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2020-09-10 07:22钟志勇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题小学语文策略

钟志勇

【摘    要】语文作为我国基础学科,基于我国汉语沟通的基础上语文学科在我国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其重要性,本章即基于小学语文的重要性,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相应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71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的学习情况会影响今后语文学习的展开。语文学习主要是积累的过程,所以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所得。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新理念、新教学方式及新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已经在教学成效上做出了不少改变,但是在教学展开中仍不可避免的存在问题,下述即简要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相应策略分析,以此更好的服务学生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在教学开展中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备课环节及教学课堂实践环节,明确教学目标可以有效保障教学开展的大方向正确,同时提高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及效率。深入探究当下小学阶段语文教學区别于初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存情况,可以发现当下小学语文有别于初高中语文教学突出的考核性,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标倡导的人文化、素质化指导下对学生而言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减负”,初中语文对于学生初升高而言是重要的考核科目,高考语文更是占分比较大的基础性科目,而小学语文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相对而言的考核性明显较弱。从而导致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开展长时间一成不变,主要体现在更新的教材研究不深入、备课不到位等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缺少紧迫感和一定的责任感,因此缺乏深入研究及改变现状的决心,而以往的备课内容及教学重点与不断更新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联系不够紧密,由此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偏离既定目标。

2.课堂教学进行中缺少互动,学生表达欲不强烈。小学阶段学生局限于其心智成熟程度及表达方式,在课堂上的表达欲不强烈,同时教师在教学开展中出现师生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混乱,由此教师在教学展开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感受,同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割裂了师生之间应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这一绝对权威对学生会产生震慑性,在避免了学生课堂捣乱的同时也压抑了课堂中学生原有的活泼性,由此学生对教师会产生惧怕心理导致疏远,师生关系的疏远会影响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开展中的接触情况,从而会导致教师不能有效的与学生学习生活之外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对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等了解也不够全面,使课堂互动无法良好的进行。

3.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缺少创新。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于其他抽象逻辑性的学科,语文学科在实践中的实用性很强,对于学生而言,应有的语文教学应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缺少创新,一方面在教学设计层面缺少课本与实际的联系,另一方面,教学缺少创新,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各方面,例如,在当下教育体系中小学语文教学大多使用的人教版教材,而观察人教版教材内容尽管在近几年进行了几次不同程度上的改动,但是大多内容是一直缺少创新的,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内容中的《乌鸦喝水》《司马光》两文,在文章内容及表达深意上毫无创新。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下大多语文教学课堂仍沿用了传统教学模式,缺乏教育观念的创新,没有将教学内容和时代变化结合在一定,这种创新的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创造力。

二、应对问题提出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贯彻于教学开展的各个环节,为教学更好的开展服务。首先,教师应明确教学政策、指导方针等变化,积极响应教育政策;其次,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对教学开展的内容有全面的掌握,然后利用自身的职业技能进行有效知识整合,完善备课内容,做到科学合理备课;再者,在课堂展开过程中关注实际的课堂效果,灵活调整课堂节奏,对偏离既有教学目标的教学安排进行及时的调整,保障教学开展中教学目标的实现;最后,在教学反馈中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教学的展开终究是服务于学生学习,所以教学服务对象不能偏离学生。

2.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进行有效互动激发学生表达欲。新课程改革下对师生关系进行了更清晰的定位,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应明确师生之间的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开展中居主导地位,其工作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因此,教学实践中要通过互动形式避免教师的“一言堂”,通过提问、交换意见等形式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投入学习,从而有效避免了学生在课堂发呆、走神等现象,同时,有效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帮助学生在课上对自我意见进行表述,这不仅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也是一种释放。

3.创新教育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教师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式教学等,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对传统教学课堂进行有效改造,新时代下更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应该是活泼、信息化、合理科学的,因此,教学开展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对有益于教学开展的新事物采取包容接受的态度,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地创新教育。同时学校应支持教师的不断学习和进步,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也可以利用教学交流、公开课开展、外出培训学习等形式帮助教师更多的在实践中取长补短,不断地摒弃自身教学能力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是语文教育体系中关键的培养阶段,这一阶段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综合成长性,对待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应积极的探究其缘由,客观看待问题存在对学生学习发展造成的阻碍影响,从而不断完善课堂教学,革新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以望通过教师与学校的协力配合解决问题、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清岚.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上),2019,(8):89,91.

[2]梁爱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软件(电子版),2019,(10):147.

猜你喜欢
问题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