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自媒体、短视频等平台的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严重挤压了广电的生存空间。因此,推动广电媒体立足自身优势,向全媒体转型势在必行。但广电媒体受运营能力不足、转型意识不强等问题影响,在全媒体转型进程中,陷入了“自建平台”与“借船出海”的现实困局。因此,广电想要适应新的媒体环境,需要践行“互联网+”思维,坚持从传媒技术、优质内容多个领域与新媒体平台深度融合,助力广电全媒体转型升级。本文以广电全媒体转型的困境与机遇为研究基础,系统化论述了“互联网+”驱动下广电全媒体转型路径。
【关键词】 模式重构;跨界融合;“互联网+”;广电;全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8-0051-02
通过对当前广电全媒体转型经验、成效进行细化研究,可以看到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传播效力已远超传统媒体,传统广电媒体呈现出发展滞缓的衰退趋势。为此,广电媒体想要继续保持应有的影响力,应积极向全媒体转型。
一、广电全媒体转型的困境与机遇
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广電媒体面临资源整合、人才技术等多元困境。为有效应对全媒体转型形势,需要广电重构运行模式,整合优势传媒资源,搭建全媒体平台,做强做大发展主业,拓宽广电媒体发展空间。
(一)广电全媒体转型的多元困境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广电媒体向全媒体转型面临多元困境,具体表现为:第一,媒体资源整合难度较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成为制约广电全媒体发展的瓶颈。目前多数广电媒体缺乏良好的媒体融合思维,很难真正、有效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直接影响了全媒体转型。因此,广电想要实现全媒体转型,需要高度整合新旧媒体资源,通过优化传播流程、重塑信息加工及生产体系,解决资源整合利用困境。第二,广电新媒体业务起步较晚,全媒体建设滞后,影响广电全媒体的品牌力和影响力。尽管当前广电积极推进全媒体建设,但与主要短视频、新媒体平台相比,广电新媒体的影响力与品牌力明显不足[1]。第三,广电媒体缺少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专项人才。现阶段,广电媒体缺少熟练掌握和适应新媒体语言与技术的专项人才,成为影响广电全媒体转型的重要“短板”。
(二)广电全媒体转型的良好机遇
广电媒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内容生产加工、信息传播经验,为全媒体转型提供了良好支持。其一,广电媒体具有良好的内容优势。相对于新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而言,广电媒体通过继续发挥内容优势,积极向短视频、自媒体和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延伸,有效助力传统广电与新兴媒体实现深度融合。第二,广电媒体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广电媒体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凭借优质内容、规范的媒体运营体系和良好的权威性,获得了相对稳固的受众群体,尤其是多数广电媒体具备与受众高效互动的经验,能够有效调动受众参与平台互动。第三,广电媒体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应对体系。在“互联网+”驱动下,自媒体、短视频技术实现成熟发展,广电媒体通过聚焦媒体传播格局与舆论生态环境的深度变化,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制定围绕受众需求、阅读习惯,推进“融合驱动”的发展模式,构建以优质内容为基础,以智慧技术为支持,以深度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实现传统广电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2]。
二、“互联网+”驱动下广电全媒体转型路径
当前,向全媒体方向发展已成为驱动广电媒体智慧、立体升级的重要选择。为此,传统广电要集中释放全媒体转型潜能,通过对各类传播渠道、平台进行合理分工,提高广电媒体的信息策划能力,强化新闻信息资源共享意识和多渠道传播理念,拓宽媒体服务空间,搭建“一站式”的全媒体平台,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多元传播要求。
(一)践行模式重构思维,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面对“互联网+”的全新传播环境,广电媒体要重构媒体融合思维,通过构建新旧媒体“深度合一”的传播格局,及时引入搜索引擎、移动直播和视频媒体等优势技术,积极发展新的媒体业务,提升广电媒体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拓宽广电媒体的生存空间。其一,要坚持践行“移动优先”的发展战略。广电要积极整合移动APP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各类平台资源,并尝试用“短视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合理使用新媒体语言,使广电媒体继续抢占主流舆论阵地。其二,要坚持实施“科技支撑”的发展理念。广电媒体要充分把握5G、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科技优势,加快智慧创新与立体升级进程。通过发挥智慧科技的技术优势,提高传播内容的清晰度、观赏效果,为大众提供优质便捷、内容丰富的媒体内容[3]。
