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雄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我国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体现在小学数学中,表现为既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新课改下对小数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对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068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其理性思维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往往会让学生按照固定模式进行计算,这种做法的教学质量是低下的。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应时代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不再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1.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小学属于学生思维能力开始发展的时期,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保证学生对于每一道习题都有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进行下一步思考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提示,并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困境,从而使学生再遇到这种问题时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于实践。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学生学会知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新课改提出要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有效地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比如商品打折、买哪个产品更便宜等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还可以把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方便学生理解。
3.注重学生德与智的共同发展。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人们能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还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小学属于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小学数学虽然属于培养思维的课程,但其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新课改所提出的新课题,改革教学方法,适应时代潮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过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模式。目前大部分小学已经安装多媒体设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有部分较为抽象的知识,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在面对问题时更多的是通过具体思维来把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怎么计算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图形进行分解。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个三角形,告诉学生其内角和为180°,再为学生展示四边形,通过多媒体将四边形拆分,便可以让学生发现四边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其内角和是两个三角形内角之和,为360°,按照同样的步骤为学生分解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并将这些图形内角和的计算过程整合为一个表格,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形感知,便可以发现规律,得出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这种直观有趣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将PPT发到微信、QQ群,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方便。
2.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小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如果教师可以深入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游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因数与倍数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进行活动。教师要提前为学生讲解倍数的知识点,并制作数字卡片,让每个学生贴在身上,教师为学生讲解游戏规则,然后开始游戏,当教师说五的倍数时,学生便可以抓所贴数字符合要求的同学,抓到别人的同学积一分,被抓住的同学扣一分,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对积分排名靠前的学生予以奖励,让排名靠后的学生为大家表演节目,教师还要分析学生排名靠后的具体原因,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与鼓励。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教师也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3.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小学生处于思维能力发展初期,对于部分较难的题目还不能在头脑中进行构思,这时教师可以把题目模拟成现实的情境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比如在遇到计算哪条路程最近的题目时,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同学作为地标,并用粉笔连接地标画出路线,然后让学生实际感受进行测量,从而发现哪条路最短。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感受明白了“两点之間,线段最短”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实际锻炼,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新要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运用现代化技术,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战攀.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学周刊,2019(17):40.
[2]王春明.立足新课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