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北金代民间演剧史料述略

2020-09-10 07:22沙岚
今古文创 2020年15期

【摘要】 金代时期,豫西北是汴京沿黄河至平阳的必经之区域,亦是汴京戏剧向平阳戏剧流播的重要区域。豫西北存现的金代时期诸如大曲类、杂剧类及社火傀儡类等民间戏剧史料及文物,说明了其时此域民间戏剧扮演的多样性和普遍性,这些戏剧文物和史料可补此域金代民间演剧文献之阙如,同时亦为考察和研究汴京戏剧向周边流播提供注释。

【关键词】 豫西北;金代时期;戏剧史料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5-0082-02

一、引子

豫西北古谓覃怀,位于太行山南麓,宋为怀州属河北西路,金谓怀州,与地处太行之北的泽州、平阳,同属河东南路。 仅此可窥怀州、河东两地交通之貌,即由怀、孟,越太行,跨泽州可入平阳。靖康二年(1127年),金灭北宋,将宫廷及权贵家妓杂剧艺人及其他艺人等数千人掳掠,经由此路押往燕云。而在返途中,大量艺人有逃离现象,这些逃脱的原本隶属于宫廷及教坊、勾栏的艺人于当地的民俗、社日等祭祀中以艺搏食,成为河东南路区域戏剧扮演的生力军,使得此域的民间戏剧搬演进入繁荣期,并深入到民众生活之中,受到民众喜爱。从豫西北出土角色齐全的宋杂剧砖雕等戏剧文物及金代民间戏剧史料及文物,为此域民间戏剧搬演做了有益的注释。依笔者目力所及,豫西北出土的金代民间戏剧史料含杂剧大曲类、杂剧类及民间社火傀儡类等内容,说明了其时民间演剧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二、杂剧大曲

大曲是一种包含有器乐、声乐和舞蹈的大型乐舞形式。其规模庞大、段落繁复。“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指(拍)、杀衮,始成一曲,此谓大遍。”豫西北金代大曲类戏剧史料有乐亦有舞。

1973年初冬焦作王庄出土金承安四年(1199年)墓葬,其墓室西壁为杂剧大曲舞蹈图,图面高56厘米,宽111厘米。整个图面分为三部分:左面五人分立于一大鼓前后,鼓前四人皆穿长袍,腰系革带。其中一人持节板,头戴无脚幞头,着圆领宽袖长袍;一人执觱篥劲吹,头戴无脚幞头,着圆领宽袖长袍;另两人头裹无脚幞头,着圆领窄袖长袍,各执手鼓一具,作击打状。鼓后一人头扎软巾,身着圆领窄袖袍服,腰革带,双手执鼓槌作打击状。中间二人做舞态。左者头戴花脚幞头,着圆领四䙆衫,两鬓插花饰,腰系帛带,两臂绞袖甩于背,左膝向前提起,曲右膝作舞式;右面一人头裹花脚幞头,着圆领长袍束带,二者四目相向而舞。图右四人,前二人头戴无脚幞头,着圆领宽袖长袍,腰前皆挎鼓;后边二人,头戴展脚幞头,着圆领宽袖长袍,腰系帛带,均执觱篥欲做吹奏状。无独有偶,1981年修武史平陵村出土金代石棺,其棺板上亦刻有一副杂剧大曲线刻图。此图宽约110厘米,高约50厘米,与金承安四年杂剧大曲舞蹈图极其相似,似一人而为。二图所不同之处在于修武杂剧舞蹈大曲图画面与焦作大曲图相反,且图中人物为12人,中央有“小石调嘉庆乐”六字。二图中的对舞为大曲舞旋中的一种。《东京梦华录》卷九之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载:“三台舞旋,多是雷中庆。其余乐人舞者,诨裹宽衫。惟中庆有官,故展裹。舞曲破攧前一遍。舞者入场,至歇拍,续一人入场,对舞数拍。前舞者退。独后舞者终其曲,谓之舞末”。对舞在歇拍时表演。【小石调·嘉庆乐】在《宋史·乐志十七》中有载。“所奏凡十八调、四十大曲:一曰正宫调,其曲三,曰梁州、瀛府、齐天乐;二曰中吕宫,其曲二,曰万年欢、剑器……十曰小石调,其曲二,曰胡湄渭、嘉庆乐……”而偏重于歌舞叙事杂剧大曲《嘉庆乐》在《武林旧事》(卷第十)有载,全名《老孤嘉庆乐》。豫西北出土的金杂剧大曲史料所绘对舞及用乐调式、曲牌,说明金杂剧大曲承宋而来。

