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娟
【摘要】 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运动视觉经验的三个因素,分别是物理运动、眼睛运动和知觉运动,其中,这种知觉运动表现在绘画欣赏者的视觉观看中,本文所谈到的运动正是知觉运动。虽然视觉的知觉没有物理中位移或运动的知觉表现的明显,但是它在绘画这类静态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以宋代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作为研究文本,将视觉空间运动表现从四个方面进行探析,分别是观看方式、知觉形状、平面与深度和知觉力,旨在探究人类视觉上的假象运动在画面中运动形成的条件。
【关键词】 空间;知觉力;运动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4-0068-02
视觉空间的运动在表现运动的绘画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这种视觉空间运动表现得尤其明显,整幅作品气脉贯通,产生一种连续运动的视觉感受。这是因为 《虢国夫人游春图》运用了横S形构图,所有人物都贯穿在S形的构图大势之中,在视觉顺序上引导观者由近及远转移自己的视线 。可见,《虢国夫人游春图》正是在人物空间顺序的安排上,引导了观者视点的运动轨迹。
目前《虢国夫人游春图》有两个版本。一幅是唐代画家张萱所作,原作已佚。另一幅是宋代摹本,现藏于辽宁博物馆,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正是这一本。宋本《虢国夫人游春图》纵51.8厘米,横148厘米,表现了虢国夫人和贵族及随从出游的情景,描绘了八匹马徐徐前行的状态。本画题材贴近生活,用线流畅工细,设色艳丽,对于人物神态和其他细节处理都非常生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画家对于视觉空间运动表现所做出的有益探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一、观看方式与运动表现
视觉空间的运动表现分为两种,一种是外物的运动造成的假象运动,一种是观者视点的移动产生的视觉运动。这里所谈到的观看方式的运动表现,主要是由于画面打开方式造成的视觉运动。这种视觉运动与我国古代横轴作品的打开方式有关。画面从右至左逐渐展现过程引导了欣赏者的视点。《虢国夫人游春图》从右至左依次打开,首先看到的是身着蓝衣人物与马匹,接着看到的是身着红衣人物与马匹,继而看到的是并排的两组人物与马匹,最后看到的是并排的三组人物与马匹。这个观看过程存在真实的物理运动,形成了视觉上运动状态,表现出了视觉空间的运动效果。这正是画家将画卷打开方式考虑在画面运动设计中的匠心所在。
二、知覺形状与运动表现
事物的知觉形状,不仅仅是由边界确定的,而是由边界创造出的视觉力框架。“严格地说,事物之形状是由我们迄今为止对这一事物的总体视觉经验决定的”。而在绘画作品中,欣赏者在进行视觉观看时,往往会根据视觉经验去判断作品的形状,与此同时,绘画作品在画面中的形状也能使观者感受到运动的指向性。
形状上的运动表现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主要表现为——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框架的形成与画面中的三个位置密不可分,即画面的最左边马匹和人物、最右边马匹和人物和最上边马匹和人物的重心。由于马匹及人物的不规则形状和部分之间的视觉重量不同,这三个点的准确位置很难确定。但我们能够感受到每组人物和马匹的重心都在马匹的身上,并且横向位置在马匹前后蹄之间。这三个重心的连接,形成的闭合的三角形就是观者欣赏画面时感受到的知觉形状。这种知觉形状存在于观者的感受中,与创作者的经营位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如果说《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知觉形状的三角形框架成立,那么这个以底边为最长边的不等腰三角形的活跃性就非常明确了。三角形的最小锐角明确了画面元素的活跃方向(指向性),能清晰地描绘画面中各个元素的运动趋势。这种运动趋势引领了欣赏者的视线,导致人们感受到马匹及人物依次运动的错觉。另一方面,画面各个元素依次向右运动,这与欣赏者由右向左的视线移动密切相关。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从右部分的稀疏到左部分的密集符合人的观看节奏。同时,由于人们对形状的观看,总能感受到右边比左边看起来更有分量。所以,画面中左密右疏的布局能平衡疏密之间的视觉差。
仔细研读《虢国夫人游春图》,我们就会发现形成的三角形的底边与纸张底边并不平行,呈左低右高的状态,这种状态加强了视觉运动效果。画面中最前面的马匹和人物的重心位置高于最后面的马匹和人物重心的位置,使视觉上形成的三角形的最小锐角具有了向上的指向性,从而加强了画面整体的运动效果。同时画面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由于画面中最远处的人物与最后面马匹的最底端占据在纸张的边缘,起到牵引固定的作用,从而达到视觉的稳定效果。
三、平面、深度与运动表现
