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铁男 孙成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6-030-02
摘要 在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愈加困难的背景下,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加快体育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向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本文在分析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专业设置、打造品牌特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实践教学方式等途径和对策,以期为体育专业转型发展事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 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民素质的不断提升、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建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的方向。在思想意识提升的同时,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新时代背景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优异的条件基础,也提出了新要求。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发展驱动模式已发生了改变,即由以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模式转变为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需求驱动模式。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向应用型人才目标转型。在此背景下,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转型发展也势在必行。研究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发展的现状、分析转型发展的重要性、探索转型发展途径,对于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一、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关于体育专业转型发展,大多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已具有明确的思想意识,但实践力度还不够,体育专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专业特色不够突出
当前我国本科院校体育专业主要有运动训练专业、体育保健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等,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开设较多的为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其他专业开设的则较少。这使得这些院校体育专业设置单一,缺乏基于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大数据分析后的科学合理性。而专业特色也不够突出,特色项目的开展较为匮乏,这使得体育专业本身缺乏活力,不利于传统的、特色的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阻碍了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转型发展与创新。
(二)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师是教育实践工作的执行者,师资队伍素质水平、专业能力影响着体育专业教育质量,也决定着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发展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然而目前来看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滞后现象,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缺乏高学历体育教育工作者、缺乏集体育专业技能与教育工作素质于一身的全能型体育教师。此外,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师本身的转型发展也存在欠缺,影响了体育专业转型发展的所能达到的目标和可持续性。
(三)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方式缺乏创新
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除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必修课外,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出于本专业就业能力提升需要的课程设置较少,如滑雪这一地域特色明显的运动项目由于场地等限制,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却开设的较少。教学实践方式目前大多新建本科院校还是以实习期实践、在竞赛中实践为主,体育专业社会实践方式缺乏创新、缺乏多样化发展,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影响其就业工作。
二、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一)体育专业毕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决定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必须转型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综合素质水平高、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强的大学毕业人才。道德品质方面,要求体育专业毕业生除基本的文明礼貌和对工作的尽职尽责,还应有不怕吃苦、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综合素质方面,要求体育专业毕业生具有管理组织能力,能够进行训练、竞赛的组织协调,进行专项教学和实践指导,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专业技术方面,要求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既能胜任教学训练工作、有较为突出的专项能力,也能掌握除本专业以外的几项其他运动项目技能。可见,体育专业毕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决定了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必须转型发展,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必须调整教学目标,培养一专多长、职业素质水平较高的体育专业人才。
(二)学生的自我提升诉求决定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必须转型发展
调查发现,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多都设置了体育专业,而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正在逐年递增,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自我提升诉求也越发强烈,他们越发注重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到人际沟通、组织管理能力都力求达到更高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增加自身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为毕业后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学生的自我提升诉求要求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必须转型发展。
三、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发展的途径
根据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中的问题,可以选择优化专业设置打造体育专业品牌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途径来推动和优化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转型发展。
(一)优化专业设置,打造体育专业品牌特色
優化专业设置即通过大数据分析科学设置专业、均衡发展教学。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置就业前景好的、在自身条件基础上利于开展的专业。高校应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专业,如充分发挥校域优势开展滑冰、滑雪、冰球、冰壶等运动项目教学,打造冰雪特色,推进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此外,应适当开展黑龙江特色民族民俗体育项目,如满族的珍珠球、赫哲族的叉草球、鄂伦春族的萨满舞、鄂温克族的枢体能等,这些项目的教学不但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体育专业教学内容多样化,为体育专业转型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是教学实践的执行者,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一批具有专业实践经验和能力的高素质教师是基本保障。高校应在青年教师人才引进、在职教师培养、教师评价优化三个环节严格把控、提升教师队伍综合能力水平,优化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统筹兼顾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打造一支已转型人才构成的师资队伍,推动体育专业转型发展。
(三)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与校外机构合作育人
体育专业与其他学科相比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后旨在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创新人才为目标。因此,体育专业的转型发展与教学实践秘不可分,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加强与校外机构合作势在必行。高校可以寻求政府帮助,充分开发利用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为教学实践提供条件。高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既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市场需求,也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增加就业率。高校与轮滑协会、滑雪协会、体育舞蹈协会、冰球联盟、武术协会等各类行业机构合作,可以获得专业技术、设施设备等的支持,拓宽育人渠道,对于多样化实践教学的开展具有诸多益处。
(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让体育专业转型可持续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持续改进的动力和保障,只有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使体育专业转型发展持续进行。目前教学评价主要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而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以科研、论文等为硬性指标,對学生的评价则主要是期末成绩,这样的评价模式无疑是有所欠缺的。高校应加强评价的人本化和持续性,即教师评价中应加入学生评价、教师互评等,而学生的评价应加入日常表现、学习态度、技能进步情况等,还可以建立网络平台,定期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由企业反馈评价结果,为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和创新动力。
四、结语
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发展社会经济建设所求人才的市场需求,也是大学生自我提升的诉求。在认清目前体育专业转型发展中的问题的基础上,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途径促进体育专业转型发展,争取培育出知识面广、专业技术水平高、创新实践能力强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成业.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发展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212-213.
[2]张杨.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目标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3(29):31,73.
[3]王军,梁陈,程万军,李波,张宏宇.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科技网,2019(20):70.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