(二)立足精品意识,打造优质全媒体内容
在“互联网+”驱动下,媒体传播格局出现了巨大变化。在推进传统广电向全媒体转型进程中,优质内容资源成为决定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首先,广电媒体要适应新的传播趋势,生产、制作更优质的“全媒体”新闻内容。广电向全媒体平台转型进程中,要打破传统传播思维,创作出符合不同媒体平台传播规律的作品,继续深挖在内容制作领域的经验优势,持续做强、做大优质内容,全面提升广电传播的品牌力和影响力,适应全媒体竞争环境。其次,广电媒体要用“全媒体”思维对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采集及制作流程进行改造,通过选择高质量、新鲜度的新闻线索,优化信息采编流程,提高优质新闻信息的共享度,确保传播信息的实效性与时效性[4]。最后,广电媒体要继续保持自身优势,以“深度报道”彰显媒体优势。为有效应对新媒体平台的复杂冲击,广电媒体要精选节目内容,多角度、深层次解读热点及焦点事件,深度解读媒体传播信息的内容,精准表达舆论观点及新闻信息,提升广电媒体的传播影响力。
(三)聚焦读者需求,培育全媒体转型新动能
在数字阅读环境下,大众倾向于使用移动媒介来获取阅读信息,互联网不仅成为新的信息传播途径,也成为新环境下的信息生产、加工及传播方式,尤其在碎片化、情景化的阅读场景下,新闻信息传播与大众社交、娱乐活动相融合,形成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关注读者的全新阅读需求,引导用户参与传播体系,就成为广电媒体转型升级的新诉求。
第一,在全媒体环境下,面对质量层次不一的海量信息,广电媒体要塑造强有力的“受众本位”意识,通过深化新闻主题,突出新闻信息背景,深度解读信息内容,推进新闻信息“本土化”,再结合必要的评论和观点引导,对传播信息进行深度报道和全方位解读。
第二,广电媒体要积极践行“新闻+”理念,为受众提供更加充分、全面的新闻报道内容。通过积极诠释“服务意识”,利用个性化推荐、融合搜索等多种技术对不同类型受众群体的阅读诉求进行合理分解,采取差异化的传播策略,合理分配新闻报道、社会服务和知識推介等不同信息的传播报道比例,满足大众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第三,要深化用户参与意识,突出用户服务功能。通过发挥H5技术、UGC技术,引导受众参与广电媒体信息报道,增强用户的参与体验。广电要坚持从传统、简单的用户互动参与向内容补充、增值服务等多功能服务形态升级,通过为用户提供广阔、自由的表达空间,深度诠释“互联网”思维。
(四)积极尝试跨界融合,大力发展“媒体+”新产业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电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不断衰落,尤其是媒体盈利来源过于单一,直接冲击了传统广电的生存空间。因此,广电媒体想要成功转型为全媒体,需要依托自身优势,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同时,广电媒体要结合实际,尝试跨界融合,发展“媒体+”新产业,拓宽生存空间。其一,要持续做大、做强优势传统产业,挖掘利润“增益点”。要继续深挖广告经营、内容制作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进行企业化、现代化改造,挖掘广电潜在收益,实现规模升级、效益倍增的理想成效。其二,要尝试创新经营理念,构建多元化的商业模式。通过将媒体传播与增值服务深度融合,搭建“智媒体”平台,开发购物电商、知识付费和生活服务等多种盈利项目,助力广电媒体突破发展困局。其三,要继续发挥广电媒体的“信息平台”优势,积极向网上党建、电商平台和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发展延伸,通过整合医疗、教育、文化旅游和日常生活等多种便民资源,为大众提供全方位、多业态的生活服务[5]。要强化为民服务、便捷服务的理念,通过打造优质作品IP,提高广电媒体的“造血”能力,实现广电媒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类媒体的“间隙”逐渐缩小,不同媒体终端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广电媒体想要提升影响力,需要适应大众数字化、移动化阅读趋势,通过发挥智慧技术优势,充分了解、科学研判大众的阅读习惯,积极创新传播形态,优化传播内容,通过开展“跨媒体”合作,实现多元媒体深度融合,形成全媒体合作矩阵,提高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匹配度,继续保持广电媒体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周逵.生态与心态:中国广电新媒体平台建设与发展之困——基于对25位省级广电新媒体负责人的访谈[J].新闻记者,2017,(03):43-51.
[2]李静,黄启明.地方广电媒体“中央厨房”建设模式探析——以深圳广电集团2016年全国“双创周”报道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01):15-17.
[3]许宵鹏.全媒体时代大型电视新闻行动的探索——以江苏广电总台“潮起扬子江”为例[J].电视研究,2019,(06):64-66.
[4]张志安,李宜乔.公共传播领域中的媒体协同发展——论大众化媒体、专业性媒体与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19,(08):20-25.
[5]许可,梁刚建.“四全媒体”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创新路径[J].传媒,2020,(17):69-72.
作者简介:
文馨以,女,韩国庆熙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人机互动,传播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