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刚 易洁 熊建刚
【摘 要】中职教育注重的是专业技能的培训,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术学校。然而,在中职学校中,“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基础性课程,主要培养的是中职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应用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为了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对相关课程实行改革。
【关键词】中职 “机械制图”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05
结合当前中职“机械制图”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机械制图”作为一种理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通过教师授课,需要掌握机械行业的基本原理、技能。这方面的学习为学生后期的课程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中职学校中“机械制图”教学大多数都是生搬硬套,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以讲授理论为主,导致学生被动听课,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职“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改革。
一、创新教学设计
创新教学设计,对授课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学设计创新需要明确主体,以学生为本,根据实际情况,朝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学习条件。同时,还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创造教学所需的环境和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通过探究、勤动手,让学生对机械制图留下深刻的实践印象。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自主研究,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选择适合课程改革的机械制图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科教材在课程教授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就传统的机械制图教材而言,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原则。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极大地掩盖了学生学习特点与认知特点的差异性。
现代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主要职责是指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职教育主要是以学生的升学率与就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需要选择适合时代发展以及与学生专业相适合的教材。教材的选取具有多样性,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与之相符合的教材。在教学的内容上,需要注重“少而精”的原则,就中职学生的目前状况而言,应侧重于对基本概念、理论进行编写,适当添加一点儿稍难的内容,对过难内容坚决摒弃。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以及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点、线、面”这一章教学内容中,可以适当地省略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在投影变换知识点中,只介绍换面法。就中职教育而言,着重培养的是技能性人才,那么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就“机械制图”这个专业而言,学生不仅需要学习零件图,而且还需要学习装配图。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去生产一线,实地学习相关技能,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理论以及制图需要符合的标准。
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就目前而言,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中,可以恰当地采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相结合的方式,让“机械制图”更生动地表现出来。其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借助多媒体动态的旋转、切割等演示,让教学更加生动,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节约教学时间。“机械制图”是动手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教师通常将教材内容总结成电子教案,对学生进行授课,这种图片文字结合的方式,不仅节省了学生与教师的时间,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机械制图既具备直观性也具备抽象性,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明确学科特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以突破重点,强化重点,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优化。
由于多媒体具备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的特点,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进行详细的演示,之后再进行总结,这样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机械制图兴趣。而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口头对重点知识进行多次强调,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板书,学生更容易掌握绘图的步骤和要点,所完成的作业质量较高。不足之处在于教师教学费力费时,可能会出现效率低下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改革之后新的教学模式,都有优缺点。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既然各自都具备优点,那么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彼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做好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整合,为之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中职学校的“机械制图”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在中职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大胆地进行课程改革,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对单个零件形态进行具体分析,还需要掌握更多,更深层次,更具难度的装配图的技能。明确零件与装配之间的关系,并且对拆装的顺序进行摸索,为获得更多的技能知识而不懈努力。学校可以定期让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让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得到更好的融合,将实际生产中运用最多的软件与制图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能够符合企业用人所需,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中职学校所培养的技术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性是明显高于社会上一些独自钻研相关技能人员的,因为中职技能人才受到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当遇到難题时,也能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解答。
参考文献
[1]蔡红艳.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100+141.
[2]章银照.中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内燃机与配件,2020(09):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