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
【摘要】 钢琴演奏不仅是一种技巧性的探究活动,更是一项艺术性的审美行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美学因素,所以钢琴作品演奏呈现出深厚的美学特征。因而,作为钢琴演奏者来说,探寻钢琴演奏中的美学内涵和审美价值,对于钢琴作品完美的二度艺术创作非常的重要。钢琴作品本身就具备了深厚的美学价值,在动态的演奏实践中彰显了丰富的美学表现力和感染力,塑造了深刻的审美意境。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对于钢琴演奏的美学体验,认为钢琴演奏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新性、时代性、艺术性这三个主要的方面,也是钢琴作品演奏美学体现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主要针对钢琴演奏的三个方面的美学体现进行全面的论述,希望能对钢琴演奏的审美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钢琴演奏;美学;特征;体现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4-0072-02
钢琴演奏既是一种技术性的表演,也是一种艺术性的创作,所以钢琴作品呈现兼具技术性和艺术性,打造了鲜明的美学品格。钢琴演奏不仅是对音乐作品的丰富演绎,还是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实践,更是对音乐作品美的表现。我们知道,钢琴演奏是在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融入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独到见解,以及在满足聆听者的审美期望和审美品位上,通过演奏者专业性、技术性的演奏技巧,进行钢琴作品艺术性的美学展示。
因此,钢琴作品的演奏过程,可以说既具有技术性,又具有审美性,充满了丰富的审美享受。所以,对钢琴作品演奏中审美体现的全面探究,将更进一步的彰显钢琴艺术丰富的审美内涵,对于展现钢琴作品与众不同的艺术审美具有显著的作用。
一、钢琴作品演奏的创新性体现
创新性是钢琴演奏的重要美学体现。众所周知,作曲家在进行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时,注入了特定的寓意和丰富的情感,并结合创作时期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人文情怀、个人经历、音乐技能等多方面因素融汇而成的。所以,在钢琴作品的演奏中,不仅要表现音乐作品原有的情感内涵,还结合了演奏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加入了当前时代、社会等文化元素的影响,对原作品进行了第二次的艺术创作,是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再次创新。如果说不成熟的弹奏只是机械地重复手指与琴键的碰撞,真正的钢琴演奏则是演奏者艺术个性与艺术审美的展示,赋予了音乐作品更为深广的艺术表现力。
作曲家创作的每一首钢琴作品都有创作的初衷,而演奏者自身有自己的情感认知,所以作品本身和演奏出来的风格会碰撞出丰富的花火。同样,不同的演奏者演奏出来的作品的情感也是有所不同的,这是由演奏者的认知、感觉、性格、修养、个性、审美等决定的。
当然,虽然演奏者对钢琴作品的二次创作和表现有所不同,但都是基于钢琴作品原有情感内涵和审美风格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音乐作品是基石,演奏者在基石之上,根据自己的专业技巧和审美认知进行的艺术创新。基于作品,加以创新,是钢琴演奏的美学基础。
然而,在钢琴演奏的美学体现中,如何保持钢琴演奏的创新性呢?这不仅要求演奏者具备熟练、精湛的演奏技巧,还对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般来说,专业能力突出的钢琴演奏者需要重复练习,并不断分析、用心体会不同的钢琴作品,同时加以实践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体悟到钢琴作品丰富的审美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润色、创造,实现既尊重原作品特点,又展示了个人风格的艺术风采,使钢琴作品演绎得更加出彩、生动。
二、钢琴作品演奏的时代性体现
钢琴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任何一首钢琴作品时,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文化,这在钢琴作品中必然会留下痕迹,成为钢琴作品审美中一抹不可忽视的色彩。所以,钢琴演奏者在进行作品的诠释时,要充分地考虑到钢琴作品创作时所处的大时代和大背景,要在演奏中全面的考虑到影响钢琴音乐情感与审美风格等各种关键性的元素,以便更好地演绎钢琴作品,保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钢琴作品的音乐审美表现有其特殊的风格和意义,具有深厚的探索价值,不可忽视其内在的时代性体现。如果在钢琴演奏中没有完美展现作品的历史审美性,则不能全面的呈现作品的艺术特色。但是,演奏者在考虑钢琴作品创作的时代性特征的同时,也要考虑当前的时代背景、审美观念、观众需求等综合性因素,使钢琴作品演奏更加贴近当前观众的审美取向和美学追求。
