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2020-09-10 07:22王华娟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问题及对策小学语文

王华娟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朗读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来加深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语感,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的理解能力。但在朗读教学过程当中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当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高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99

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意思就是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对于书本上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需要学生经过反复的朗读,从朗读当中领会文章传递的情感以及相应的主题思想。这句话也足以体现出了朗读的重要性,然而在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想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朗读能力,教师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的时间少

在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多教师仅仅注重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因为教师认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正需要大量的词语积累来不断地帮助他们增强对于相关事物的理解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用来给学生具体分析相应词语的意思以及如何记忆这些词语,而给予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教学时间却非常的少。这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于许多词语只会书写而不懂得它的具体正确的读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朗读时间少是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朗读的面很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仅仅只会要求学生把本节课的一些陌生词语和精彩的语文文章片段进行朗读。除此之外,教师并不会给学生安排额外的朗读作业以及给学生分享额外的精彩读物。而学生在小学学习的过程当中,由于接触正式学习的时间很短,所以他们缺乏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搜寻课外优秀读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的讲解以及相应朗读教学内容的安排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而教师仅仅只对课本上的一些教学内容进行朗读教学,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朗读的知识面变得非常的窄,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三)朗读教学方式机械死板,学生朗读兴趣低下

在小學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所采取的朗读教学方式通常是由教师进行课堂领读、学生进行课堂领读或者学生进行自主朗读学习。运用这样的朗读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会造成教学的课堂变得十分的枯燥,而学生在课堂上机械的跟着教师或者同学进行朗读的时候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的低下。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通常会根据自己脑海中所形成的惯性思维来对相应的词语进行跟读,并没有在脑海当中对于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和记忆,因此,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习的效率变得十分的低下。而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朗读的教学方式也会造成许多学生利用课堂自由朗读的时间来浑水摸鱼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一些事情,从而使得课堂朗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无法得到实现。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安排充足的朗读时间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应当明白对于相关词语的讲解和记忆离不开所有感官器官的互相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对于词语的教学和学习则需要调动学生的眼、口、手、嘴来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只有在朗读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语感,学生才不会变成语文学习的哑巴,只有教师在课堂当中注重朗读教学,才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明白相关词语的意思以及懂得这些词语的读音,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的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合理的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不应该一味的只注重教授学生词语的书写,而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安排充足的朗读教学时间,教授学生对于相关词语和课文文章读音的正确朗读,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语感。

(二)扩展学生的朗读面,不断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教学,更多的是要求教师不断地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知识来帮助他们进行相应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而处于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欲望通常都是非常强烈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扩展学生的朗读面,不断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根据文章的教学内容来节选一些比较经典的著作来为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教授学生具体的朗读技巧,如什么时候应当进行停顿,什么时候情感应当表现得更加的热烈。而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到更多的课文朗读读物,不断地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够通过教师的朗读教学来明白具体朗读的技巧,从而不断满足他们自身的学习需要。

(三)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提高,他们才会自觉地去探索知识,从而不断地增强对于这些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而只有学生对于知识拥有足够的了解,他们才能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改变之前传统的课堂朗读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一些小型的朗读比赛,让学生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或者课余时间自行的对相关的参赛内容进行准备,在准备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使得他们学习得更加的主动和自觉。而朗读比赛的竞争感也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加的高涨,从而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朗读时间少、朗读知识面窄、朗读教学方式过于机械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合理地安排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安排充足的朗读时间。同时教师也应当根据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扩展相应的朗读读物,不断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增强他们的朗读知识面。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课堂朗读教学的时候也可以举办一些小型的朗诵比赛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参考文献

[1]谢芳.小学语文教育应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J].消费导刊,2014(12):267-267.

[2]徐红梅,周涛.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J].才智(23):64.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问题及对策小学语文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