以上所看到的主要是《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整体视觉感受带给观者的运动感受。由于在画面运动的形成中,画面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引导了观者的视线走向,使整体和局部之间保持一致,达到了画面的完整性。《虢国夫人游春图》在平面上和深度空间中都存在视觉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加强了欣赏者观看时的视点移动,进而达到了视觉空间的连续性运动效果。
《虢国夫人游春图》平面的连续性是在平面的空间概念中,由两部分构成,其中一部分是由画面构成元素中,部分与部分之间形成的遮挡关系,另一部分则是由完整性较强的画面构成元素构成。二者共同作用下,促成了视觉连续性。
部分与部分之间形成了遮挡关系,完整性较强的部分马匹和人物在视觉上促成的连续性状态。而在深度连续性方面,是在画面形成的三维空间中,部分与部分之间随着空间位置的安排移动视点,造成的视觉连续状态。总之,平面的遮挡关系、深度的位置安排和深度的距离安排共同加强了这幅画的视觉连续性运动。
从平面上的遮挡关系来说,《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画面前半部分的三组人物中两组呈现出遮挡关系,但面积较小,几乎全都显露在欣赏者面前。后半部分远处的每一组人物都被前面的组遮挡住大部分内容,其中红色裙子和白色衣服人物所在的组完全显露出来了。所以,整个画面完整度较强的部分与部分之间,使观者会根据马匹的行走状态,对这部分内容产生强烈的运动视觉效果。另一方面,从马蹄的完整度来说,显露出所有马蹄也形成了运动的节奏性。
从深度上的空间联系来说,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画面呈现出来的空间位置错落有致,并表现出连续性。从俯视角度来看,最左面的白衣组到前面的白衣黑马组形成空间上的动势。同时,最上面的红衣组与白衣黑马组在红色上衣组的联系下形成空间上的动势。这样的空间动势同时加强了画面密集部分的动势,也推动了画面前半段中稀疏部分的运动状态。总的来说,空间位移的连续性与画面中每一部分的空间位置有很强的关系。
《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每一视觉经验都受到以前所见事物的影响,同时眼前事物的形状和以往所见事物的关联取决于这种关联是否被我们知觉到。 进一步分析的结论是,具有相似性的内容更容易激起人们的视觉关联。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每一部分的形状、大小和朝向都相似或保持一致,没有强烈的对比和冲突,使画面保持和谐的状态,使观者根据马匹和人物的真实运动状态进行不自觉地连续性观看。
除了画面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连续性,其中人物头部、帽子的墨色和面积也相近,将这些内容视作独立的点连接起来,会产生一种具有旋律的跳跃式连续性。同时,画面中头部产生的重墨的点与绢本本身的黄色形成节奏,将这些点连续观看的同时,绢本的黄色也会被联系起来进行观看,故产生带有节奏的运动感。
四、知觉力与运动表现
知觉力存在于心理领域和物理领域中,我们能够看到每一事物或图像的真实性质。从知觉角度来讲,它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力”,只是这种“力”不能作用于物體上,但却可以作用于人的心理和视觉感受上。动作能够表现人物的动态,人物表现出动态就会在心理领域中产生这种“力”。通过分析《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人物、缰绳及马蹄“受力”,就可以从中找出画面中“力”对运动产生的作用。
仔细研读在《虢国夫人游春图》,知觉力无处不在。如微微向前方探身的人物动态,形成一种向前的知觉力,进而使观者感受到向前运动的作用力;马头受到向后的拉力,画面中的缰绳处于绷直的状态,马就会将头部往前挣扎,无形中也展现出向前的视觉感受力;画面中马马蹄向上抬起,呈现出一种向上抬起的姿态,暗示出马匹向前运动的态势。同时,马的后蹄也暗示着马匹的行走状态,马后蹄的抬起幅度较小,导致后蹄呈现的是向下运动的感受力,呈下落状态。这种心理感受力正是受“以往的经验”不自觉地进行视觉的连续性观看造成的,能够表现出马匹自然向前运动的状态。可见,画家为了表现作品中的视觉空间运动,充分考虑和运用心理学中的知觉作用,对作品进行了一番独特设计,即将读者的知觉力与作品创作相结合,让读者参与到艺术创作当中。
视觉运动是观者对画面运动的感受,是观者普遍心理和自身心理境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触。这种特殊感触的形成是创作者对画面内容详尽的安排带来的。创作者在表现画面动态时,除了可以借助视觉形状产生的动势之外,还能根据画面各个部分的位置安排进行视觉空间运动的表现。
同时,在画面细节安排中,需要充分描绘每一部分的具体表现,进而在部分感受力的表现中,通过细节间的运动状态加强视觉上的空间运动效果。将观者纳入艺术创作中,在以后的绘画创作中,我们可以运用视觉运动在静态的纸张上表现动态的内容,来强调某种运动的轨迹,容易使观者感受到画面中运动产生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2]王文艳.绘画构图的空间形态与意蕴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李卫华.浅谈绘画艺术的节奏与韵律[J].大众文艺,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