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羌区的学前教育正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中,传承与创新已是羌区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课题。将羌族文化艺术“萨朗”融入幼儿舞蹈,构建羌族萨朗幼儿舞蹈教材,科学制定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是推动羌区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羌区幼儿舞蹈教育现状,采访羌族学者等调研活动,探索羌族萨朗幼儿舞蹈教材的发展方向,从而完善教材内容,使羌族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得以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羌族“萨朗”;幼儿舞蹈教材;调研
“萨朗”羌语,意为:“唱起来,跳起来”,属于集体型歌舞,是羌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是羌族人娱己娱神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长期教学实践、采风调研和舞蹈教材整理方法的积累,试将羌族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萨朗”运用在幼儿舞蹈教学实践中,努力构建出易于幼儿接受,民族风格浓郁,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羌族萨朗幼儿舞蹈教材。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实践教学等方式不断的分析、总结、反思,使教材更加充实、完善。
一、羌区幼儿舞蹈教育现状
笔者近两年的时间先后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第二幼儿园、茂县小舞星艺术培训中心以及阿坝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教育学院进行了调研。在汶川县第二幼儿园的调研中我们来到了孩子们的舞蹈课堂,参加舞蹈课的同学是从各个班级挑选出的热爱舞蹈艺术的孩子,老师教授的内容为一些幼儿小舞蹈和一些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没有规范、系统的进行舞蹈学习,舞蹈课只是作为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学校也只有1名舞蹈教师和1间舞蹈教室。而在茂县小舞星艺术培训中心的调研中羌族教师余晓娟告诉我们:“她们培训中心教授的内容主要是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中国舞蹈考级教材,有时会排练一些羌族的小舞蹈参加演出,她非常期望有一部羌族幼儿舞蹈教材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其次,在阿坝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学院现开设有舞蹈课的专业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舞蹈教师3人,教学内容为舞蹈基础和少儿舞编创。教材有涉及到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中国舞蹈考级教材以及学院老师编创的藏、羌幼儿舞蹈教材。学院舞蹈老师说:“他们在教授藏、羌幼儿舞蹈教材时,能感受到同学们对传统民族文化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过这个教材是具有藏、羌特色于一体的舞蹈教材,如果有一部针对性很强,风格鲜明的羌族幼儿舞蹈教材相信同学们会非常喜爱。”针对以上调研现状,我感受到随着学前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幼儿舞蹈的启蒙和基础教育已在羌区各地普遍展开。但是羌区没有一套系统、完善的适合幼儿学习的羌族舞蹈教材,而各位老师也热切期盼能有一套羌族幼儿舞蹈教材能够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弥补这方面的空缺。同时羌区舞蹈启蒙教育还处于发展中,很多家长培养孩子学习舞蹈还是以考级、加分为学习目的,认为舞蹈学习只是课余生活的点缀,忽略了舞蹈对幼儿智能、审美、情感培养的重要性,缺乏对学习舞蹈的正确认识。而笔者构建这部教材的目的正是要引导大家正确的认识舞蹈,了解舞蹈。以羌族萨朗为切入点,多角度、广视野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肢体受到锻炼、思想受到启迪,提升幼儿舞蹈鉴赏力,艺术感知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羌族萨朗承载着羌文化千年的传承,是羌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羌族萨朗幼儿舞蹈教材的建构正是萨朗传承的又一新方式,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一次创新性探索。教材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幼儿传统艺术审美感知力,学会理解、尊重、包容各种文化元素为初衷。并重视幼儿舞蹈素质教育,将舞蹈的技巧技能、舞蹈参与与其它学科相联系,例如:与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开阔幼儿舞蹈学习的视野。同时教材不只是针对羌区幼儿的舞蹈教育,而是面向全国热爱舞蹈艺术的孩子们,让更多的孩子能学习羌族舞蹈、了解羌族文化、热爱羌族艺术。为推动幼儿舞蹈教学,促进民族学前教育事业,传承羌族传统文化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二、采访羌族学者
2017年12月31日下午,笔者采访了阿坝师范学院陈兴龙教授。陈教授作为一名羌族学者对羌族文化有深厚的研究,出版了《羌族萨朗文化研究》《羌族释比文化研究》等著作。陈教授说:“羌族有语言没有文字,而羌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靠释比和族群,萨朗就是族群传承的主要方式。萨朗作为羌族人的母亲文化,它承载了羌族文化的传承,是羌族民间文化群体传承的主要方式。”
在采访中,我向陈教授讲述了建构羌族萨朗幼儿舞蹈教材的想法。陈教授指出迄今为止,整个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没有成型的规范的萨朗教材。羌区教学迫切需要一套这样的教材,特别是“5.12”地震发生后羌区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学龄儿童缺失耳濡目染学习萨朗的场合和机会,而教材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几年社会飞速发展,人们都渴望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家乡里的羌民很多都到县城居住了,年轻人在外打工,孩子们都到县城来读书,以前隔三差五的民俗活动,也越来越少了。而他们小时候参加民俗活动经常是通宵达旦、几天几夜的唱萨朗、跳萨朗、喝咂酒,大家情不自禁,非常愉快,在这样的环境下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就进行了羌族萨朗文化的传承。说着说着陈教授就唱了起来:“羌多~羌多~一个美丽的地方,仰望北方,心中无限思念故乡”。几句简单通俗的唱萨朗,让我内心深受感染,在陈教授的歌声里我听到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看见了他对本民族的深爱与自信,感受到了羌族人民质朴、纯粹的民族精神。
此外,陈教授和我还就以下问题做了问答。
问:有些研究将羌族萨朗、祭祀舞、礼仪性舞区分开,那祭祀舞、礼仪舞属于萨朗吗?
