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背景下量词“节”的研究

2020-09-10 07:22赵陟昕
今古文创 2020年14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量词

【摘要】 本文先对“节”的量词用法进行语义溯源,然后对BCC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检索,归纳整理出能够用量词“节”称量的名词并进行分类。再利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范畴化与家族相似性原则、突显原则和隐喻理论对量词“节”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 量词“节”;名量搭配;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4-0095-02

汉语量词种类繁杂,数量众多,但在其他语系,尤其是印欧语系中,几乎没有与汉语量词相关的用法。汉语为母语者可以根据语言习得过程中形成的语感和多年文化积累正确使用量词,但对于非汉语母语者来说,工具书和教材中的解释往往不够明确和全面,学汉语时常常会觉得使用量词没有明确的标准可循。怎样将量词的用法由“意会”变为“言传”,是学术界一直探索和研究的方向,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思路。量词“节”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因为使用率相较于其他常用个体量词偏低,所以得到的关注较少。本文通过对语料的检索,整理归纳出量词“节”的名词搭配及特点,并依据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一、“节”作为量词的起源

《说文解字》中“节”的解释为“竹约也,从竹,即声。”“节”的本义为名词“竹节”,演变出量词用法后仍然保留着原有的意义特征,这种特征使得它在称量其他事物时,往往会选择那些与本义特征类似的对象。经叶桂郴,李鸣镝(2008)考察,先秦两汉时期“节”就开始作量词使用了,主要称量竹子和音乐的片段,如:初有女子浣于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唐宋以后称量对象由音乐片段延伸到文字的一段,并且开始涉及抽象领域,如:数刻叟所陈,凡数十节,备究时病。(《唐摭言》)明清时代“节”在称量事物上取代“段”的地位,如:西门庆把李瓶儿要嫁一节,从头至尾说一通。(《金瓶梅·第十六回》)

二、量词“节”与名词的搭配情况

在汉语中,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具有一定的认知理據,所以分析量词的用法一定要看能够与其搭配的名词。通过在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中检索出的若干包括量词“节”的语料,提取其指称对象,整理归纳后分为如下几类:

A:竹子、甘蔗、藕、手指、骨头、触角

这类名词都是细长柱状、体积较小的物体,天然具有均匀成段的特点,节与节之间界限分明,每节属于整体,但又可以独立成段,是最接近“节”原始义的事物。又可以细分为两小类:第一小类是自然均匀分段的植物,如:竹子、藕、甘蔗。第二小类是人或动物身体器官中的一部分,如:手指、骨头和触角,都是由骨节、关节等组织将两段以上部件较为均匀地连接而成。

B:车厢、梯子、栏杆、台阶、天线塔

这类词也是长条形物体,但一般体积较大,而且不一定是柱状。也可以细分为两小类:第一小类是由多部分均匀组合成的大型交通工具,比如:地铁、火车、高铁等,这些交通工具的车厢都是大小一致的长条状柱形物体。第二小类是具有均匀组合特点的建筑类名词,比如:梯子、护栏、台阶、天线塔等。

C:课、训练、比赛

这类名词是用时间表达出的抽象概念。使用时会用统一的时间划分,常以多个个体组合排列的形式出现。比如:一节40分钟的科普课、几节专业的训练、前两节比赛等。

D:文章、诗、故事、小说、翻译、戏、乐曲、歌词、文字、话、对话、补充、运动

这类名词与文学文字、艺术体育有关,而且在各自的体裁或构成上都具有分段性的特征,通常都会分章节,比例较为均匀。文学作品中的标题“第X章”之下常设“第X节”。需要注意的是“文字”“话”“对话”和“补充”本身不一定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一般也可以用“段”来指称,表示整体中的一部分。此外,可归为此类的体育名词必须是由一套固定的动作分成几个环节来依次进行的,每个环节有均等的节拍时常,使用时可以选择某一节或者几节进行,具有独立性,比如:体操、健身操、保健操、伸展运动等。

E:电池、柜台、水管

这几个名词既可以独立出现,也可以由多个组合成一个整体,一般在最开始或者大多数情况由多个组合的形式出现,可搭配量词不唯一。

另外,“节”还有一种用法,不针对特定名词。事物本身是一个整体,且多为细长条状,经过外力的作用,使其较规律均匀地分解成几个部分,表达分解之后的形态特点。即主要称量被切分的事物,但是该事物被切分前往往具有自然的、相对完整的意味。如:

