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有效预防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2020-09-10 07:37胡伟
南北桥 2020年15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篮球教学预防

胡伟

【摘    要】高校篮球运动深受学生喜爱,但篮球运动作为对抗性较强的一种运动,容易产生运动损伤。如果不加以重视,不仅影响篮球教学的正常进行,也容易让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本文分析了高校篮球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并对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有效预防高校篮球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运动损伤  篮球教学  预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070

篮球运动是各大高校普遍开设的体育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还能在团队协作、拼搏中提升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培养其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但篮球运动的对抗性较强,要求参与者有较高的耐力和身体素质,而我国很多学生在从小到大的学习中,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很多大学生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在篮球运动中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因此,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有必要进行有效的运动损伤预防,以减少学生的运动损伤,保证篮球教学的正常进行。

一、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一)运动损伤概述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运动损伤指的是在开展体育运动过程中,因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身体的机能受到各类损伤。这些运动损伤会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血液等方面造成损害。

(二)篮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常见损伤

篮球运动中,作为主要活动部位的踝关节是最容易受伤、也是最脆弱的。如果踝关节多次受伤,则很容易落下习惯性扭伤的病根。此外,作为运动中发力部位的手也很容易受到损伤。比如,在传递篮球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手关节对外力的承受能力不一样且有限,如果没有充分的训练或者不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导致传球时没有较好的缓冲,就会导致手指受伤。此外,篮球的对抗性强,在运动过程中,脸、胳膊、腿等裸露在外面的皮肤很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在激烈的篮球争夺中,队员之间常会发生强烈的撞击,运球和扣篮等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甚至出现腾空状态,如果没有把握好,很难安全着地,而反射性地用手肘支撑则会导致肘关节、腕关节等的骨折,甚至出现头部、脊椎先落地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高校篮球教学中常常出现的运动损伤主要有以下几种:

1.踝关节损伤。这种损伤大多数发生在对抗的学生进行篮球争夺、跳投后落地时、踩在他人脚上出现踝关节急性扭转。

2.膝关节损伤。这也是篮球教学中十分常见的损伤。在篮球运动中突破持球,就要降低重心,当下肢长时间处于屈膝位,并要不断前进时,人体的重量会给膝关节带来很大的冲击力,造成膝关节损伤。

3.腕关节与指关节损伤。运球、传球是篮球运动中实现篮球转移的重要动作。这两个动作对人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运球速度快,还要注意球的隐蔽,常常使腕关节和指关节处在不正常的状态下,同时承受很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两个关节损伤。

二、高校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人为因素

1.准备活动不充分。在体育活动之前进行充分热身,有利于使人体的神经系统由静止状态逐步向兴奋状态转变,为开展体育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在高校籃球教学课中,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大学生进行篮球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时间都不长,难以做到充分热身。甚至一些学生认为不需要热身就可以开始运动。在篮球运动前做准备活动往往草草了事,然后就直接进行体育活动。但篮球的运动量大且活动剧烈,很容易因未充分热身而造成肌肉损伤。

2.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强。参与运动的大学生的个人心理因素对运动效果的影响也十分大。据调查显示,那些内心不安、焦虑、情绪暴躁的大学生比那些情绪平稳的大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高很多。作为一种竞技类体育项目,篮球队员之间的对抗,对比赛胜利的渴望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态,部分学生容易紧张、焦虑,其生理机能也随着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果没有注意,就会导致失控,肌肉也更容易受到损伤。

3.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在校生体质明显变差,并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大学生较差的身体素质不能满足篮球课高强度的训练量的需要,使得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即使体育课选择了篮球课,但在训练时常偷工减料,避重就轻,其肌肉力量很难适应篮球运动,这就使得其运动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非常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4.不规范的动作。由于高校的篮球教学课堂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充分指导,学生掌握篮球技能多是通过教师示范和讲解,这使得学生虽然在主观上认识了技能,但不能完全掌握要点,还原教师的动作,由于身体记忆的偏差、对节奏的把握不准等等,使得学生在运动时常常不能够做出标准动作,甚至做出与标准动作相违背的动作。这些动作没有得到纠正的话,最终也可能导致学生运动损伤的产生。

