达四年之久,随年龄增大,玩绳子兴奋时伴有叫声。

五、支持与训练

综合以上辰辰的各方面特点与表现,辰辰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影响比较明显,所以我们改变以往的听障儿童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单方面的实施方案,经研究确定给辰辰制定一个具有针对性、综合性的教学方案。我作为他的个训老师着手开始评估、制定计划、设计教案从而开展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5.1创设良好的情境,实施个别化教育。情境教学是个别化教育实施中有效的形式,它是根据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教育目标和特殊儿童发展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选择内容。

5.2在集体活动中观测实施个别化教育。通过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具的分层、环节安排的兼顾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来体现,实施的前提是在不影响全班教学的情况下,兼顾到辰辰的个别化需要,正视和研究他与其他听障儿童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安排具有针对性的适合辰辰的活动。

5.3利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实施个别化教育。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培养辰辰的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等。如:让辰辰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自己上厕所、用餐、穿脱衣服;引导他和别人交朋友,学习与人交往互动等等。

5.4通过个别训练来实施个别化教育。个别化训练是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较为有效的教学形式,对于辰辰多重障碍来说尤为重要,它遵循缺陷补偿的原则,逐步缩小与正常儿童的差距。如:我们针对辰辰眼神注视的问题,与他对话时先给辰辰一个舒服、能接受的交往角度(舒适的环境、面对面但保持一定距离等),关注辰辰的视线。在建立标准的固定时间段内,让辰辰能执行指令“看我”,如果他不理解不配合,利用强化物辅助其完成,做出反应后强化物即时到位。从简单的增加难度,如:从1秒增加到5秒、从无干扰加入干扰等方式循序渐进练习。

5.5通过家庭训练延续个别化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终身照顾者,亲情的纽带影响着孩子的情感体验、意识建立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家校统一”的个别化训练是多重障碍儿童有在标准的、系统的康复训练中获得最大限度发展的捷径。家长提供的问题与建议应与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方式相互结合。

结论

个别化教育中,充分考慮到孩子能够完成的程度、达到的质量为标准,适时调整修改、完善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确保孩子在每一次训练中都能有所提进步。通过近一年多时间训练,辰辰的情况有所好转。与个性老师有了目光对视,注意力的时间也逐渐在延长,能听从一些简单的指令并付诸行动。分配的任务虽有大部分是在强化物的作用和老师辅助下完成,但是却在分散他对刻板行为的关注度上,起到良好的作用,达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发育障碍,对言语性和非语言性的交流以及社会性都有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倡导家长坚持训练的原则,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一路陪伴孩子的成长。根据特殊儿童不同的特点,采取适当的训练方法进行教育和干预,使他们的障碍程度得到控制并改善,提高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中普通人群拉近距离。

参考文献:

[1]《特殊儿童康复概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何侃主编

[2]《发育障碍而诊断与训练指导》华夏出版社2017年[日]柚木馥白崎研司主编王宁译

[3]《特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方俊明

[4]《特殊儿童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张福娟江琴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