豫西北出土的杂剧大曲类民间戏剧文物,出场人物简繁不一,从四人、五人、七人、九人到十二人不等,说明了此域其时杂剧大曲扮演的舞蹈特性及演出形式的多样性。

三、杂剧

金代杂剧沿袭宋之杂剧,其含有“杂戏”之意。“宋金以前杂剧院本,今无一存。有自其目观之,其结构与后世戏曲迥异,故谓之古剧。古剧者,非尽纯正之剧,而兼有竞技游戏在其中”“宋金之所谓杂剧院本者,其中有滑稽戏、有正杂剧,有艳段,有杂班,又有种种技艺游戏”,属于一个庞杂、丰富的艺术综合体,处于由原始自然状态下的民间戏剧艺术向成熟的戏曲发展的阶段。

1973年焦作西冯封村出土金墓,其墓室嵌有杂剧砖雕五块。其一头戴皂吏帽,着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帛带,右手后摆,左手前伸握腰带;其二头戴无脚幞头,着圆领窄袖长袍,束帛带,左手持一短棒(已残),右手举于胸前,握杆状物(为羽扇之类),右腿迈出,作踏步;其三头戴展脚幞头(翅脚已佚),着圆领宽袖长袍,腰系帛带,双手持笏(已佚)捧于胸;其四笑口大咧,头戴圆顶小帽,作圆领窄袖长袍,双袖捋至肘,束带着靴,双手拱于胸前作叉手状,前奔作趋跄状;其五头戴软脚幞头(翅脚已佚),着圆领窄袖长袍,束带着靴,身体微向前倾,左手于腰前握一板状物,右手抬起,拇食指入口打呼哨。这五个杂剧角色可从宋人文献中得到印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吩咐,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装孤。” 这种五人三段式的杂剧演出,是戏曲发展史的一大突破。以内容而言把故事表演作为演出的主体,以角色而言又添装孤,宋杂剧五个固定角色形成。豫西北的金人演剧沿袭宋人,上述其二手持杆状物者当为引戏色,其三双手持笏者当为装孤色,其四笑口大咧作趋跄状当为副净色,其五持板状物打呼哨者当为副末色,而其一戴皂吏帽,着圆领窄袖长袍,右手后摆,左手前伸握腰带者当为末泥色无疑。这种以偏重说白故事事务的滑稽杂剧,直接继承了唐代参军戏的插科打诨、滑稽调笑的艺术风格,在宋金杂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豫西北金代戏剧因宋而来,时人喜爱倍加,以至于形成人死將杂剧俑陪葬的习惯。出土的金代杂剧文物可证明这一点,同时亦足以证明此域民间演剧的普遍性。

四、社火傀儡杂剧

金人押解宋代诸色艺人北返,途中艺人不断逃离而散落于沿途区域,他们以艺搏食活跃于当地民间祭祀活动中。这些技艺高超的艺人和当地民间艺人一起紧密结合民间民俗活动,形成独特的社火傀儡杂剧进而融入民间戏剧搬演之中。

