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
摘要:数学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积极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是每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当前初中数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与改观。其中,作业批改也是一项常规工作,也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创新与完善。对此,笔者以农村教师的视野,探讨了当前初中数学作业多元化批改的方法,希望能够逐步增强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多元化批改;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批改作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常规工作。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便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弥补学习漏洞,而且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促使师生得到有效的交流与互动。那么,对于传统批改作业的方式来说,通常是全批全改,其存在不少问题,接下来我们对其探讨,并进一步总结出作业多元化批改的策略。
一、初中数学的传统批改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师通常多个班级任教,批改作业任务重
结合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是多个班级任教,面临着教课任务重、批改作业多等问题。所以,这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批改作业是一项耗时费神的机械性活动,必须要做,极易引起教师出现疲倦情绪。
(二)数学教师的教学时间紧张,极难对学生及时指导
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比较繁重,一般包括:备课、上课、考前准备、业务学习等,通常不能及时批阅作业。假若一些作业无法当天批阅的话,则无法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与指正,这不但会影响作业批改质量,而且还会对学生的下一步学习造成阻力[1]。
(三)是非判断标准绝对化,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标准来说,一般过于绝对化,通常是用“√”、“×”来评判,这种批改标准带来的后果比较严重,由于这是一种没有任何情感色彩的标号,不利于师生的情感互动与交流,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带来极大的影响,导致学生无法最大化地激发学习兴趣与欲望。
(四)家长素质低下,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
由于本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一些家长的文化素质低下,无法对学生进行更好地辅导与教育,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习惯得不到有效的培养,那么在课下写作业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抄袭作业的不良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对写作业过于敷衍,这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是不利的。
二、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多元化批改策略
通过以上内容能够发现,当前,实施作业多元化批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推动和优化,能够整合教师、家长与学生三方的力量,帮助学生逐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一)彰显出学生的批改主动权
改变传统的批改作业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参与作业批改的整个过程。结合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元化的批改模式。例如:学生的自查、自评;课代表与小组组长的“阶梯式”批改;小组内的“交叉式批改”等等,这些批改模式的应用都是比较灵活,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彰显出学生的主动权,由此帮助学生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正确地指导与认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写作业的水平不断提升。
(二)多維度拓展批改主体
发挥家长的辅助作用,使其能够监督学生写作业,对学生的写作业态度、速度等进行督促与评价,以便于对其进行合理性的调整与完善,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一个更全面地认识,这也是充实素质教育内容的一个有效路径与手段。由于农村教育存在一些硬伤,例如,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低下等,若要最大化地整合家长的监督力量,教师需要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讨论会等方式培养学生家长的监督意识,加强家园共育,促进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以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的实际表现。
(三)教师需要注重多元化评语的应用
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鼓励、启发等方式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特别是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运用引导式、启发式、鼓励式的评语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但能够使作业批改的目的更加明确,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信,帮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与配合精神。具体来说,教师在批改作业期间,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多运用一些激励式、友善式的评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与潜能,正确、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促使学生能够获得人文关怀,由此能够增强师生情感,便于教师更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与进度。
三、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批改作业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需要最大化地整合学校、家长、学生等方面的力量,打造三方位一体的作业批改体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只有创建三方位全面配合的教学体系,方可真正地减轻教师与学生的负担,促使学生做作业质量提升、教师批改作业效率提高,为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瑜云. 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策略[J]. 师道:教研, 2013(5):170-170.
长春市第一六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