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20年8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该《意见》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等八个方面提出了37项举措,全方位推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在此背景下,大多数学校都开始探索体教融合的有效模式,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足,体教融合的效果显现没有达到预期。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对体教融合的途径进行积极探索,提出了有创新性的教学观念、建立合作以及学习融合机制的方法。
关键词 体教融合 教学观念 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8-064-01
一、引言
体教融合,是一种为实现体育领域的“中国梦”而将教育体系与体育体系进行高层次融合的一种尝试。体教融合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科学性,有利于青少年的终生健康。但在目前阶段,体教融合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体育教学观念落后、训练刻板,组织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以及体制僵化等问题。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对其解决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去更新传统观念,建立更科学的合作机制,设置学习融合机制,以及建立健全资金融合机制等,以期为有效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素质提供帮助,为我国成为体育强国助力[1]。
二、体教融合的重要价值
(一)体教融合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
体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它主要是通过增强学生的体育素质为手段,将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在这种模式下,被培养的青少年既是学生,也是体育健儿,他们在既掌握体育技能的基础上,又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切实实现全面发展。
(二)体教融合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
只有拥有高效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过程,才有助于推动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此之中,训练人员以及配套的保障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就成为人才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就现在而言,单一的体育系统培养出来的训练员,他们所组织开展的训练的方法也是非常单一的,缺乏创新性和整合性,这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体育人才的训练水平较低、训练效率不高等。然而在体育和教学进行融合之后,有一大批具有深厚体育理论知识和经验的教师来到学校中,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化的体育能力培养,这无疑增强了学校体育训练的有效性[2]
(三)体教融合有利于青少年的终身健康
现如今,全世界的人们都面临着缺乏运动的问题。根据这个社会大现象,体教融合也更有利于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体质。目前,体教融合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环节上都有了较大改革,当两者进行全面融合之后,不仅能使文化课方面有很大提高,也能使体育课的质量得到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现今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体育健身的意识也有所提高。开展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与青少年达成共识,从而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体育的意义,并逐渐形成终身健康的意识。
(四)更新传统观念,提高体教融合水平
我们要拥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这是人才全面发展和体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我国的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都要努力去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具体则要求各级各类教育体系要及时更新管理思想,摒弃过往唯分数论的思维,重视体育教育,让体育课真正发挥其价值,让青少年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另外,还要增强教育者对培养体育人才的认识,努力把体育训练融入课内和课外的学生生活中。高等院校还要以健身育人和夺标育人为目标去促进竞技体育和体育教学的全方位、多层次地融合,还要在教学师资方面进行严格把控,筛选出更加优秀的教师开展教学,以最终实现人才和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三、结语
现如今,随着我国体育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工作也获得了更多重视,并且我们对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从过去的唯金牌论转移到提高全民健康素質上。体教融合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体育强国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把青少年吸引到运动场上。当然,体教融合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个过程,需要国家诸多部门的关注与协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体育领域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席正阳,刘小棉,郝海龙,等.体教融合,学校体育如何改革[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12):31-34.
[2]孙慧峰,史永.体教融合模式下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39(06):105-110.
[3]王旭勇.体教融合的当下价值及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07):93-94.
王旭鑫 延边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