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音难觅,“曲”径何以通幽

2020-09-10 07:22严昕瑜唐欣悦徐诗琦
今古文创 2020年25期
关键词:昆曲文化自信

严昕瑜 唐欣悦 徐诗琦

【摘要】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国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昆曲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文化瑰宝,素有“百戏之祖”的美誉。而如今,因长期依托于老年市场,昆曲在大数据时代下正面临着窘境。如何推动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世界范围不同年龄层次群体中的传承与传播,已成为一项重大挑战。

【关键词】 昆曲;戏曲文化;传承和传播;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5-0072-0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常熟理工学院2020年度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JDC2020091。

一、引言

基于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愈来愈多的传统文化受到关注,然而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文化底蕴的昆曲正面临着传播的窘境。笔者通过在昆曲发源地苏州的实地调研,追溯了昆曲的发展历程。结合当地“姑苏八点半”活动的推进,本文从昆曲传承演变、昆曲传承困境和昆曲传播途径三方面着手,对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出看法。

二、昆曲的起源、传承与传播现状

(一)昆曲的起源与发展。起源于14世纪的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通过将唱念做打等技巧糅合,表现人物的细腻情感。昆曲经历了多次朝代更迭,在明朝迎来了它的盛世。嘉靖年间,昆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唱腔—— “水磨调”,这也是昆曲区别于其他戏曲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昆曲用词典雅,唱腔婉转,妆容、服饰、布景等都注意和谐之美,广受豪门巨室的欢迎。万历年间,优秀剧目层出不穷,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牡丹亭》也在此时横空出世,轰动整个文坛与剧坛。昆曲的表演场所小至门厅院落,大至皇都宫廷,从业的专业演员更是有几千余人,获得了“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美誉。

明朝中后期,随着地方戏的发展和京剧的出现,昆曲的地位受到了动摇。戏曲的受众群体逐渐转向平民化,这给辞藻华丽的昆曲带来了生存危机。由于与大众审美产生隔阂,辞藻修饰华而不实,主题思想略显单薄,失去原有民间色彩的昆曲在文化和社会上都不再占有优势地位。清朝中叶,清政府限制文人群体演出活动让“雅部”主脉昆曲的传播雪上加霜。不同于昆曲,“花部”代表徽剧因其迎合大众审美在剧坛获得了一席之地。徽剧吸收了其他地方戏的经验,声调高昂,节奏欢快,在乾隆五十五年进京表演,与汉剧进行交流融合,从此在剧坛站稳脚跟。经过长时间的碰撞,结合北京的地方特色,一种独立的体系应运而生,这便是如今的国粹京剧。

“花雅之争”使昆曲不再一家独大,传统地方戏获得了大众认可,这反映了戏曲对民众的依赖程度。但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并没有因此消失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随着戏曲改革“百花齐放,推成出新”的推出,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有了新的出路,昆曲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二)昆曲传承与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随着影视剧的白热化,戏曲难以吸引到青年一代的注意。为迎合大众审美,一些戏曲人不得不将戏曲与影视剧结合,另有一些综艺节目、短视频等也逐渐引入传统戏曲。但这些跨界改编,往往相悖于传统戏曲的原有风韵,笔者认为戏曲的传承与传播不能只依托于少部分戏曲人,戏曲文化需要坚守,更需要在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传统戏曲往往吸收了多种古代文学的精华,经过时间沉淀而融会贯通。以昆曲为例,昆曲的呈现方式是以诗歌、文言文的形式,虽然内容丰富,但仅凭听感往往繁杂难懂,需要听众综合视听说来感受它的魅力。与京剧相比较而言,以传统昆曲剧目《牡丹亭》为例,尽管京剧的唱词没有在原有基础上做太多修改,但是增添了许多对话念白,这让许多不理解南方方言的观众更好地了解故事发生背景。昆曲虽然音调宛轉,但唱法稍显拖沓,而京剧让观众沉浸于故事本身,不仅欣赏到了传统唱词的神韵,还领略了京剧的特色。

唱词是表达整部剧目核心意义的关键,好的唱词可以渲染氛围,带领观众进入演员的情感世界,从而产生共鸣。昆曲剧目的修改需要较高的文学素养,但专业学习渠道少之又少,导致一些有识之士与昆曲失之交臂。优秀演员青黄不接,观众基数较小,这都导致了昆曲的排练成本的增加,为使剧院继续保持营业状态,单场次门票不得不提高,这给昆曲的传播带来了挑战。目前,昆曲的受众仍集中于老年群体,如果不及时探求新的出路,创造简明易懂而不失情调的剧本,恐怕昆曲会失去最后一批欣赏它的伯乐。

昆曲在国外的传播影响深远,以《牡丹亭》为例,早在1929年德国学者就对此进行了介绍与翻译,在英国、美国也有相应的译本,均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但这始终都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鉴于昆曲剧本语言绮丽的特点,翻译难度显而易见,如何编排一个既不失传统风韵,又贴合实际易于理解的剧本,这对戏曲人也是一个挑战。

三、古有良方

(一)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推进,传统昆曲剧目《十五贯》重获新生。该剧目通过将两个冤假错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双生旦的表演形式引起了昆曲热潮,将濒临无人传承危险境地的昆曲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一经演出便轰动全国。周恩来总理将之称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有着双主线故事的《十五贯》围绕一个“巧”字,批判了主观臆断下的官僚之风,赞美了实事求是精神和民间智慧力量,符合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精髓。该剧目将故事背景设置在生活琐事中,拥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赢得了百姓的喜爱与赞赏。双生旦的表演形式符合当地的欣赏水平和艺术追求,既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又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同时,双生旦结构充分利用演员资源,增加了经济利益。

