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一、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陈旧
大多数小学釆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历史过久,传统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小学老师的禁锢性很强。虽然这种情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中采取填鸭式教学,只管自己在讲台上讲授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多少完全看学生的天赋和个人努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数老师也持有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中多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客体,这种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中只是作为知识的接收器,只有输入没有输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难以达到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持有传统教学理念和采取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师一般将目光放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及学生成绩的提高上,很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就导致了学生大多“一条腿走路”,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对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语文课堂氛围不活跃
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老师的教学一般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展开的,这能够保证教学的目的性与合理性,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小学语文教学同样如此。为了能够更多地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语文老师一般都会选取规范化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先进行导入讲解,再逐步引入课文进行知识点讲授。这种中规中矩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往往以老师为主导,虽然便于控制课程进程,但是也限制了老师教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课堂发言少,独立思考时间不多,就容易造成思维惯性,盲目接受知识,而不主动探索,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创新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推行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模式。首先,教师应当不斷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持续更新个人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断变化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重视创新教育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推行。其次,仅仅更新教学理念还不够,还应该积极的将这种理念应用到课堂中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创新意识,进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材内容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内涵,而想要将这些创新内涵充分展现出来,则需要语文老师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思路得以拓展。有教育学专家研究发现,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的记忆力是一般情绪下的数倍,可见课堂氛围对于学生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需要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语文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多与学生进行互动,用自己的教学技巧启发学生,拓宽他们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要多以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学生设置特定的情境,以平等的心态和身份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其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重视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
正如达芬奇在飞机发明之前就能够展开想象,画出具有飞机雏形的画作,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通过思维的碰撞而产生的。所以说,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语文教师不能根据“标准答案”予以否定,而应该通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乌鸦喝水》一文中,语文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让乌鸦喝到水,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来开拓思路,而不是一味的接受教材和老师所限定的“标准答案”,则能够使学生在不断地独立思考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结语
三、当前,人们对于小学语文的要求已经不再是教授小学生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这么简单了,小学语文除了需要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之外,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及营造课堂氛围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