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蓓
【摘要】 在我国传统的阅读理论中,孔子的阅读思想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孔子一生酷好读书,并总结了一套自己读书治学和指导学生读书学习的方法。他不仅有着丰富的阅读经验,而且还致力于阅读教学,他是中国古代阅读教学的奠基人,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读书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阅读方法论体系,本文以孔子阅读思想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孔子读书法的基本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阅读思想;阅读目的;阅读态度;阅读情趣;阅读品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57-02
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献身于教育事业。他一生酷好读书,有着丰富的阅读经验,他的一系列的读书方法正是他丰富阅读经验的结晶,孔子读书法千百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奠定了整个中国阅读方法论的主要基础。其中许多方面至今仍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孔子读书方法的基本特点体现为三个统一:
一、读书与治学的统一
这表现在孔子十分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他认识到离开思维能力,什么德、什么才,都是培养不出来的,所以他主张学思结合。人的认识活动离不开思考,思考就是反复寻绎文义。开始,人们只是从书本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然后再将它们提炼并形成概念判断,这个过程必须发挥思考的作用。通过对书本的熟读精思达到学者能脱离书本,用自己的语言,将原书内容口述或记录下来,实际上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读者可灵活使用的活知识的过程。没有思考,人们就不能获得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即读书求学如果不能展开思维活动,就不能获得任何效果;能够思考问题,但卻不去读书求学,还将祸己害人,贻患社会。孔子在这里明确告诉人们,在读书求学过程中,读和思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读好书。可见孔子在他的读书治学理论中,是强调学与思不可偏废的。学思并重的含义有两层:一层是指平时对生活和对事物的思,如果不同学结合起来,就是没有根据的思考,就会思而无获;另一层是指在学的时候,不动脑筋思考,不“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礼记·中庸》),只是盲目死记,也会茫然无所得。这与孔子“以学为读”的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
这一点还可以从孔子提出的“学”与“习”相结合中体现出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这里实际上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读书方法,在读书时先要“学”,然后才是“时习”。孔子提倡带着治学的目的,即“以学为读”,反对“为读而读”,因为死守章句,结果“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这正体现了一种先进的阅读思想。整个先秦言学不言读,正是这种阅读思想的反映。这里的“习”有两个意思:一是复习,二是实习。也就是说,知识的掌握,必须坚持不断地复习和实践。清代学者颜元阐释这种读书方法,“孔子开章第一句,便道尽学宗,思过读过,总不如学过,一学便住也终殆,不如习过,习三两次,终不与我为一,总不如时习,方能有得。习与性成,方是乾乾不息。”(《颜习斋言行录》卷下)
孔子读书法的这一特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思维的开展,适当地加以启发诱导,恰如其分地予以帮助,以促进和加速学习思维活动的进程。《论语·述而》中有“不愤不启,不俳不发”,就是说,当学生对问题正进行艰苦的思考,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遇到百思不解的困难时,教师应及时启发、帮助他们推开知识的大门,指引思维的方向,使其越过思维的难关,逐渐由无知向有知、由知之少向知之多、由知之错误向知之正确飞跃。
二、读书治学原则与读书治学实践的统一
孔子十分重视实践,提出了“学行结合”的主张。从学习的最终目的着眼,学行结合也就是学以致用。用书中道理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是停留在书本和口头上,而是要见诸实际行动,身体力行。作为一种读书方法,其中就包含了“以行促学”“以行助学”的意思。因为在实践中,可以帮助对所学东西的理解,巩固学的成果或纠正学的偏误。事实上,孔子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的主张,正是这样一个包含了“行”在内的完整的学习方法体系。总的说来,孔子主张学习要先学知识,学了就要用。此外,如“学、习结合”中的“习”字也有实践的意思。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孔子对实践的重视。
孔子提倡读书治学必须贯穿于生活实践,这样,为学者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具有指导性。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架构起书本知识与实践的桥梁,不但让所学知识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同时这种学行结合的做法也能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从而实现为学者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一)关于智力因素对于阅读过程,阅读效果的影响。孔子有“性相近,习相远”(《阳货》)之说,意即人的成长,不决定于天命,而决定于自己的努力。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基本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环境的不同,以后人的发展才各有差异。而在当时,统治阶级认为,人的智慧是先天注定的,后天教育无法改变,其根本目的在于说明平民不必受教育,而应该安居于教育大门之外,永远愚昧无知,过一辈子被剥削被压迫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却认为人性相近,学习有着巨大的改变人的力量。于是他致力于教育事业,创办私学,教书育人,可见其进步之处。