(二)外力因素

1.不合格的场地器材。篮球运动对运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运动场地出现湿滑、坑坑洼洼,甚至出现碎石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等情况,就很容易导致意外事故。此外,如果篮球运动场地没有铺设缓冲地面,则会增加慢性关节病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着装也会影响其运动效果的发挥。一些学生不注重着装,穿牛仔裤、紧身衣等上课,自然容易出现拉伤等运动损伤。

2.不适宜的恶劣环境、气候。在篮球教学课中,如果运动场地气温过高,更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严重时甚至会中暑。潮湿闷热的天气则会导致人体的水盐代谢失调,使学生出现痉挛或者虚脱。如果运动场地气温过低,学生运动时的肌肉则会显得僵硬,增加肌肉拉伤的风险。此外,光线昏暗、声音嘈杂等环境也会影响篮球教学,使学生反应迟钝,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

3.运动负荷不合理。在高校篮球教学初期,学校会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学生参加篮球运动时,要依照自身的身体素质及实际情况进行运动。但在进行实际的篮球运动时,有些同学不能因时因地调整运动负荷,或者一味追求高负荷以获得更高的技能,殊不知,运动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度的负荷训练反而会削弱训练的效果,造成运动损伤。

三、预防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从上述可以得知,运动损伤在篮球运动中极容易出现。教师和学生均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篮球运动带来的运动损伤。

(一)加强篮球技术知识传授

在开展篮球运动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狠抓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多次强调篮球基本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着重训练基本功,掌握扎实的、正确的篮球技术。要在课程中让学生理解篮球规则,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人体生理解剖、运动力学的原理和特点,避免在运动中受伤。

(二)形成运动前充分准备和运动后充分放松的習惯

充分的热身活动能够有效调节全身内脏运动器官,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并充分舒展身体的肌肉关节纤维,特别是下肢踝关节、上肢指间关节等,使它们能够为进入到运动中做好准备。运动一旦开始,机体能够迅速进入到活动状态,减少运动损伤。比如,在教学前,可以根据时间安排和本节课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强度,安排慢跑1000米,接着做8节关节操,再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高抬腿、后蹬跑、跨步跑等。充分热身之后,才进入到正式的篮球教学与训练中。除了热身运动,运动后的放松也十分重要,它能帮助学生缓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较快从运动中恢复过来。例如,运动完之后,可以做四肢的拉伸等,将积累的堆积在身体中的乳酸进行分解,达到缓解疲劳的效果。

(三)改进场地器材设施

高校要适当增加篮球运动的场地、器材经费等预算,并合理安排器材管理员的工作,确保其能合理履行职责,确保篮球运动场地的平整、卫生等,并定期对场地开展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已经发现的问题,避免因场地器材等原因导致学生出现运动损伤。

(四)增强学生的体魄,提高其运动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特别是关节、手腕关节、脚踝等容易受伤部位的力量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单脚跳、变向跑等多个项目,并将其作为期末考核的一个要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促进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的提升。

(五)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给学生树立一道运动损伤的保护屏障。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比如,要量力而行、不逞强、不冒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鲁莽冲撞。其次,要在跌倒时懂得自我保护。如在要跌倒时可以全身快速成团并做翻滚状,尽可能将运动损害降到最低。在篮球运动中免不了双方的你争我抢,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佩戴运动护具,加强保护肌肉关节。特别是容易受伤的部位和曾经受伤的部位,都要尽可能地保护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篮球运动作为高校开设的一门体育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它能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但篮球运动中学生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尽可能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毕方材.浅谈如何预防篮球课堂教学中的运动损伤[J].中国科技信息,2015(15).

[2]张琳.浅析高校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

[3]苏笑朋,王鹏,穆培云.高校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9,9(8).

[4]殷娜娜.浅议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措施[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7,19(6).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篮球教学预防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