我们摘下干的丝瓜,将它剥皮,显出它轻松干燥坚实的纤维,母亲把它切成一节一节的,成为我们终年使用的“丝瓜布”。

他把手里拿的一根很粗的树枝,一节一节地折断。

综合以上的语料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名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形态上多为长条状的柱形物体,天然或者可以通过组合拆分具备均匀分段的特点,而且在语用中强调各部分的独立性。

三、认知视角下量词“节”的语义分析

个体量词大多来源于事物本身的名词,即便是经过历史演变后有了其他引申的含义和用法,但依然会形成一个固定的称量对象的性状特征。人看到一个量词后大脑中便会产生特有的认知特征,描述一个事物时,也会通过认知对其进行概括分类,从而找到最合适的量词。所以从认知视角来看,量词实际上是人们对事物分类的结果。

(一)范畴化与家族相似性原则

人类大脑的记忆和认知能力有限,不能给世界上所有事物都配置特有的量词,所以人们在遇到未知的事物时,往往会提取出该事物的特点和属性,并从已有的经验和认知中搜索与之相似、相关的已知事物,把未知事物归到已知类,这个过程也就是将事物范畴化的过程。

每个量词搭配的名词都属于同一个范畴,往往存在一些共同特点,即家族相似性。那些最普遍、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名词被称作认知原型,在量名搭配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每个量词范畴都有不同的认知原型和家族相似性。量词“节”的认知原型是竹子这样细长均匀成段,有独立性的柱状事物。量词的范畴化从中心成员逐渐往外向边缘成员扩展引申,之后“节”逐渐开始使用在音乐、文字中,再引申到车厢、梯子、电池等。能够用“节”修饰的柱状电池看似不符合“均匀成段”的特点,但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电池往往是几节连成一串使用的,后来电池可以单用或并列摆放,因为其最初的认知原型符合家族相似性的要求,所以可以说“一节电池”。不同的家族之间交叉重叠,相互联系,有一些名词可以由多个量词修饰,比如量词“根”和“节”都用于修饰细长的事物,都可以用做“管子”的量词,但“一根管子”強调的是管子的形态和整体性,“一节管子”强调的是独立性。

(二)突显原理

每个事物的属性都是多面的,不可能符合量词称量的所有要求,这时候就体现出了认知语言学中的突显原则。只有某些“普遍”的属性可以被认为是突出到足以被突显的,而另一些属性则不是。在认知语言学中,一个事物在认知过程中被突显的部分为图形,是人们主要感知到的讯号,在信息处理中也最容易被提取和储存。而其他不被突显的部分就是背景,往往不会被视为重点关注的对象。人们在关注“一节竹子”时,通常是以一整根竹子为背景的,所以用“节”称量的事物往往有“以细长的柱体为背景”的特点。而且因为竹子分节的长度均匀,所以还突显了“分段均匀”的特点。典型代表“藕”“甘蔗”“车厢”等事物都符合这两个突显特点。

(三)隐喻

从认知视角看,隐喻是把源概念的结构映射到目标概念上,转移了整个认知模型的结构、内部关系或逻辑。“课”是量词“节”常见的修饰对象,但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倾向于把抽象的、难于把握的事物以相似性为基础隐喻成具体的、容易把握的事物。“课”通常都会用时间来体现,比如:一节课45分钟,所以是以时间这个无限延伸的线性概念为背景的。课程表中会记录一定时间内的课程安排,每个课程都是以均等的时间排布,将抽象化为“可控”,便可以用“节”来修饰。

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去解释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歇后语“芝麻开花——节节高”字面上解释是芝麻开花时会从下往上逐渐开放。但日常使用时人们一般都不会使用它的字面义,而是常用来形容对步步高升,生活越过越好的良好期盼和祝愿。由于两者在本义和认知心理上的相似,于是便转移了部分语义特征,给看似简单的表达赋予了深层的语义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了解量词“节”常见的名词搭配与特征,对其用法有一个较为清晰、直观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大脑会根据家族相似性和突显原则对事物特点进行提取归类,将新事物划分到相应的认知类别之中。通过隐喻,还可以不断拓展,用于称量更加抽象的事物。从认知上理解量词的使用条件,有助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量词与名词搭配的核心规律,使其不仅可以使用学过的词,还能够根据认知规律说出其他正确的称量搭配,真正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叶桂郴,李鸣镝.一组表示事物切分结果的量词“段”“节”“截”的历时考察[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3]荀恩东,饶高琦,肖晓悦,臧娇娇.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语料库语言学,2016,(1).

[4]牛巧红.第二语言教学视角下的名量词“节”“段”“截”的认知研究[J].郑州师范教育,2016,(03).

作者简介:

赵陟昕,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沈阳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量词
量词如何巧区分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我的“量词”朋友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探索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量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