1973年焦作西冯封村出土金墓,在墓后室普柏枋以上的拱眼壁间镶嵌僧俑一人。此俑光头,项挂佛珠,着僧衣,腰束丝带,足蹬圆口鞋。右手前伸,左袖后甩,右腿翘起做跳跃姿态,呈舞蹈状。扮作僧人表演是《耍和尚》或《舞鲍老》的形象,属于傀儡戏剧范畴。民间跳社火扮僧人起于宋,明清流传。宋代社火中多有此内容。《武林旧事》载“大小斫刀鲍老”“交衮鲍老”“耍和尚”等傀儡形式。《耍和尚》或《舞鲍老》是一种滑稽傀儡表演,但具体跳法文献不载,今已不可祥知,但从此俑可窥其定格造型,此造型应为《耍和尚》或《舞鲍老》代表性舞蹈造型,《耍和尚》或《舞鲍老》成为金代豫西北民间社火傀儡扮演的文化现象。至明清时《耍和尚》表演形式演变为两人的相互逗弄及谐谑的滑稽戏剧。墓室除镶嵌僧俑一人外,尚有假面童俑七人。其一秃顶,下梳双总髻,上身着短袖齐胸衫,腹系绣花兜,腰系带,下身着短裙,右肩扛旗,左手抚旗穗,右脚后提起,作踏舞状;其二秃顶,下梳双总髻,上身裸露饰以彩带并打结于腰间,下身着短裙,蹬软靴,肩负长瓜,右手握拳甩臂,右脚后抬起,作踏舞状;其三顶梳双总髻,上身裸露,左肩饰以彩带于腰间打蝴蝶结,下身着短裙,左臂夹鼓右臂击打,左脚后抬起,作踏舞状;其四头扎双总髻,上身着短袖齐胸衫饰以彩带,下身着短裙,着软靴,双手持笛做吹奏状,两腿跳跃起舞;其五秃顶梳双总髻,颈戴项圈,着短衫,腰系彩带,下身着短裙,蹬软靴,双手持拍板于胸前,跳跃起舞作踏舞状;其六梳双总髻,颈戴项圈,着短袖齐胸衫,腹系绣花兜,腰系带,下身着短裙,左臂上屈,肩扛方牌,右臂下屈,作踏舞状;其七梳双总髻,颈戴项圈,着短衫,手腕戴手镯,下身着短裙,左肩扛长柄伞,右手提腰带作踏舞状。这组舞俑以少年儿童为表演主体,各人踏足而舞,有执手鼓、笛、拍板者,有肩扛长瓜、旗、方牌者,是典型的社火舞队《村田乐》常见的内容和装饰。《村田乐》在《梦粱录》卷一“元宵”条目和《武林旧事》“舞队”条目,皆有载。执手鼓、笛、拍板者并非伴奏人员,而是社火中的表演者。豫西北西冯封金代社火傀儡雕砖俑生动呈示了宋金社火舞队《耍和尚》与《村田乐》的表演形态和基本内容。

五、结语

宋金时期,谓之怀州的豫西北与地处太行之北的泽州、平阳,同属河东南路,而其时汴京和河东则是杂剧兴盛之域。靖康之难后,随金人渡黄河经豫西北越太行,再折西沿潞泽州、平阳而达云中的宫廷及教坊诸色艺人,与沿途区域的民间艺人一起为沿途区域的戏剧搬演贡献了智慧与技艺,使汴京杂剧搬演与民间演剧相得益彰,而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演出形态而言,出土的豫西北金代民间戏剧因袭宋代戏剧,而宋金杂剧则是承袭唐宋戏剧链接元代成熟杂剧的中间环节,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豫西北出土的金代杂剧大曲、社火傀儡、杂剧等戏剧文物为此域金代民间戏剧扮演的普遍性及多样性做了有益注释,亦为金代杂剧演出之角色、音乐等情况作了忠实记录。尽管杂剧大曲、社火傀儡等艺术形式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杂剧,但这些艺术形式必然受到杂剧的影响,反过来也会给宋金及元杂剧的演进以推动。诸多戏剧艺术形式的融合与交流,共同勾勒出豫西北戏剧扮演的历史现场。

作者简介:

沙岚,女,河南人,硕士学历,河南廣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及民间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