总而言之,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钢琴演奏的审美追求也同样如此,一直在时代发展中呈现出新的变化。所以,钢琴演奏者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发展,包括对钢琴作品演奏的审美发展也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念,钢琴演奏者在尊重作品的历史内涵的基础上,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呈现出更加符合当前时代的艺术审美,体现出钢琴演奏审美的时代性。此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钢琴演奏的审美认知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不同时代的音乐创造和演奏演绎也各有特色、精彩纷呈。但是,钢琴演奏的时代性体现了钢琴演奏审美不断发展的趋势,体现了钢琴艺术深厚的审美价值。同时,钢琴演奏在历史审美和当前审美中的协调统一,体现了钢琴演奏独特的审美内涵。
具体到钢琴演奏实践,如何实现钢琴演奏的时代性,也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这不仅需要钢琴演奏者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还要具备对钢琴作品感悟能力和分析能力。一方面,钢琴演奏者要对钢琴作品创作的相关知识了解通透,知晓钢琴艺术不同阶段的不同风格,还要熟悉当前社会的审美趋势和观众需求。
另一方面,钢琴演奏者要理解钢琴作品内在的情感和审美,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能够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融入自己的个性化演绎,才能够在忠实作品创造的基础上,符合当前时代的审美需求,充分展示钢琴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呈现出丰富的美学价值。
三、钢琴作品演奏的艺术性表现
钢琴演奏是一项技巧性活动,更是一项艺术性活动。其技巧性是指演奏者要调动大脑和身体的积极配合,借助手指和琴键的弹奏运动将音乐符号化作规律性节奏的音乐现象。而艺术性是在演绎钢琴作品过程当中,所特有的审美性风格。钢琴作品演奏的艺术性表现,是整个钢琴演奏中最能够展现音乐风格的重要环节。
所以,钢琴作品演奏的艺术性是整个美学表现中最难以实现的部分,需要演奏者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演奏经验。演奏者只有具备了这两种能力,才能在钢琴作品的二度艺术创作中,将钢琴作品内在的丰富的艺术性表现出来。钢琴作品演奏的艺术性是在演奏技巧的基础上,对钢琴艺术审美的深度品味和情感再现,使钢琴音乐旋律充满了丰富的思想和独特的表达,赋予整首钢琴作品更为深广的美学意义。
对于钢琴作品的完美诠释,并不是每一个演奏者都可以轻易完成的。需要演奏者熟练、高超的演奏技巧,这些演奏技巧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奋练习和细致领悟,才能在进行钢琴作品处理时,弹奏出触动人心的音响,将指尖的音符转化为精彩的音乐旋律,使钢琴作品充满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钢琴音乐审美表现中,艺术性是指演奏者在演奏钢琴作品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独特的情感表现和艺术魅力,是钢琴作品演奏审美的外在表现。对于钢琴作品演奏而言,此时的艺术性是一种无声的渗透和思想情感的表现,一种浓厚的氛围凝聚和一种独特的艺术感受。如果说技巧性是钢琴演奏的骨架,那么艺术性就是钢琴演奏的灵魂,可见钢琴演奏的艺术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没有灵魂的钢琴演奏没有灵气,只不过是机械性、重复性的弹奏,无法产生直入人心的艺术体验。钢琴演奏的艺术性体现由适宜的节奏、和谐的旋律、相配合的和声及恰到好处的踏板控制相构成,这几种元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构成了有机的审美主体。可以说,艺术性是所有审美特性的终点。因此,钢琴演奏者需要对所有音乐元素的了解、掌控做到极致,才能在钢琴表演中体现出钢琴演奏艺术性特征,实现钢琴演奏的至高的艺术境界。
四、结论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是一项充满艺术表现力和实践性的探索,蕴含了丰富且独特的审美内涵。因而在钢琴演奏中,注重钢琴艺术的审美表现,才能完美的诠释音乐的审美价值。
作为合格的钢琴演奏者,不仅需要勤奋地练习钢琴演奏基本功,掌握高超的弹奏技巧,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艺术修养,具备敏锐的感悟能力和别具一格的创新能力,才能完美地展现这种艺术实践的艺术魅力,展现音乐内在的表现力和形式美。
钢琴演奏者唯有在钢琴演奏的各个环节之中,将每一种潜在的美学因素呈现出来,才能真正地表现钢琴作品内在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风格,使观众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加强对钢琴作品的艺术感悟和审美品位。因而,从钢琴演奏创新性、时代性、艺术性等方面入手,分析钢琴艺术的美学表现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和探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丁亮.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06):164-166.
[2]吴丹丹.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意象剖析[J].戏剧之家,2020(15):55+57.
[3]闵小敏.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9):247-248.
[4]張玉衡.浅析钢琴表演中审美素养的重要性[J].公关世界,2020(0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