《十五贯》给戏曲传承与传播的启示是要结合时代精神,迎合大众口味,不断改进更新。但《十五贯》也有所不足,因为情节跌宕起伏,往往需要三至四天才能结束演出,这导致没有了解前因的观众不知所云,所以一部精简而完整的剧目迫在眉睫。

(二)青春版《牡丹亭》的兴起与发展。青春版《牡丹亭》是由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携手两岸艺术家联合打造,由苏州昆剧团进行排演,被称为昆曲史上的一朵“白牡丹”。青春版《牡丹亭》在三方面进行了创新,笔者将此概括为三方面:演员年轻但不失经验,剧本年轻但不失传统,场景年轻但不失经典。

青春版《牡丹亭》由青年演员俞玖林和沈丰英分别饰演柳梦梅和杜丽娘,他们分别师从汪世瑜与张继青,这两位名师均是蘇州昆曲传习所“传”字辈师傅的接班人,这正是优秀文化的一脉相传。如果说青年演员的表演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走进剧院,那么剧本的创新则留下了这些观众。为不改变原版的原汁原味,白先勇先生仅将剧本进行缩短,由原先55折戏缩短至27折,这不仅提高了演出效率,也让观众不至于审美疲劳。单纯依靠剧本是不能抓住观众的心的,昆曲演员们深谙这一道理,所以青春版的创新还体现在场景的布置。白先勇先生明确把这版戏的观众层次定为青年,所以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演员形象都时刻把握年轻态度。《牡丹亭》依靠舞台场景来介绍人物背景,在主角相遇时采用灵动的红色,在杜丽娘死后采用绝望的黑色,通过色彩的碰撞结合故事发展,从而塑造活灵活现的人物。

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公演以来广受好评,这不仅是对昆曲文化的传承,更意味着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认同。青春版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将新元素赋予传统,结合时代特点,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更有力量。

四、今辟蹊径

(一)守得住。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需要政府支持。以苏州市为例,在2020年五一期间,苏州市推出夜经济品牌“姑苏八点半”。中国昆曲博物馆里回荡着吴侬软语,古典园林的戏台上也不乏昆曲演员的身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网师园也是一座文化的桥梁。在20世纪90年代,苏州市文化局、旅游局和园林局合作展现了一座特别的夜花园。夜晚的网师园飘扬着昆曲评弹、展现着江南歌舞,当世遗碰撞上非遗显得是如此和谐而巧妙。《牡丹亭》是夜花园的王牌节目,昆曲演员结合园林精巧的特点,设置不同场景,融入姑苏文化,给旅客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正是在昆曲演员的坚持与政府的支持下,传统文化才得以源远流长。

(二)破得掉。为扩大戏曲文化的受众群体,吸引青年一代的注意,每一个戏曲人的心里都应该有“白牡丹”的种子。戏曲文化是文学素养和表演形式的结合,只有不断除旧布新,才能留下观众。《十五贯》的双生旦结构,青春版《牡丹亭》的推陈出新都是广大戏曲人创新的体现。在大数据时代下,既要让戏曲文化余韵流风,又要结合表演艺术做出适合时代脚步的改变,这是传承过程中的困难所在。为此,戏曲人要吸收传统理念的养分,让心中的“白牡丹”开花结果。

(三)走得出。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引领,为使戏曲文化走出国门,成为国家名片,如何抓住每一次传播机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明确市场定位是决定传播范围的核心问题。青春版《牡丹亭》率先走进大学校园,唤起了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共鸣。其次,走出去需要多方力量的坚持。剧目译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观众的评价,如何将动人心弦的故事翻译的荡气回肠需要专业人士的剖析。传播过程需要营销策略,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宣传工作,才能使传播推广工作事半功倍。最后,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走出去。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是中国人对自己华夏子孙身份的认同。当代青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做弘扬传统文化身体力行的践行者。

五、结语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昆曲作为戏曲文化中或不可缺的一部分,它的传播与传承具有时代特色。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口号的倡导下,笔者认为针对目前戏曲文化传承与传播遇到的困境,必须结合时代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传统戏曲文化成为有时代热度、情感温度、精神高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构建戏曲文化传播的国际化结构模型,笔者认为要坚定“走出去”战略,鼓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扩大戏曲文化的受众人群,在保留传统戏曲文化精华的同时与当代审美结合。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吸纳海外力量,共同推进戏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弘扬与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王硕.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谈昆曲艺术[J].艺术评鉴,2020,(09):160-161.

[2]尹尧鸿.中国戏曲对外传播途径初探——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9,24(01):121-124.

[3]于芝瑶.文化自信与青春版《牡丹亭》所带来的启示[J].戏剧之家,2020,(11):4-6+14.

作者简介:

严昕瑜,女,汉族,江苏苏州人,常熟理工学院学生,德语专业本科在读。

徐诗琦,女,汉族,上海奉贤人,常熟理工学院学生,德语专业本科在读。

唐欣悦,通讯作者,女,汉族,江西宜春人,常熟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德语、德国文学。

猜你喜欢
昆曲文化自信
领略昆曲之美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问天
大运河畔响起昆曲声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越剧火了别忘了昆曲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昆曲的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