答:萨朗为羌族歌舞统称,就是“唱起来,跳起来”。萨朗类型非常丰富就
喜萨朗就有很多,结婚是一种、丰收又是一种,但都属于喜萨朗。其他的还有祭祀萨朗、礼仪萨朗等等。
問:羌族有什么幼儿歌曲吗?
答:羌族幼儿歌曲比较少,我们小时候都是跟着大人唱,大人唱什么我们就唱什么,歌的内容欢快简单,唱着唱着就学会了。例如:太阳太阳快过来,乌云乌云快走开。我们要明媚的阳光,不需要乌云密布。
问: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舞蹈文化发展的如何?
答:2008年10月成立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四川阿坝汶川、理县、茂县和绵阳的北川、平武及陕西的宁强、略阳、凤县地区,各地羌文化活动众多,羌族舞蹈文化艺术发展比较好,增加了羌族人民文化自豪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问:羌族萨朗教材应该如何发展?
答:现在整个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还没有这样的教材,可以从初级做起,先构建萨朗幼儿教材,以后还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程度构建适用于中、小学的萨朗教材,形成一个萨朗教学体系,把教材广泛的运用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最后,陈教授还告诉我,他编写的国家民委“十二·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重点出版项目《羌族萨朗》即将出版。该书涵盖了羌族萨朗大量的歌曲,包括丰收喜庆、婚丧嫁娶、儿童歌曲等等,希望我在教材编创时从中得到启发,并鼓励我要经常深入羌区、贴近羌族人民的生活,更好的学习、研究羌族文化艺术。
三、羌族萨朗幼儿舞蹈教材现状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舞蹈教育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构建舞蹈教材在舞蹈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笔者经过近两年的羌区调研、采风实践、加工提炼初步形成了羌族萨朗幼儿舞蹈教材。本教材作为羌族萨朗幼儿舞蹈教学的启蒙教育,具有系统性、规范性、民族性、童趣性等特征,将适用于幼儿园舞蹈课、幼儿舞蹈培训班、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等。教材遵循舞蹈教材整理方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拟定出初级、中级、高级三部分教材内容(共12个舞蹈组合),分别适用于3至4岁、4至5岁、5至6岁年龄段幼儿学习。教材将以舞育人、以美育人、以文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审美能力强、情操高尚、道德品质优秀、充满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传承人”为目的。为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基础,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建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埋下伏笔。
该教材涵盖了羌族生活习俗、服饰道具、节日庆典、宗教礼仪等民族文化元素。教材将羌族服饰、日常生活用具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穿一穿、戴一戴、玩一玩,并以舞蹈的方式表现其特色,让孩子们从视觉上就能感受羌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同时教材运用具有羌族特色的音乐,配上羌族特有的传统乐器口弦、羌笛等,加上羌族儿歌使幼儿听觉也能受到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从而在肢体上得到锻炼,在艺术审美上得到提高,在心灵上得到成长。本教材部分内容已进行教学实践,学习对象主要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以及部分幼儿。在教学实践中同学们能按照要求较好的完成动作,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如:教材内容不够充实、羌族音乐素材缺乏、学生对羌族舞蹈的风格掌握不够准确等。
通过在羌区的调研可以看出羌区对萨朗幼儿舞蹈教材构建的迫切期望。感受到随着羌族人民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羌族文化传承的紧迫性,它关系着我们羌族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否得以延续。同时从调研中,使我更清晰的认识到羌族萨朗幼儿舞蹈教材建构的重要性,对羌区文化艺术传承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幼儿舞蹈教育的积极影响,也更加明确教材的发展方向。
笔者虽然从小生长在羌区,对羌族舞蹈有多年的体会,但面对一个历经千年的民族文化遗产,对它的认知还远远不够。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萨朗幼儿舞蹈教材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启,希望这棵“艺术之树”蓬勃向上,拥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兴龙.羌族萨朗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
[2]朴永光.羌族传统舞蹈田野调查与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3]韩云洁.羌族民间舞蹈融入幼儿教育的路径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5).
[4]皮欢.羌族传统乐器融入基础音乐教育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4).
[5]谭壮.羌族舞蹈教材建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作者简介:肖雨,女,阿坝师范学院藏汉双语学院助教,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