(二)关于非智力因素对于阅读过程,阅读效果的影响。1.关于阅读动机,孔子强调“志于学”。一个人的志愿乃是一个人明确的努力方向,这个“志”应该是不能用任何强力所动摇和征服的。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愿,可以献出一切。他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很重要,只有树立远大志向,才能不断前进去追求目标。所以孔子认为求学、追求真理应该首先立志,立下专心学习的志向。孔子回顾自己立志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就是说:他从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习,到三十岁时才把一生的志向真正树立起来。由此可见,立志是一个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修养与锻炼,才能最后把“志”确立起来;而一旦立“志”,就应该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能诚诚恳恳,埋头苦干,积极读书。铢积寸累,书一本本看,物一件件格,知识便会逐新丰富,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刹那之间也成不了圣贤。这样的做学问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2.关于阅读态度,孔子明确指出“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做学问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学无止境,学习时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便会产生厌烦情绪。只有学而“不厌”,时时刻刻吸取各方面的道理,充实自己的理想,改正自己的销误,才能坚持学习而逐步趋于深入。
3.关于阅读情趣对阅读过程、阅读效果的影响。孔子认为应该”好学乐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也就是说,学习或干出一番事业,最主要的是主观能动性,自愿从事某项事业就有可能干好。所以对一件事情,知道做它的道理的不如对它爱好的,仅仅爱好还不够,有人把学习当作莫大的乐趣和幸福,这就一定能学好。在这里就告诉人们要学习好,各种自然条件甚至知识、技能的基础等都只是一些必要条件,更主要的条件是从事者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思想是来指导行动的,思想上发动起来了,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就提高了,办好事情,学有所成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强了,这样事情自然就会办好,学习也一定能有成就。孔子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他很早就立志为学,以好学闻名,他自己也以好学自许,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4.阅读品质对阅读过程、阅读效果的影响也为孔子所重视。孔子十分重视阅读品质的培养,认为阅读品质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保证作用。这表现在孔子倡导发奋苦学。他认为在学习中应该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地全心问学。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惜时。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他认为求学不能有一刻的间断,所以他曾批评昼寝的宰予。另外,他对学生的“学如不及,忧恐失之”(《论语·泰伯》)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他在学习上的紧迫感。
其次是勤敏。孔子曾提出“敏面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的主张,就是说,虽“敏”仍应“好学”,“好学者”肯定会更“敏”,这是相互促进的,万不可自恃聪明而不学。另外,不以虚心求教为耻。一个人能做到肯于虚心向别人执疑问难,已属难能可贵。孔子则更强调一个“下”字,人们往往对于比自己地位低、学问差、年龄小的人看不起,动辄以长者面孔对人家训斥一番,似乎自己一切都比人家天生的强,更不肯拉下面子来向别人求教,而只有做到不但虚心向比自己低的人求教,还心悦誠服地向人求教,不以虚心求教为耻,自己的学问道德才得以不断长进。
最后孔子认为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提出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都鲜明地体现了孔子发愤苦学的精神。
总之,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也是中外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在今天,研究和总结孔子在阅读方面的建树和经验,对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推动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说,孔子的阅读思想至今仍可作为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唐满先.论语今译[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2]罗佐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3]骆承烈,楷木编.孔子论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4]中华孔子研究所.孔子研究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5]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6]李德成.阅读辞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